媒體報導 | Harris Fraser
媒體報導
2021年03月05日
東網: 黃子燊: 中國目標「碳中和」 有咩受惠板塊?

「碳中和」是近期熱烘烘的概念,預期近期會有關概念提出政策,到底為甚麼有關的概念會如此受關注?

所謂「碳中和」,意即實現零碳排放。在工業革命後,由於各國相繼發展工業,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急升,而隨着大氣中累積的二氧化碳愈多,大氣會把更多熱能儲存在地球,令到全球暖化,並產生更多的極端天氣事件。而為了阻止有關天災的發生,世界各國必須減少碳排放,以減慢全球變化的速度。

而在去年11月的時候,中國曾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並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而中國的碳排放主要來自能源活動(約85.5%),因為中國的能源結構中,有84.7%屬化石能源,會產生碳排放,而在當中,煤炭又佔其大宗,佔57.7%,其次多的為石油,佔18.9%;故此中國如要實現減排的目標,則須要在能源結構上作出改變,多用不產生碳排放的潔淨能源而少用石化能源。

在有關政策目標的前提下,不少板塊因而變得甚具增長潛力,同時某些板塊成長空間也因而受限 — 首先,跟潔淨能源直接相關的光伏、風電以至新能源車等板塊無疑直接受惠,而這些新能源行業的上游原料,如矽料、鋰、鎳、銅、鈷等,也會因下游的需求拉動而受惠。相反,由於要減少火電在整體能源結構中的佔比,煤、煤化工等行業的長遠發展也會因而受限。

如想把握上述大趨勢,投資者當然可以往相關板塊中挑選個別股票去尋寶,如我們為客戶管理的投資組合,在光伏板塊中挑選了做上游的保利協鑫能源(03800),在新能源車中則選了比亞迪(01211)。然而,如果投資者不想勞神選股的話,而又是志在長線的話(投資時間框架在一年以上),則可以考慮逐步購買GX中國潔能 ETF(02809),以覆蓋整個潔淨能源板塊,或Global X 中國電動車 ETF,以覆蓋和電動車相關板塊,也不失為一個選擇了。

來源: 東網

媒體報導
2021年03月02日
星島日報: 兩會在即,有甚麼潛力板塊可留意?

在3月4日及3月5日,中國將會召開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市場很多時候往往會關注兩會期間有甚麼炒作題材。我們並非短線投機者,但也可以與各位分享我們對兩會的一些看法和前瞻。

首先,兩會行情這事情到底存不存在呢?根據我們的統計,兩會前後 A 股的表現的確較佳。統計自2011年至2020年的表現,以滬深300指數作為代表,兩會前一週平均漲0.42%,兩會後一週平均漲1.36%,兩會期間則跌0.45%,簡要而言,兩會前和後都是市場表現較佳的時候,而兩會後一週,市場表現更佳,有機會是因有政策刺激所導致。

其次,亦跟大家談談兩會對市場有甚麼潛在主題。第一個潛在主題是新能源。中國早前已定下目標,2030年中國的碳排放量達到峰值,2060年達到碳中和(即零碳排放)。而以中國的能源結構,由於化石能源用得比較多(超過80%),而煤炭更佔整體能源使用的57.7%,這便令到碳排放量相對高(因為燃燒化石能源會帶來碳排放)。故此,中國若要減少碳排放量,便要多使用非化石能源,如風電、光伏能源等等。而在眾多新能源中,光伏和風電的可普及性較高,預料在2030年後,兩者所產生的能源應佔潔淨能源的超過一半。而兩會的政策預料亦會協助整個新能源行業發展,故此,有關板塊不妨留意。

而另一個潛在主題,則是消費板塊。簡要而言,國內國際雙循環已經成為了國策,核心目的就是為了將消費力留在國內,鼓勵內需。而國內的一連串政策,不論是房住不炒,以至消費側改革,均是為了釋放國內的消費力,加上國內人均收入水平已超越了一萬元,達到了消費升級的門檻,在此情況下,國內的消費市場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而兩會亦有機會出台相關政策,令到相關板塊受短期資金追逐了。

兩會在即,有甚麼潛力板塊可留意?

刊出日期:2021年3月2日(星期二)
欄名:理財有道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 投資組合經理 黃子燊

媒體報導
2021年02月23日
InvesTalk.講投資 - 港股開市Talk

昨日港股成交再破3000億元,北水佔比近三成,但指數由升轉跌,短線有調整?《港股開市Talk》今日嘉賓 #陳俊業 Cyrus 會有咩睇法?

媒體報導
2021年02月23日
星島日報:為甚麼港人偏好股市賺錢後買磚頭?

筆者近日跟身邊朋友談起,不少人在股市有一定獲利後,便會套出部份現金買磚頭。到底背後原因為何呢?本期和大家一起探討。

持有股票還是買樓自住/投資,說白了是一個資產配置的決定。到底配置哪樣資產,主要看的是哪個資產的長線回報較佳。那一個表現不錯的股票投資者,其預期的年化回報率,應是多少呢?我們以幾個方法定義表現不錯的投資者:(1)第一種,是只選股不擇時,十年前便買了騰訊(700),然後一直持有到上月底。(2)第二種,也是只選股不擇時,但更有勇氣和願景,十年前便買了特斯拉(Tesla,美股編號: TSLA),中間雖然頻傳特斯拉會破產,但仍然堅定持有。(3)第三種,則是在挑選基金經理上十分有眼光,在ARK新興主動型ETF(ARKK)剛上市時便買了,並一直持有至現在。那以上三種投資者,經壓十年時間洗禮後,回報分別是多少呢?就第一種,選中股王騰訊的,十年年化回報是32.62(可看成平均每年回報為32.62%)%;就第二種,十年前便選中並一直持有特斯拉的,十年年化回報是66.52%,就第三種,於 ARKK 一上市便買入的,年化回報率為35.7%。換而言之,一個不錯的股票投資者,合理年化回報率預期應不高於35%至66.52%。

那買樓的回報是多少呢?我們以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作為代表並做個統計。根據彭博數據,截至上月底,經歷了政府辣招、新冠病毒和香港的各種事件,十年來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上升了94%,年化回報率是6.85%。初看下去,樓價的回報不過是區區單位數,但如考慮九成按揭下帶來的十倍槓桿,投資物業的十年年化回報便是68.5%,跑贏了上述所有股票及ETF了。當然,買樓尚有其他雜費,但看到上述數據,則不難明白,為何不少港人在資產配置上,往往對物業會情有獨鐘了。

Singtao 20210223

刊出日期: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欄名:理財有道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 投資組合經理兼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

媒體報導
2021年02月20日
香港財經時報: 物業投資回報更勝買騰訊買Tesla? 揭開香港人喜愛買樓的真相

近期港股市況熾熱,筆者和身邊一些朋友討論到一個問題,就是為何不少港人當股票賺到不少後,均傾向將部份資金從股市套出來買樓呢?除了覺得樓市比較傾向穩定升值外,還有其他原因嗎?筆者於是做了個小統計,或可解釋其中原因,在這裡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四種投資方法的大贏家
首先,我們不妨看看,如果一個做得不錯的股票投資者,年化回報大概會有多少。我們會用四種方法來代表做得不錯的投資者:

第一種,是相當有眼光,在十年前便投資了騰訊控股(0700.HK)這家偉大的公司,然後一直持有,不理市場雜音,穿越牛熊,直到今年一月底。

第二種,是不但有眼光,而且有膽量,在十年前便投資了特斯拉(Tesla,美股編號:TSLA)這家企業,中間雖然經歷市場傳聞特斯拉瀕臨破產的情況,但仍然繼續持有,直到今年一月底。

第三種,也是非常有眼光,將資金一開始便交託給相當優秀的基金理人來主理,我們在這裡選了 Catherine Wood 的ARK新興主動型ETF(即這兩年鼎鼎大名的 ARKK)來做代表。

第四種,我們則假設該投資者雖然不像上述的三種投資者那麼有眼光,但在十年前便投資了美股指數,而且是買了三大指數中升得最多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並一直持有不放,直至上個月底。

ARKK的年化回報率為35.7%
上述四種做得不錯的投資者,到底過往一段時間的表現如何呢?參考彭博數據,持有騰訊十年的投資者,十年年化回報率是32.62%(可簡單理解為平均每年回報32.62%);持有特斯拉(Tesla)十年的投資者,勇氣為他帶來更高回報,十年年化回報率是66.52%。

持有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投資者,十年年化回報率是17.07%;而就持有ARK新興主動型ETF(ARKK)的投資者,由於該 ETF 是在 2014年10月才上市,故記錄只可以從那時算起。由2014年10月31日計算到2021年1月31日,ARKK的年化回報率為35.7%。

十年前持有騰訊不放 年回報32.62%
綜合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做得相當不錯的投資者,年化回報是由17.07%(十年前持有美股三大指數中升得最多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至66.52%(十年前開始持有Tesla,只選股不擇時,傳聞接近破產也不賣出)不等。

而假使目光如炬,但不做過高風險的投資 Tesla,反而是十年前便持有騰訊而不賣出,和在 ARKK 一上市便買入,年化回報率則分別是32.62%和35.7%。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年化回報是5.06%
那如果是買樓的投資者,其回報又會是如何呢?我們以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作為代表並做個統計。根據彭博數據,截至上月底,經歷了政府辣招、新冠病毒和香港的各種事件,十年來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上升了94%,年化回報率是6.85%。
而如果是調整到與 ARKK 作比較,由2014年10月31日計算到2021年1月31日,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上升了36.19%,年化回報是5.06%。

步望下去,樓價的回報不過是區區的單位數,但如果把按揭考慮在內,那看法便不同了 — 如果買入物業是做九成按揭的話,便是在做十倍槓桿,本金的回報也要對應乘以十倍。在情況下,投資物業的十年年化回報便是68.5%,跑贏了持有Tesla、騰訊、以至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買樓尚有其他雜費
而如果與 ARKK 同期相比(由2014年10月31日計算到2021年1月31日)投資物業本金的年化回報也有50.6%,也跑贏了 ARKK 的35.7%。

當然,買樓除了購買的費用外,尚有其他雜費,包括印花稅和經紀佣金等,故此回報要扣除部份,沒有看下去那麼高,筆者也不是在這裡鼓勵他人投資物業,只是看到上述數據,則不難明白,為何不少港人在資產配置上,往往對物業會情有獨鐘了。

來源: 香港財經時報

媒體報導
2021年02月19日
黃子燊:港股回調屬正常 跌至29000點可撈

港股周五(19日)持續回吐,暫跌幅擴大至逾400點。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指雖然北水復市後,港股最近兩天都急速回調,但中線北水仍會增加配置。

 

 

短線炒作氣氛太濃,他指回調實屬正常,支持位在29,000點,此水平亦是吸引的入市位,至於股市這一輪會否繼續下挫需視乎外圍市況表現,上半年恒指有機會見32,000點。
新舊經濟股一同回調,他認為股市盤面無大方向,唯獨零售股有炒作,由於市場之前一直熱炒傳統股份及新經濟股,股份逢熱炒回調是正常現象。他指現價可逐步吸納香港寬頻(01310)息率達6厘,未來公司派息不會削減,估值是近五年來偏低水平,香港經濟復甦會令業務正常化,譬如低收入住戶於疫情期間曾獲公司割免上網費,但相信最壞時間已過去,往後收入會重回正常水平,現價可趁低吸納。
新經濟股方面,阿里巴巴(09988)股價橫行區間為240至270元,現價正值偏低水平,投資者可現價入市。而京東集團(09618)累積升幅不少,待回調至370至380元值得撈貨。

來源:東網

 

 

媒體報導
2021年02月19日
經濟通etnet.com - 收到利是錢 投資買乜好?

牛年到,新一年,新氣象。每逢農曆新年,不論大朋友小朋友,都是理財規劃的好時間,家長們亦可趁小朋友逗到利是錢,考慮為他們作好投資部署。現在,就聽聽基金界專家的意見,不妨多加參考。

年青人的投資期長 可作進取投資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認為,正因為年青人的投資期較長,年輕者或小孩子收到的利是錢可作進取投資,即偏重買股票等較高風險產品。
 
1. 科企ETF 長線增長潛力強
 
一些家長或初出道的年輕人可能不太擅長投資,又或者無暇管理投資組合,可考慮購買基金,讓基金經理代為管理。黃氏建議,可考慮買入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因ETF可隨時在市場上自由買賣,較傳統基金更為靈活。
 
黃氏推介的ETF包括南方恆生科技指數(03033),這隻ETF主要投資於中國科技企業,長線增長潛力強。此外,亦可考慮工銀南方中國(03167),這隻ETF主要投資於中國新經濟股,亦有買美股。
 


(南方東英官網截圖)
 
2. 美國主動投資ETF: ARKK有「女股神」左陣
 
至於美國上市的主動投資ETF,黃子燊看好ARK Inovation ETF (ARKK)。此基金主要投資於顛覆性行業和創新科技、互聯網相關及基因革命行業,去年回報逾148%。該基金於2014年成立,至2021年1月29日的年化回報率為35.7%,6年多的總回報率為574.39%。該基金的基金經理為知名的「女股神」Catherine Wood,有投資於新能源汽車股特斯拉(Telsa),該股股價表現突出。
 
 
(Shutterstock圖片)
 
黃氏指,現時的低息環境相信可望持續數年,低利率利好需要燒錢研發科的創企業進行借貸。

若驚「摸頂」 可月供方式購買
 
他說,若家長擔心高位「摸頂」入貨,可考慮以月供分期方式購買。假設小孩子逗到萬二元利是,可分12份按月買入ARKK。黃子燊提醒,在買賣美股時,須留意收費多寡,一般一年的開支比率約0.75%。以月供1000元計,即每年費用約90元。
 
  
(Shutterstock圖片)
 
3. 買入具增長個股 押注騰訊看好中國經濟
 
在個股投資方面,建議可考慮具增長個股,例如騰訊(00700)。黃子燊解釋,騰訊的業務主要在中國境內,不受美國制裁中資企業所影響,料今年該股可達800元目標。騰訊具壟斷性,有入股不少企業,如快手(01024)等,收入來源自手遊及廣告,故此,購買騰訊等如押注中國經濟增長。
 
投資組合推介
 
一場找到資產管理業界人士,當然要他為讀者提供投資組合,他介紹以科技股為主的組合,配合他買入長期具盈利增長的個股的提議:平均投資於騰訊、美團(03690)、阿里巴巴(09988)、京東(09618)和小米(01810)(每隻股票佔20%)。

(資料圖片)
 
虛擬貨幣無實質價值 專家不建議
 
談及近期熱炒的比特幣(Bitcoin),黃子燊認為Bitcoin是無貨幣基礎,無實質價值的虛擬貨幣,「可能在20年後已消失了」,並不建議選擇投資。隨著Bitcoin熱炒,投資者須留意可能會引發當局加強對虛擬貨幣的監管。

資料來源:經濟通etnet.com
 

媒體報導
2021年02月17日
經濟通:《宏策俊見-陳俊業》淺談自創的「234選股法」(二)

《宏策俊見》自公開「234選股法」後,身邊不少朋友都有關注其選股方法及表現,然而從筆者管理的股票組合來看,這段期間的表現確實優於大市,這或能顯示出選股法的價值。今天,就讓筆者再借這個機會與各位朋友一同探討箇中想法及理念。至於上一篇文章用了職場來比喻,今天就用金融模型及數學算式來解說「234選股法」下「4維選股法」的引入與概念。

從金融模型中得到啟發
 
首先,我們可以先理解金融學上其中一個十分主流的估值方法,就是股息貼現模型 (Dividend Discount Model)。
 

p=D1/(r-g)
 
在以上算式中,p是股價的現值,g是股息增長率,r是要求回報率,D1是下年度股息。不過,由於不是所有股票都會派發股息,因此這模型不能套用至所有股票之上。然而,當公司錄得盈利時,其股份價值應當提升,所以我們轉換一下,以盈利替代股息作為貼現的對象,再透過貼現過程,估算出股票合理值。如是者,我們嘗試把代表下年度股息的D1改為E1,即下年度每股盈利。然後我們得出以下算式:
  

p=E1/(r-g)
 
當然,主流估值計算模型還有DCF(Discounted Cash Flow),即現金流量折現模型,但我們這裏暫不處理,因為用盈利數字來表達每年回報已很足夠,可用作貼現對象。


決定股票估值的三個重要元素

如參考以上新公式,我們可以理解,決定股票估值的主要元素可以拆分為三個,分別是E1,r及g,但須注意的是,以上三個涵數都是需要估算的,這包括個別股票的要求回報率r,因為這涉及別投資風險;增長率g也需要估算,因為過去的增長率不代表未來;最後E1也是,雖然上年的全年盈利有數據可尋,但由於今年的增長率仍是未知數,故此亦不能準確計算截至今年底的年度盈利表現。簡單說,三個涵數都需要估算。
 
「增長」是4維選股法中的核心

儘管算式上的所有涵數都是未知數且不能預先準確計算,但其重要性不可輕視。其中最為令筆者關注的涵數是g「未來增長潛力」的水平。要估算這個數字很難,但很重要,因為g的位置是算式中的分母位置,所以g的高與低對影響股票估值的敏感度非常高,由於分母是r-g,假設r很低而g上升至非常貼近r,分母可能接近無限小,而股票的估值就有機會增至接近無限大,尤其在現時的超低利率環境下,部分公司的r「要求回報率」可以十分低。因此,在超低利率環境下,如能捕捉潛在的高增長股,這將能帶來股價的倍升潛力,這亦是筆者為何最愛「潛能」股的原因之一。
 
「要求回報率」是不好估算的

至於r「要求回報率」,筆者認為是不好估算的,試想像一下,假設g在算式中是固定不變的,若想要股價上升,那麼只有在r降低時才能發生,因為E0「即今年度的盈利」是固定的。而一般情況下,期盼一間公司的r獨自降低可能十分困難,相反,當個別公司的風險上升時,r往往就是那個抽升的涵數,而這情況一般是因突發事件而引起,所以是不好估算的。
 
容易忽略的增長差異性

而在算式中,似乎E1是最容易解決的,但這公式有一點大家有可能有機會忽略了,就是未來每年的盈利水平變動都反映在g之中。而g只是一個平均數字,到底這個g是首數年高增長然後轉低增長,或是增長率逐年加速,這裏並沒有清楚表達,而且這個g的年度差異程度也沒有說明。在算式中,由於穩定的g是構成未來年份En能夠表現穩定的單一條件,因此g的穩定性很重要,而在「4維選股法中」,挑選盈利能力強的股票,其中之一就是要選出這個未來年份的En均能夠表現穩定,從而提升該公司的盈利可持續性,這正是「質量」型股票的其中一個特質。

平衡增長與穩定性

至於「成長」型股票大概介乎於「潛能型」與「質量型」之間,是追求g的高低水平與其穩定性的平衡。而為了提升股票增長前景的可信任程度,此類型股票一般能提供過去增長表現作為支持,即是過去的g是可作為參考的。一般來說,「成長」型的增長潛力可能會較「潛能型」為低,但由於有往績支持,將能提高較高的可信性與盈利定性。
 
捕捉增長周期

最後是「改善」型股票,目的是捕捉g的中期表現。上文曾提及,g是一個平均數字,幾乎沒有一間公司的每年增長率都是一樣,所以正常每年增長率是有其差異性,也可能出現不同周期。而「改善」型選股,就是要捕捉那些g是處於改善周期的股票,從而捕捉其短線的股價上升動力。若果「改善」型股票的改善情況能夠持續,將有可能轉化成「潛能」型。

希望今次探討能令各位得到更大得著,同時也希望讓大家加深對「4維選股法」的認識,往後篇章將會繼續與大家一起探討更多。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投資策略師 陳俊業》

來源: 經濟通

媒體報導
2021年02月16日
華富財經: 晉裕錦囊 – 2021年2月美股投資簡報

美股模擬組合

晉裕錦囊 – 2021年2月美股投資簡報
美股模擬組合表現 (自成立):

美股模擬組合表現 (自成立)

美股模擬組合概覽:

1) 本金︰100萬美元

2) 成立日︰2020年4月1日 (標普500指數:2470.5,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20943.51)

3) 投資對象︰主要投資於美國上市的股票,另不多於10%比重於環球股票或其他衍生工具

4) 投資目標: 通過投資於具有合理風險管理的美國股票投資組合,實現長線資本增值。

組合經理評論:

美國股市發生史上少見的散戶戰勝大戶事件,引發整體股市波動性上升,標指及道指於今年首月由升轉跌,分別按月下跌1.11%及2.04%。

晉裕管理的美股組合在今年一月份表現強勁,逆市錄得14.96%的雙位數升幅,領先市場逾15個百分點。其中組合內有三隻股票的單月升幅超過三成,這包括上年年底進行調倉時新加入的Biontech (BNTX US)及Teladoc Health (TDOC US),分別按月升43.45%及31.94%;而去年11月底時加入的Beyond Meat (BYND)也於1月份上升42.46%。此外,一直長期持有的Roku (ROKU US)亦按月升了17.17%。

市場展望方面,現時市場情緒良好,加上美股季度業績健康,預期股市表現仍會受到市場的正面氣氛所推動。其中較為需要關注的是比特幣與ETF新貴ARKK等市場熱炒資產,相信若果這些資產能持續保持強勢,整體市場包括具有互聯網概念等新經濟股仍有估值擴張的動力,否則應當加緊注意風險管理。策略上,在市場情緒仍為正面的市況下,宜順勢而行,因此組合仍以進取性的新經濟股作為主要持倉。

倉位調動方面,我們在1月29日賣出了Square (SQ)全數560股,這是一隻在去年10月30日以154.88美元買回來的股票,賣出時價格215.96美元,累計錄得升幅39.43%。在經過4維選股法的考量後,我們在同一天決定以57美元買入了3200股蔚來 (NIO US) 作為新持倉,而蔚來是改善型的選擇,同時也具備潛能型的特質。

蔚來汽車是一家全球性電動汽車公司,於2014年11月成立。蔚來主要在中國國內的高端市場發售電動車。作為電動車生產商,蔚來市值雖然與Tesla 仍差一段距離,但卻一直受到市場所關注,股價在去年開始也十分亮眼。事實上,蔚來一直展示其發展潛力,包括其今年1月份的新車交付量達7225輛,按年大幅增長352%,而且也是蔚來連續第6個月創下交車數新高。

從「蔚來日」所發佈的資料可見,蔚來計劃推出一款名為ET7的高級電動轎車,預期將於2022年首季交付。資料顯示ET7將搭載150kWh的固態電池,其續航能力將能高於1000公里。此外,蔚來也發表了有關自動駕駛技術的消息,主要是透過轉換採用Nvidia的新晶片,使其運算能力強化。蔚來的目標是在2021年年底前,把其設立的換電站由目前的177個增加至500個,而完善的換電站網路覆蓋預期將可大大提升用戶粘性,是戰略性的部署。最後,隨著訂閱服務收費方式的引入,我們預期這將能提升其毛利率水平,因而使其盈利能得以進一步增長。

簡而言之,伴隨蔚來的高端品牌戰略,配合多方位技術的不斷改進,預期品牌價值將能得到持續提升,使其能在電動車市場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來源: 華富財經

媒體報導
2021年02月04日
Sun Channel: 中環財經連線 20210204

很高興我們的投資策略師 陳俊業(Cyrus) 受邀請出席4-2-2021直播節目《Sun Channel 中環財經在線》,分享投資市場觀點!

小米現價宜加注?要不跌到25蚊?要不就會升上?邊隻股斷層式上升?現價要買?

04:19​ (2160) 心通醫療 - B/ 新股部署策略
07:15​ 醫療板塊/ (2126) 藥明巨諾 - B/
10:18​  (1810) 小米集團 - W
16:30​ 恒指
22:08​ 螞蟻金服/ (9988) 阿里巴巴 - S W
31:26​ 科網股/ (9618) 京東集團 - S W
35:48​  (3800) 保利協鑫能源
39:56​  (708) 恒大汽車
44:51​  (175) 吉利汽車
46:34​  (1211) 比亞迪股份
51:39​ GME
55:13​  (909) 明源雲
58:35​ 內房股

Subscribe to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