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 根据投资时钟,为何我们在三月底时认为应增持现金? | Harris Fraser
媒体报导
2022年05月13日
经济通: 根据投资时钟,为何我们在三月底时认为应增持现金?

早前我们在其他平台,简要谈及过经典投资理论「美林投资时钟」,并据此在三月底时指出,经济已经步入滞胀期,按照有关理论的统计结果,理应提升现金水平。惟由于字数所限,当时只能谈及重点,故此在本期,我们希望在本栏能和大家较详尽地探讨投资时钟这一经典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其应用。

投资时钟下四种经济情况

投资时钟的独特之处,是在其考虑配置时,没有将估值因素考虑在内,而只考虑当时的经济状况,去决定配置何种资产类别。那如何判断当时经济情况呢?主要透过两个因素 — 经济增长及通胀。运用有关框架,首先第一步是找出经济增长处于哪个阶段,如果「目前经济增长率」高于「长期经济增长率」(例如长期平均经济增长2%,但目前增长3%),那便是有「正产出缺口」(Positive Output Gap,意味),相反,若「目前经济增长率」低于「长期经济增长率」,那便是有「负产出缺口」(Negative Output Gap);第二步,则是找出通胀率目前是在下跌,还是在上升。结合上述两步,会出现四种情况 — 
(i)正产出缺口扩大(意味经济强劲),通胀率上升,这是经济「过热」阶段,适合配置「商品」;
(ii)正产出缺口收缩(意味经济转弱),但通胀率继续上升,这是「滞胀」阶段,适合配置「现金」;
(iii)负产出缺口扩大(意味经济进一步转弱),而通胀率下降,这是「衰退」阶段,适合配置「债券」;
(iv)负产出缺口减少(意味经济逐步转好),而通胀率逐步上升,这是「复苏」阶段,适合配置「股票」。
而以上配置背后的逻辑是甚么呢?下文将先由衰退这情况说起。

四种经济情况下的配置逻辑

在衰退期,经济增长放缓同时通胀向下跌,反映经济有下行压力及闲置产能,在此期间企业盈利往往会较弱,因此股票并非首选;而经济有闲置产能及通胀下跌,商品价格往往会较受压,因此商品也不是最适合配置的资产类别。然而,在衰退期间,由于经济下行之余通胀亦在往下跌,故此央行会透过减息,拉动需求以刺激经济。在这期间,由于央行减息,这期间的特征是孳息曲线会向下移及陡峭化(steepening),对利率最为敏感的债券自然是这期间最为受惠的资产类别了。


在复苏期,经济增长开始加速,但因为闲置产能还未完全用尽,故此通胀率仍然低企,令实质利率得以维持在低水平。在此期间,低利率为估值带来支撑,同时经济增长又拉动企业盈利,股票会迎来戴维斯双击(Davis double-killing effect,即盈利及估值同时提升),自然令股票是这阶段最佳的资产类别了。


而在过热期,虽然经济还在向好,但通胀亦开始上升,反映闲置产能悉数用尽,物价在强劲经济拉动下有上升压力,央行亦开始有压力要加息压抑通胀。由于通胀上升代表经济中产能供不应求,故此往往有利于商品。相反,这期间由于经济过热带动了通胀上升,央行因此有加息压力。这期的特色是孳息曲线倾向上移,同时平坦化,上升的利率明显对债券不利;而对股票,强劲的经济背景有利于企业盈利,但同时利率的上升会对企业估值带来压缩,两者互相抵销的作用下,令股票表现不突出且不如商品。因此,在过热期,商品便是最佳资产类别了。


而在滞胀期,经济向下行,但通胀同时往上升,令央行需要持续提高利率压抑通胀,这本身便不利债券这一资产类别。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疲弱,同时利率提升,股票迎来企业盈利倒退及估值压缩的双杀,令股票的表现也较差。而由于经济转弱,对商品的需求也有所下降,令商品价格也面对一定压力,而在这期间,表现最好的便是现金,因为相对其他资产类别的价格下跌,现金的购买力却不断提升,令其变成这阶段表现最佳的资产了。

为何我们在三月时底时认为应增持金呢?

那为何我们于三月底时,认为经济正进入滞胀期,应增加现金水平呢?主要原因有数点:
(i)当时我们已看到2-10年孳息曲线已几乎倒挂(当时另一平台专栏在3月29日刊出,孳息曲线尚未倒挂,但两天后的3月31日孳息有关孳息曲线便正式倒挂),反映未来一年经济衰退风险有所提升;同时,孳息曲线平坦化也是经济周期接近尾声的讯号,令当时我们觉得经济接下来增速放缓的风有所上升;
(ii)当时市场已预料联储局会采取较为急进的加息步伐,利率的上升不论在实际上及心理上,均会压抑经济的需求端,这令经济进一步放缓的机会提升;
(iii)就着通胀问题,于年初时,本来我们认为由于高基数效应,加上供应链问题有望于今年上半年解决,通胀问题于今年将会得到缓解,但由于俄罗斯及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冲突,令通胀有加剧迹象,而通胀又会提升企业成本和降低消费能力,经济放缓可能性提升(详见3月29日本栏的论述);在此情况下,经济基本已可断定为进入滞胀期,根据投资时钟,理应增加现金水平了。


如再进一步而言,当时环球市场除中港股市外,成熟市场的估值均处于较高的水平,即使不考虑滞胀风险,货币政策正常化迭加加息,亦颇大机会将环球市场估值水平推回疫情「无限量宽」前的正常估值区间,于此情况下,如果只以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考虑,提升现金水平无疑是较为稳当的选择了。
 

来源經濟通

专栏:投资笔记
作者:晋裕环球资产管理投资组合经理黄子燊
 

今天就开始建立长久稳固的财富。

与晋裕一起展开您的投资之旅。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