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批iBond(通脹掛鈎債券)(新上市編號:04246)分配結果周一(21日)出爐,每人最多分到3手。iBond將於6月23日發行,於6月24日在聯交所上市。今批iBond共獲得70.9萬人認購,涉資539.5億元,最終發行額為200億港元,認購人數及金額雙雙創歷年新高。
回顧過去7期iBond上市首日表現,以2011年發行的iBond的首日升幅最高,達6.7%,而去年、即2020年發行的iBond的升幅最低,為2.75%。是次推出的iBond,每手價格為1萬元,並設有2厘的「保底息」。iBond將於本周四掛牌上市,市場不少專家預期最高升幅可達106元,即每手賺約600元,如手持3手,最高可賺1,800元。
不過,作為抗通脹及分散風險的投資之選,究竟手持iBond的人士,應於上市當天即日沽出,還是持有三年至到期後才贖回呢?《iMoney》請來晉裕集團投資策略師陳俊業為大家逐一分析。
陳俊業先提醒手持iBond的投資者,是iBond是債券而不是股票,如投資者直接透過香港結算公司或經券商持有iBond,可直接經聯交所出售iBond;但若透過配售銀行持有iBond,須向銀行發出指示,將iBonds由債券戶口轉移至股票戶口,或轉移至券商或香港結算公司的戶口,才可聯交所出售iBond,當中轉倉涉及時間及費用。
他表示,一般來說,在債市中沽出ibond的價格相對較低,因為債券的價格已反映了手續費,有意沽出ibond的投資者,可以趁iBond在股票市場掛牌後,看看其價格表現,再決定於哪一個市場沽出。
在「追、揸、沽」策略方面,對於短綫投資者,陳俊業表示如升至103元的水平可考慮沽出,「如ibond於一至兩星期間有3%左右的升幅,年度化的回報來說是相當高的,如至103元時沽出,是個不錯回報。」不過,他認為根據以往的經驗,ibond於上市的首數天價格會特別低,「不少散戶會於首天沽出,沽出的數量一定大過買入量,價格會相對較低水,如2020年的ibond,上市首數天達102.5元至103元的水平,但過了半個月後,可升至104元的價位,最高更升至105元水平。」因此,陳俊業建議投資者不需急於在上市頭數天沽出iBond,可待上市一兩個星期,或一個月後才沽出,可能獲利更豐厚。
對於一些較年長,或追求穩定回報的人士,他認為可長綫持有iBond,他解釋,「iBond是三年期的,其特性是根據通脹率去派息,也有最少2厘的保證回報,以今天那麼低息的環境來說,債券息率有2厘以上,是個不錯的選擇。再加上美國聯儲局持續放水,香港未來半年至一年在面對偏向高通脹的情況,相信未來平均通脹率大概3%至4%的水平,在這個情況下,我相信iBond的價格會堅挺,可考慮中長線投資,或者可以持有三年到最後贖回。」
來源: i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