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 理財有道:從組合管理角度,談何時會運用 ETF | Harris Fraser
媒體報導
2020年11月18日
星島日報 - 理財有道:從組合管理角度,談何時會運用 ETF

近年港股市場,多了不少ETF上市,對筆者而言,這無疑為管理投資組合帶來了不少便利性,在本期,筆者希望談談在甚麼情況下會將 ETF 部署進組合中。

第一種情況,是組合有多餘資金,但沒有心儀個股,而已持有的個股倉位佔組合比重又已偏高時。以近期例子為例,筆者在管理的組合中,阿里巴巴(9988)本身持倉比例較高,但由於螞蟻未能成功上市,我們認為其股價短期上升的催化劑已經失去,加上其與政府關係有惡化跡象,故此我們在平均價290元左右平掉一半倉位,在均價260元左右平掉餘下的一半。而在有關倉位平掉後,由於原有其他持股(如東風集團(489)、思摩爾國際(6969)等)佔倉位比例已頗高,亦不想再加大曝險,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便會考慮買入由一籃子股票組成的 ETF,例如PREMIA 中證財新中國新經濟 ETF(3173)或南方恆生科技指數 ETF(3033),以免現金水平過高,令組合跟不上大市。

第二種情況,是筆者有初步投資概念,但未有心儀個股,則有機會用 ETF 部署整個行業。例如今年是電動車大年,但如果只是初步看好電動車這個板塊,又未趕得及去研究選股的話,而又不想錯過有關升浪,那便可能會直接買入主題式 ETF,例如在這個情況下買入 Global X 中國電動車 ETF(2845),去獲取有關板塊的曝險。

第三種情況,是在做對沖的時候。有部份時候,可能會看好持股,但看淡市場短線表現。一個簡單例子是可能手持騰訊(700),但同時又覺得中美緊張關係或會拖累市場氣氛,令騰訊股價短期下跌。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便有機會考慮用槓桿反向產品,用相對少的金錢,買進相對多的大市反向倉位,一旦大市回調,騰訊的跌幅有機會被反向EFF的升幅所抵銷,組合的整體波動性便能因此減低了。

 

刊出日期: 2020年11月17日(星期二)

欄名:理財有道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 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

今天就開始建立長久穩固的財富。

與晉裕一起展開您的投資之旅。

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