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德國模式對投資有何含義? | Harris Fraser
媒體報導
2021年08月31日
星島日報: 德國模式對投資有何含義?

我們上兩期曾簡單介紹了(i)何謂德國模式;(ii)中國為何要從美國模式轉為德國模式。在本期,我們將談談有甚麼佐證中國在轉向德國模式;及有關轉向對投資的含義。

綜合而言,以下是有關佐證 — (i)過去九個月,國內幾乎所有場合都取消了關於「服務業佔比要提高」以及「刺激第三產業發展」的說法;(ii)國內社會資源向製造業傾斜,2021年至上月底,製造業融資佔 A 股 IPO 的總規模接近四分之三,創新高;(iii)最近國內陸續出台針對服務業的政策,服務業「沒監管的變有監管」、「一般監管變強監管」;(iv)國家主席習近平下令大力建設「職業院校」,「培養更多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借鑑了德國的「課堂 + 學徒」雙軌教育模式,因德國只有約15%至18%青年從本科畢業,其餘多數出身自職業技術學校;(v)中國力推「房住不炒」,近年分別推出限價令、指導價格、改革學區房等,這和德國房屋政策向租客傾斜,讓住客有權「永續租約」,並嚴限加租幅度,並有「指導價」機制,由獨立地產評估各區住宅價格作指導價,物業買賣價格超標20%即屬違法相類似。

有關轉向對投資有甚麼含義呢?簡要而言,國內政府目標是把國家建成工業強國,為此目標,其他耗費經濟資源、阻礙生產力的東西都會被一定程度打壓,例如課外輔導壓力降低生育率,阻礙國家增加勞動力,便遭到打壓。故此,一些對工業無益而又會吸走社會資源的行業,如互聯網平台、手游、醫美、奢侈品消費等行業,目前均應避開。相反,如有關行業是和高端工業有關,如為高端製造平台,或掌握某些核心工業技術(如電池技術、半導體技術),則除了自身具備競爭力,亦避免了政策風險,甚至會有政策支持,該些行業相對便可看高一線了。

欄名:理財有道
作者:晉裕環球資產管理 投資組合經理 黃子燊
刊出日期:2021年8月31日
 

今天就開始建立長久穩固的財富。

與晉裕一起展開您的投資之旅。

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