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 Harris Fraser
媒體報導
2020年10月29日
經濟通:《宏策俊見-陳俊業》淺談自創的「234選股法」(一)

《宏策俊見》作為管理股票組合的投資經理,筆者不時也被身邊友人「問冧把」,當然直接提供股票號碼絕對不是問題,不過難得慶幸的是近期有朋友問到選股心得就很不同,說真的選股票的確與「俾冧把」不同,買股票就像求職選公司,求職不只是為兩餐,也要求事業發展,所以想要穩定投資回報就要長線,也要了解你的股票。而那些所謂「即日鮮」操作其實無疑等於「碰運氣」,近乎毫無基本因素預測性可言,談何穩定投資回報?

不少行業或企業均有自身的生命周期

戰友們,若想談投資回報,便要嘗試了解自己正在買些怎樣的股票。事實上,在剔除短線波動後,我們不難發現其實不少行業或企業均有自身周期,在美國以ADR型式上市的可看看Nokia (NOK US),Nokia是一間芬蘭公司,成立於1865年,其90年代末至2000年初最為輝煌,股價由最初94年的約1.5美元一度升至2000年6月最高位的61美元水平,期間升幅最少40倍。以市值計,高峰期的Nokia逼近2500億美元,僅次於當年的麥當勞及可口可樂,可謂一時無兩。惟隨著步入智能手機年代,Nokia 由盛轉衰,至今天股價已掉至約4.3美元。

如果覺得Nokia 陌生,筆者可以再舉一個例子,匯控(00005),匯控在2008年海嘯前的股價高位曾一度升穿140港元(調整後),全盛時期市值逼近1.8萬億港元,惟現時股價已跌至約32港元水平。面對低息環境、虛擬銀行競爭以及監管收緊等多個挑戰,現時的匯控可謂已經不復當年的英勇。

如果各位戰友都能體會,隨著市場生態環境轉變,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皆須重新定位,各有自身的生命周期,何不檢視一下今天買入的股票是處於增長期或是衰落階段呢?

「234選股法」的核心思路

若果戰友們能夠明白的話,可以再進一步引入「234選股法」的核心思路,「234選股法」的全名為「2段式3角配置4維選股法」,當中核心須從4維選股法開始說起。4維,其實是代表4種股票類型,而挑選這4種類型是為了尋找處於增長周期或具備生存能力的企業,而這4類型態分別被定義為質量、成長、潛能和改善4種類型。

「質量」型股票

至於怎樣去理解這4個類型,筆者只要用求職選公司作例子,戰友們就應該很易明白。大家都知道選中一間好公司很重要,因為一間好公司就是能帶給你穩定高額收入以及事業發展的機會,然而,各人的要求或有所不同,先假設要求是高薪厚祿。「質量」型股票就是這種,其本身的素質很好,企業盈利能力很高,若以求職公司為比喻,有可能就是國際級頂尖企業,或是投資銀行,或是新興科技巨頭,如你加入後,待遇應該不會很差,是嗎?但是同樣的,希望爭奪這些優質職位的求職者尤如天上繁星,當中不乏劍橋、哈佛、長春藤,碩士、博士、雙博士比比皆是,若果你想進入,或先要付出很高成本才能入市,至少你也可能要去考一、兩個專業牌照、或是再拿一個EMBA學位,對不對?「質量」型股票是第一種,風險是公司再增長的空間有限,而且企業有走下坡的機會,好處是大得難以倒下,企業倒閉風險小。

「成長」型股票

至於第二類就是「成長」型,若用求職選公司來比喻就是那種成長速度很快的,例如公司用兩年時間就可以拓展業務至準備上司級別的,雖然不像「質量」型一樣的已經能夠做到大而不倒,而且最終能否成長至行業巨頭也是未知之數,但「成長」型股票的優勢在於有往績紀錄,而且入市成本相對「質量」型便宜,但若是好貨,價格也難免被搶高,買入「成長」型股票須視乎後勁,而「成長」有機會進化成「質量」型。

「潛能」型股票

至於第三類就是「潛能」型,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類同學,當年同一個班房,他可以完全不起眼,成績也沒有什麼特別,但出來工作一段時間後,你再與他見面時,他竟然已經煥然一身,甚或可能已經名成利就。「潛能」型股票就像你用以3.7港元上市價買入騰訊控股(00700)一樣,上市初期可能十分不顯眼,但你對公司要有信念,當然公司也要能持續地成長。相對「質量」型及「成長」型,「潛能」型就是不確定性最高的,但入場成本較低,潛在回報則可能很大,若「潛能」型能起動,將能轉化成「成長」型。

「改善」型股票

最後就是「改善」型,這個類型和前三類型不同,部署須要相對短線,但也不至於「即日鮮」。由於各類企業在其運行的大周期中,也會經歷小周期,投資「改善」型股票主要就是要捕捉那些正在小周期改善階段中的企業,從而承接市場資金流入的漲勢,當然「改善」型的改善小周期也有機會延續,繼而變成「成長」型,而原本的短期策略將會轉化為中長期策略。如「改善」型股票的改善情況未能延續,則須持續更換。

以上就是「234選股法」中4維概念的簡述。基於篇幅有限,筆者未能向各位闡述「234選股法」中的「二段式」及「三角配置」部分,期望能在以後的文章中能再度分享。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投資策略師 陳俊業》

來源: 經濟通

媒體報導
2020年10月29日
經濟通 - iBond螞蟻性質不同,分析員倡進取者全力抽螞蟻

政府再次發行通脹掛勾債券(iBond)(04239),不過認購期卻將與螞蟻集團招股重疊,究竟投資者應該如何分配資金抽螞蟻及iBond呢?

iBond由 23日起至下月5日接受認購,預定於下月17日上市,最低息率保證達到2厘,可為投資者帶來穩定的回報。而螞蟻集團則預計下周二(27日)招股,至下周五(30日)截止認購,料11月6日掛牌。

*iBond和螞蟻性質不同,進取者可全力抽螞蟻*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對《環富通基金頻道》記者表示, iBond屬於債券產品,是較為保守和風險較低的保本收息工具,而螞蟻則屬於風險較高的股票投資,兩者的性質不同。

政府最早發行的首期iBond(04208),當年大手認購過百萬元可抽到高達45手,主因認購人數少,僅不足16萬人捧場,超購不足1倍,於上市首天沽出可穩賺萬元,長線持有則可保本。不過,其後幾年iBond認購反應提升大手中難度極高,最多只抽到三手,其短線投資價值已減弱。既然如此,對於可冒風險或較進取的投資者,黃氏建議宜於全力抽螞蟻,暫不考慮iBond。

*須留意孖展利息支出成本,現金可動員全家抽*

在抽新股上,可考慮全部用現金抽,更可總動員全家抽。積極進取者可利用孖展倍大槓桿, 以期爭中籤機會,不過,投資者須留意孖展利息支出(約逾3%),若抽得的新股數量不多而升幅不大甚或「潛水」,可能股價的利潤抵銷不到孖展成本。黃子燊認為,螞蟻是值得抽的新股,所以不少機構投資者都爭相認購。阿里巴巴(09988) 屬於電子商平台,旗下的螞蟻屬於金融科技公司,業務涉及支付寶、保險、小額借貸等網上生意,其發展潛力龐大,故傳其估值上調至3800億至4610億美元 (約2.96億至3.59億港元)。 黃續說,該行將會為客戶入飛抽螞蟻,預期這隻新股認購大受歡迎,抽中者短線應可穩賺。

來源:經濟通

媒體報導
2020年10月28日
星島日報 - 理財有道:為何我們如此看好阿里巴巴?

自本年初以來,我們其中一個核心持倉就是阿里巴巴(9988),但我們對阿里巴巴如此看好,背後有甚麼原因?筆者想法主要可分為兩方面,分別是估值並不昂貴,及具有催化劑。估值方面,如果簡單將其和騰訊(700)相比,市場預期阿里未來盈利複合增長率約為20.22%,騰訊則為22%,而阿里巴巴的明年預估市盈率為26.2倍,騰訊的明年預估市盈率則為30倍,兩家企業均為國內的科網巨頭,而且各自具有成熟的生態圈及潛在增長亮點,但如兩者比較的話,阿里估值較騰訊略為便宜一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的整體生態圈也日趨成熟,這將發揮加乘效應,令阿里集團整體價值進一步提升 — 電商業務是阿里巴巴的本業,雖然市場擔心這塊業務難以再持續地高增長,但根據集團自身估算,中國有12億消費者用戶,而阿里目前於國內的活躍消費者只約8億,代表還有4億的用戶可以發掘,電商平台增長空間仍在。而阿里於過往十年,投資及孵化的布局也逐漸成形 — 商流方面,本身的淘寶天貓平台已經相當成熟;金融方面,依傍支付寶作為核心,現估值超過兩萬億港元的螞蟻金服亦已發展起來,並將要上市;物流方面,於2013年創立的菜鳥物流經營現金流預期將於明年轉正;而作為重中之中的基礎設施阿里雲,亦預期會於明年實現盈利,如對標 Amazon 的 AWS,相信阿里雲將會是阿里巴巴未來一個顯著的增長亮點。正如阿里高管在投資者日(Investor Day)時指出,如逐塊地看,集團很多極具潛力的業務,如雲計算、螞蟻科技中的持股等等,均未被估完全反映在價格上。再加上螞蟻科技將會於11月初上市,參考傳媒的資訊,其上市估值一路水漲船高,這亦是一個趨化劑,令阿里巴巴的價格向上反映其價值,因此我們亦繼續堅定持有,等待收成了。

Singtao

刊出日期: 2020年10月27日(星期二)

欄名:理財有道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 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

媒體報導
2020年10月27日
on.cc :滙豐長遠增長動力仍欠奉

滙豐控股 (00005) 周二公布季績,中午收報32.85元,升1.8%。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坦言,不看好滙控的長遠業務前景,建議投資者考慮高增長型的新經濟股份。

他表示,就中短期而言,滙控股價有復原空間,原因是自九月下旬起市場氣氛差,大量投資者看淡該股,參考歷史經驗,當市場一面倒看淡時,往往是出現底部的信號。他相信現已反映大部分負面消息,一旦有好消息出現,股價隨即反彈。

由於股價已經反映相當多的不利預期,故此滙控中短期出現正面驚喜(positive surprise)的機會多於出現負面驚喜(negative surprise)。他展望正面因素包括:中美緊張關係緩和;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早前向滙控釋出善意;全球經濟明年復甦,令撥備有機會見頂及帶動滙控業務向好;滙控明年有機會恢復派息,等等。

不過,由於去全球化的現象,加上公司業務夾在中美之間,長期來說,滙控的增長動力不強,長線升幅有限。他表示,即使由拜登上台,雖然營商環境會有所改善,但中美將會持續脫鈎,而且長期低息環境亦不利金融銀行業。

來源:on.cc

媒體報導
2020年10月21日
頭條日報:財金解碼 — 內循環 新經濟股起飛 十四五規劃國策加持

  「五中全會」將於下周一(26日)召開,會議將審議制訂「十四五規劃」(2020至2025年)和2035年遠景目標等。在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倡「雙循環」概念下,市場預期作為其中主體的「內循環」將獲重點佈局,以挖掘內需增長潛力。分析料十四五規劃將大力發展5G、大數據及雲業務等新經濟產業,除助力發展「新消費」外,亦藉以深化科技成為國家經濟重要增長引擎的戰略部署。今年內需股及新經濟股表現搶鏡,但料仍可搭乘國策順風車持續起飛,不妨擇優吸納。

        為期四日的五中全會,將定調國家下一個五年計劃的發展藍圖。五月習近平提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帶動「內循環」近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調。市場預期,十四五規劃將明確「內循環」概念的具體佈局,相信內需板塊將成政策重點。

  花旗報告指,2019年內地消費佔GDP比重增至39%,但仍遠遜美國超過三分之二的佔比。分析預期,持續擴大內需為內地經濟增長重要策略。今年環球經濟遭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但中國因實施嚴格防控令疫情受控,內需消費已重拾活力。內地首季GDP雖按年倒退6.8%,但至第二季已轉彈3.2%。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年內首次轉正,錄得增長0.5%,反映消費市場復甦動能持續。

近日調整不失收集時機

  月初在黃金周概念帶動下,個別內需消費板塊如餐飲及體育用品等見起動,其後雖在炒作過後回吐,但在「十四五規劃」憧憬下,近日調整不失為收集時機。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表示,內需股今年在政策支持下明顯受捧,相信板塊可續受內地經濟發展步伐令內地人均收入增加及消費質素提升帶動。他又指,上周三習近平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期間一再強調「內循環」,預期內需板塊可成「十四五規劃」重要主題。

  內需產業中,汽車製造業為國家重點扶持對象,板塊中新能源汽車股如比亞迪(1211)近日便因具國策憧憬而走強。黃子燊預期,比亞迪在「漢」車型「爆款」推動下,料集團今年餘下時間可追上銷售目標,股價可高見150元。比亞迪上周五收報129.6元,跌3.5%。

餐飲股候低吸看長線

  不過,他認為汽車製造業依靠車型銷售帶動表現,會導致股價較為波動,故相對上建議可關注4S股,因在內地民眾收入及消費力提升下,外國高瑞汽車品牌會較國產品牌更受內地高消費力買家追捧,當中推薦近日創逾兩年高的永達汽車(3669)。

  永達作為中國最大的寶馬及保時捷經銷商,相信可受惠寶馬旗下品牌於第三季在中國的銷量創新高,而相對同業美東汽車(1268)接連衝高下市盈率達60倍,永達現市盈率只約12倍,估值較為吸引。

  申萬宏源投資顧問服務部主管麥嘉嘉亦看好在國策持續穩內需下,汽車銷售可獲提振,相信比亞迪續具動能。同業中她指並可留意廣汽(2238),因集團早前公佈研發出新電池技術,惟與比亞迪已應用刀片電池相比,相信其仍需約2年時間進行產品搭載,對業務影響會較為長線。不過,廣汽近日在銷售表現帶動下見活力,麥嘉嘉指可候6.5元買入,目標價看8元。廣汽上周五升0.14%,收報7.09元。

  日常消費層面上,黃子燊和麥嘉嘉均對內地餐飲股看法正面,並指龍頭海底撈(6862)可作長線部署。不過,麥嘉嘉指該股經早前衝高後短線具回吐壓力,建議待50元才買入。海底撈上周五隨大市反彈,高收1.17%,報56.15元。

  在「建成內需強國」的主調下,有分析指「內循環」亦包含產業升級下國家充份自主的發展模式,故市場亦關注科技發展於「十四五規劃」的戰略定位。近年中國於科研上的發展優勢顯著,在科技引領下「新消費」模式逐步確立。此外,據內媒引述消息人士指,因應中美角力,「十四五規劃」於科技研發將具更高要求。

  駿達資產管理投資策略總監熊麗萍認為,「內循環」着重以內部經濟作為推動,除了日常內需消費外,以5G新基建推動的「新消費」於「內循環」概念中亦具重要角色。

  熊麗萍指,隨著大數據等廣泛應用,數據消費可帶動具有互聯網業務的家電企業進一步擴闊收入層面,相信可成家電股除「家電下鄉」及補貼舊換新政策以外的利好因素。板塊中,她指TCL電子(1070)近年積極拓展互聯網平台,相信集團在產品組合升級下,電視上網等其他新增收入將可帶動業務前景。

平醫阿里健康可留意

  另一方面,熊麗萍相信應用大數據的保健養生產業亦可成「新消費」的關注點,惟相關港股數量不多,當中以物管股奧園健康(3662)具大健康業務,但佔比不多,故發展仍屬長線。此外,新經濟股中則以平安好醫生(1833)和阿里健康(241)較具相近概念,可留意兩者的保健產品業務。

  近日,京東(9618)公佈擬分柝京東健康上市,由於後者業務模式與阿里健康相近,故投資者不妨關注其在大數據應用下的潛在價值。除具分柝概念外,市場看好京東的核心電商業務可持續受惠於「新消費」。麥嘉嘉指,內地商品網上零售額佔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由年初約20%提升至近期的約25%,預期「雙11」購物節在即,京東業務可進一步受帶動。

  另一電商龍頭阿里(9988)除料可受惠「雙11」購物節外,集團於新經濟的生態圈佈局成熟,尤其雲業務有望今年扭虧。

  不過,近期阿里股價或受螞蟻集團或會遭美國列入黑名單的潛在風險而波動。相對上,騰訊(700)雲業務規模雖緊隨阿里其後,但業務表現獲看好。該股將於下月12日公佈第三季業績,摩通料其金融服務及雲業務相關收入可按年升30%。騰訊近日正消化早前創新高的升幅,加上具國策重點規劃新經濟憧憬加持,可趁調整吼位收集。

來源:頭條日報

媒體報導
2020年10月21日
香港財經時報:《投資筆記》恒大債券會違約嗎?4個原因分析高息債投資風險(下)

上期文章提到,我們認為恒大的債券不會違約。並會為客戶買入其債券,在本期,我們將會詳述有我們背後的思路和原因。

恒大債券-違約-原因分析-高息債-投資風險-投資筆記-香港財經時報HKBT

恒大槓桿比率為內房龍頭中最高、風險最高!恒大債券會違約嗎?(上)|投資筆記

一、戰略投資者有機會接受回 A 時間延期

不利事件有分能控制和不能控制。打個比方,買入美國標普 500 指數的ETF,然後標普 500 指數下跌令投資失利,這是由市場力量所導致,是不受控制的,投資人不能阻止這種事件的發生。然而,恒大的情況並不是這樣。在本次事件中,預計會導致恒大資金鏈斷裂並因此違約的原因是,「由於恒大不能成功回 A,故此戰略投資者要求贖回投資,並導致恒大資金鏈斷裂」。

恒大違約並傷害到債權人

但不要忘記,戰略投資者是股權投資者,債權人(Debt Holder)比股權持有人(Shareholder)擁有更優先的求償地位。如果贖回投資會令恒大違約並傷害到債權人,則股東更有可能受到傷害 — 如果戰略投資者預計贖回要求將令恒大資金鏈斷裂,則有機會不要求贖回投資。正如第一、二輪戰略投資者於今年年初願意延期一年,為何於明年初不能同意延期?

不贖回投資的誘因

事實上,在中國恒大2018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當時的恒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兼總裁夏海鈞對此事表示:「我認為不上市他們(戰略投資者)也會等的」。由於有分紅協議,以恒大其中一個戰略投資者深圳控股(00604.HK)為例,其擔當恒大戰略投資者三年,累計投資回報率已達 23.3%,能回 A 並通過公開市場套現當然是最理想,但即便短期不能回A,投資者仍有一定不贖回投資的誘因,尤其是在當贖回投資有機會令恒大資金鏈斷裂,從而反而傷害了戰略投資者自己的情況下。

二、恒大具有大量可售資源,流動性雖然疲弱,但不至於破產

恒大是資產型公司,由於其近年的快速發展,令其現金流相對緊絀,但由於其可售資源充沛,實際違約風險有限。恒大目前住宅土地儲備項目 817 個,分佈於中國 229 個城市,總規劃建築面積 2.4 億平方米,以合約銷售均價每平方米人民幣10,281元,全數銷售可以回籠資金24,674.4萬億元人民幣(2.47萬萬億),遠多於總負債1.98萬億元人民幣。如按其日常經營回款速度,截至今年八月底,恒大物業累計合約銷售金額約達人民幣4,506.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21.8%;累計合約銷售面積4,934.3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約42.9%。回款速度相對良好,未有存貨堆積或滯銷情況,整體風險仍屬可控。

恒大現正分拆旗下物管業務

另一方面,恒大現正分拆旗下物管業務於香港交易所(00388.HK)上市,而有關分拆已經獲批,並將進行首次公開招股(IPO)。恒大於該物管公司持股達 71.94%,該公司2019 年度稅後利潤為9.23億元人民幣,如簡要推算,碧桂園服務(碧桂園旗下的物管公司)2019年度稅後利潤 16.7 億元人民幣,市值 1361.75 億港元,若恒大與其對標,恒大物管公司估值約為752.3億港元。

恒大集團流動性將有所改善

實際上,根據早前引入中信資本、雲峰基金、騰訊、鄭家純家族及劉鑾雄家族作為物管公司的戰略投資者時,該物管公司估值達 855.8 億港元。另一方面,9月25日時,恒大汽車(00708.HK)董事會亦審議通過了發行人民幣股份(A股)及相關事宜,預計將籌得約388億港元,進一步緩解流動性危機。有關企業上市/發行 A 股,將令恒大集團整體(1)融得資金及(2)恒大集團可於資本市場上多一個融資/套現渠道,恒大集團的流動性將會有所改善,更有利於債權人。

填補由戰略投資者贖回投資的缺口

而如假設在最壞情況,恒大需將在建項目出售保命,以其手上可立即在市場售出的資源計算,即其「存貨」加上「開發中物業」加上「持作出售已竣工物業」加「現金及現金等值物」加「受限制現金」(通常為質押予銀行的存款),已有15,970億元人民幣,較全部流動負債尚多出1,203.81億元人民幣。如果直接將恒大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相減,恒大的流動資產更較流動負債多出4,514.02億元人民幣,足夠填補由戰略投資者贖回投資的缺口。

而在實際經營上,全部債權人一同要求企業償還流動負債的情況基本上不會發生(通常債權人對借款甚多但具有資產的企業,如恒大,即便有問題也會進行再融資,refinancing),故此上述算法(假設恒大需以流動資產來償還所有流動負債),已是相對保守。但即使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看到恒大流動性雖然疲弱,但仍能支撐。

如我們再計算上恒大在最壞情況下要斷臂求生,分拆走非地產主業以保持自身不違約,則可售資源會更多。如上所述,單物管公司估值已超過 800 億港元,恒大在其中佔71.94%股權,粗略估算將物管板塊完全出售已回籠超過500億港元。恒大汽車(00708.HK)於執筆這刻市值1,534.08億港元,恒大持股74.99%,如將此部份出售,恒大可回籠1,150億港元。只此兩部份,在最壞情況下已能回籠接近1,700億港元,足以填補資金缺口有餘。

三、恒大大至不能倒(Too big to fail)

眾所週知,恒大為內房龍頭(行業前三),集團住宅土地儲備項目817個,分佈於中國229個城市,覆蓋了幾乎全部一綫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及絕大多數經濟發達且有潛力的地級城市;並擁有有舊改項目104 個,其中深圳 55 個,大灣區 12 個(除深圳以外),太原 11 個,石家莊 4 個,昆明 3 個,貴陽 3 個,鄭州 2 個;本年新開盤項目 63 個,分佈於深圳、廣州、天津、重慶、成都、合肥、武漢、昆明、貴陽、石家莊、瀋陽、廈門、佛山等數十個城市;處於完全竣工及在建不同階段的在售項目累計達到1,085個,全部加起來在全國有超過 2,069 個項目。

單計 2019 年,恒大的合約銷售面積便達 5,846.3萬平方米(今年將會更多),以中國人均居住面積 36.6平米計算,一年售出的商品房已牽涉約 160 萬人的一生積蓄。單計借款,恒大已有4,394.7億元人民幣,以恒大對金融系統的影響,加上其與上下游產業的關係(鋼鐵、水泥、玻璃等等)的關係,中國政府會否容許這樣的企業破產倒下?

恒大真的出現資金鏈問題

即使退一萬步而言,恒大真的出現資金鏈問題,考慮中國政府現在面對中美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信心、經濟正值升級轉型期的情況,政府會選擇

  1. 袖手旁觀,簡單容許恒大這種級數的內房龍頭倒下,令大部份中國企業發債及借貸成本急升、造成大量失業問題、令國內市民對發展商失去信心,因而不敢買樓花、令整個內房行業資金鏈受壓,可能觸發房地產市場危機;還是
  2. 以溫和方式協助恒大去槓桿,例如由國企收購恒大,繼續完成恒大的項目;

或由四大國有銀行為恒大繼續融資,令其不至倒下,並作為交換,委任政府代表入駐恒大董事局並監督其營運?在中央政治局早前明確提出現在經濟方針是「穩字當頭」、「六穩」的情況下,戰友們不妨思考,政府會作出哪個選擇。

四、即使違約,恒大亦具有充足的資產以變賣還債

如果恒大違約,大家均明白不會是由於其錯誤投資,買了垃圾資產,而是單純因為現金流不足。在這情況下,即使其違約,其所持有的資產亦足以清還負債。我們剛才已為大家計算過恒大的流動資產淨值;而如將恒大的資產淨值,即總資產減去總負債來計算,則是3,164.6 億元人民幣。換而言之,按賬面價值計算,即使恒大現在被清盤,償還所有債權人(包括債券持有人)的債務後,其尚有 3,164.6 億元人民幣餘下。而最壞情況,以 2015年違約的佳兆業集團(01638.HK)作為參考,其違約後債價一度跌至30元,然而由於其所持有資產具有價值,最終恢復營運後,投資者亦可取得全數本金。

來源:香港財經時報

總結

我們向來是相信高息債有其風險,但重點在於「看到風險」,然後「衡量是否承擔」。根據發債人的不同及行業的不同,有些發債人三至四年內的情況我們仍有把握(例如一隻我們近期相當偏好,由 PineBridge 發行,將於 2024年到期的債券,我們仍有信心這四年內不會違約,故願意承擔長年期風險),如果看不到那麼遠,便盡量選擇年期較短的,來控制風險,這便是我們認為高息債投資者可以採用的,「以年期控制風險」的想法,在這裡也拋磚引玉,與大家分享。

如現在持有恒大債券,面對價格下跌,我們認為不需過於恐慌,因為在可見將來違約的機會相對低,而即使恒大真的出現資金鏈斷裂,以恒大的所持有的資產質素和其「大到不能倒」的地位,投資者的本金仍具有一定的「安全邊際」(Safety Margin),故目前實無需過慮。而至於我們,更已身體力行,為客戶選了到期孳息率為25.35%,於2021年到期的債券為買入標的了。

媒體報導
2020年10月21日
【星島日報 - 理財有道】美國大選結果,如何影響港股市場

踏入十月,市場開始將焦點放在美國大選處。總統候選人有兩個 — 代表共和黨的現任總統特朗普,和代表民主黨的拜登。到底兩人當選,分別對港股有甚麼影響?

先講結論,對中港市場而言,相對拜登當選,特朗普當選較為利淡。一旦特朗普當選,預料將分別從實體經濟面和資金面對港股市場構成影響。就實體經濟層面,如特朗普連任,相信會如過往四年一樣,利用美國的優勢,對中國以鷹派的手段進行打壓。若有關情況發生,則無疑會對中國的實體經濟及在港上市的中國企業帶來一定負面影響。資金面方面,如特朗普上任,由於他對非美市場態度並不友好,即使是傳統盟友如歐、日,他均曾對之發動貿易戰,加上預期他一旦成功連任,將會以減稅等手段刺激本土經濟,這將令美國市場相對非美市場的優勢更加明顯,資金會如以往四年般集中在美國炒作,這對屬於非美市場的中港股市無疑並非利好。

而若拜登當選,則對中港市場應屬相對利好。若考究拜登的從政履歷和他在奧巴馬時期的表現,則可發現他較偏好用外交手腕去解決國家紛爭。如他上任的話,預料美中枱面上的衝突將會有所緩和,中港股市氣氛也會因而轉佳。但這不代表美國會放棄打壓中國,只是打壓形式會有所改變 — 由特朗普時期的正面衝突,變成類似奧巴馬時期的聯合盟友圍堵。這對中國的崛起固然仍有影響,但由於手段沒那麼激烈,對中國企業股價的影響估計會相對有限。另一方面,如拜登上台,將有機會以反壟斷法去壓制美國科技巨企,加上預料其在增加財政支出之餘,長遠亦有機會加稅,這將影響美國企業的盈利,令部份資金或流出美國並流向包括中港在內的非美市場。因此,站在中港投資者的立場,拜登當選應是較佳的結果了。

SingTao Column_Oct 13

 

刊出日期: 2020年10月13日(星期二)

欄名:理財有道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 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

媒體報導
2020年10月21日
【經濟一週:高鑫獲阿里巴巴全面收購!專家不建議追高鑫 看好阿里半年內漲至350元】

高鑫零售(06808)獲阿里巴巴(09988)增持,涉資280億元,受消息刺激,阿里巴巴股價今日最高見299.4元創新高,高鑫零售最高則見10.3元,現報9.38元,漲逾18%。

高鑫零售 阿里巴巴 收購 專家 不建議高追高鑫 看好阿里 350元

圖片:高鑫零售網站

收購完成後擁有七成高鑫股權

跟據買賣協議,淘寶中國(阿里巴巴全資附屬公司)將向Auchan Retail International S.A. 及其子公司歐尚零售,收購高鑫母公司吉鑫70.94%的股權,涉及金額為36億美元(約280億港元),在收購後,阿里巴巴擁有90.84%的吉鑫股權。

收購前,吉鑫持有高鑫零售51%,連同阿里巴巴現時持有高鑫零售26.02%股權,完成收購後將持有約72%股權,而阿里巴巴會亦將會跟高鑫合拼財務報表。阿里巴巴會以每股現金8.1港元進行股權收購。高鑫零售上周五收報7.93元,要約價溢價2%。

 

 

高鑫零售 阿里巴巴 收購 專家 不建議高追高鑫 看好阿里 350元

收購完成後的股權結構,要約人即為淘寶中國(阿里巴巴全資附屬公司)。

高鑫零售 阿里巴巴 收購 專家 不建議高追高鑫 看好阿里 350元

圖片:中新社

專家:高鑫不建議高追 阿里望上350元

有收購消息加持下,高鑫股價今日勢如破竹,不過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表示,不建議高追買入,現價亦高於阿里提出的8.1元全面收購要約價。

至於阿里巴巴,黃子燊就認為仍然值得買入,指收購高鑫是持續完善生態圈的一步:「隨著其生態圈日漸成熟,包括早前其管理層提到的菜鳥物流經營現金流轉正,阿里雲明年實現盈利,其應值更高價格。加上螞蟻集團上市為催化劑,我認為可繼續持有,如有調整可以吸納,我認為在半年左右可以到350元水平。」

(利益申報:黃子燊管理的組合持有阿里巴巴。)

來源: 經濟一週

媒體報導
2020年10月20日
【東網 - 港股格局】黃子燊料阿里仍未見頂

恒指周二早間於24,500點水平爭持。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對後市不太悲觀,即使周一美股跌幅顯著,但港股周二表現平穩,他預料恒指短期目標可升破25,000點。

另外,個別板塊偏強,投資者宜選擇合適板塊作部署,如科網股及內需股。科網股可留意阿里巴巴 (09988) 及京東集團 (09618) 。阿里在早前的投資者日表示市場對其估值偏低。其業務覆蓋範圍廣泛,電商發展成熟,另外雲端服務阿里雲的淨利潤高,未來利潤增長潛力大,作為集團金融業務核心的螞蟻集團亦即將上市。即使現價處300港元附近仍不算貴,相信可長升長有,要升至340至350元才反映現時價值,投資者可待回落至280元水平入市。阿里周二早間曾升穿300元創新高。

內需股方面,他指市場可留意內地汽車及4S類(汽車銷售、維修、配件和資訊服務為一體的銷售店)股份,如永達汽車 (03669) 4S豪華車經銷符合中國內需概念,值得中線投資。

資料來源:東網

媒體報導
2020年10月19日
【晉裕錦囊- 華富財經】港股模擬組合10月投資簡報

受到外圍納斯達克指數下挫所帶動,港股的新經濟板塊如我們早前所料,於9月錄得較大跌幅。我們的組合於9月回調 4.38%,恒指於同期則回調 6.44%,組合下跌幅度少於恒指。

晉裕錦囊 – 2020年10月投資簡報

組合經理評論:

受到外圍納斯達克指數下挫所帶動,港股的新經濟板塊如我們早前所料,於9月錄得較大跌幅。我們的組合於9月回調 4.38%,恒指於同期則回調 6.44%,組合下跌幅度少於恒指。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言,本金的減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暫時及浮動的本金損失,另一種則是永久的本金損失。由於我們組合的概念是以合理價格買入成長股,以從中分享股價長期成長的利潤,而根據我們的估算,我們持有的股票相比起其合理值仍然有所低估,故此我們選擇繼續持有相關股票,只對下跌幅度較大的新城悅服務(1755)進行了止損,並調倉至福萊特玻璃(6865)

我們為組合加進福萊特玻璃(6865)的原因,主要是看好光伏玻璃生產商將會受惠於行業發展的趨勢。2019 年,風能與太陽能合計佔了全球新增發電容量的三分之二,反映可再生能源取代傳統能源的願景正逐步成為現實。事實上,中歐兩地均定下了減碳目標,按照大摩估計,10月底中國將公布的「十四五規劃」中,可再生能源佔總能源使用的比例將會再度上調,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將會高於20%,這將會有利於屬可再生能源的光伏行業,並帶動國內光伏裝機量的上升。預計於未來數年,太陽能發電的年均裝機規模有望達到55GW至60GW,這將持續帶動對光伏玻璃的需求,為長線利好。短線而言,由於內地太陽能平價上網項目裝機限期接近,令國內出現搶裝潮,導致光伏玻璃近期因供不應求而價格急升,這亦利好光伏玻璃生產商的股價。故此我們將作為光伏玻璃龍頭之一的福萊特玻璃(6865)加進組合,以期能從中受惠,但由於在我們買入時,市場已反映了部份利好因素,故我們同時以19.6元作為止損點,以限制潛在損失。

在整個組合股票中,我們最具信心的是阿里巴巴(9988),故此該股佔我們的持倉亦最重。我們對阿里巴巴如此看好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i)估值並不昂貴;(ii)具有催化劑,令股價可在較短時間內反映價值。就估值並不昂貴方面,如果將其和另一科網巨頭騰訊(700)相比,參考彭博資訊,市場共識未來阿里巴巴盈利的複合增長率約為20.22%,騰訊未來盈利的複合增長率約為22%,而阿里巴巴的明年預估市盈率為25.58倍,騰訊的明年預估市盈率則為29.9倍,直觀地看,兩者增長相若,但阿里巴巴的估值明顯較騰訊為低;如換算成 PE/G 比率去估算,阿里巴巴的 PE/G 為1.27倍,而騰訊的 PE/G 則為1.35倍,阿里明顯較騰訊便宜。

另一方面,阿里整個生態圈也日漸成熟,這將令阿里集團整體價值進一步提升 — 電商業務是阿里巴巴的本業,雖然市場擔心這塊業務難以再持續地高增長,但根據集團自身估算,中國有12億消費者用戶,而阿里目前於國內的活躍消費者只約8億,代表還有4億的用戶可以發掘,電商平台增長空間仍在。而阿里於過往十年,投資及孵化的布局也逐漸成形 — 商流方面,本身的淘寶天貓平台已經相當成熟;金融方面,依傍支付寶作為核,現估值接近兩萬億港元的螞蟻金服亦已發展起來,並將要上市;物流方面,於2013年創立的菜鳥物流經營現金流預期將於明年轉正;而作為重中之中的基礎設施阿里雲,亦預期會於明年實現盈利,如對標 Amazon 的 AWS,相信阿里雲將會是阿里巴巴未來一個顯著的增長亮點。阿里高管在投資者日(Investor Day)時,指出集園市值仍被低估的說法不無道理 — 集團過去一年商業板塊裏的核心交易市場業務的盈利達到290億美金,即使按市場給予同比公司的最低的估值倍數 25 倍計算,這部分業務價值就應達到 7,250億美元,而這部份約等於集團目前市值的九成,但集團很多其他極具潛力的業務,如雲計算、螞蟻科技中的持股等等,均未有被估算在內,這也是為何說集團估值並不昂貴的原因。而就具有催化劑方面,除了集團的高管在早前指出了集團估值外,螞蟻科技將會於10月底上市,亦有機會觸發市場對集團價值作出重估,我們亦因此繼續堅定持有,等待股價反映其合理價值了。

華富財經:Quamnet.com

Subscribe to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