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 Harris Fraser
媒體報導
2021年12月17日
香港財經時報:晉裕表示恒指目標27,000點|薦10隻港股+10隻美股

【投資展望2022】晉裕集團就明年投資展望,發表「2022 年環球投資市場展望」,並就著全球股市經濟作出預測,並預計明年美聯儲將最少會加息3次,而恒指方面則預測會先低後高,並於估值修復帶動之下,全年帶來正回報,目標價為27,000點。《香港財經時報》作詳細報道。

2

投資展望2022|看好新能源、消費相關及受惠估值修復的板塊


晉裕集團指出,考慮到明年(2022年)為國內政府換屆之年,加上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預料國內政府將會加大穩經濟力度,財政及貨幣政策均會偏鬆,政策風險亦會有所降低,但由於明年第一季度為內房債務到期高峰,意外事件仍有機會發生,預計整體經濟走勢會先低後高,逐步轉穩。

於選擇板塊方面,晉裕集團方面指科網板塊目前已估值低殘,另預期2022年政策對市場友善度會有所提升,有關板塊具有估值修復空間,偏好確定性較高的板塊龍頭。又認為新能源產業鏈板塊亦值得留意,2030年碳達峰已經成為國策,考慮到國內政府的執行力度,有關板塊將迎來高成長。至於消費方面,中國消費者眾多,以及「內循環」國策支持。

hkbt

投資展望2022|環球投資3大主題


晉裕集團於環球投資中看好3大主題:

1. 創新和顛覆性科技 


晉裕預計創新和顛覆性科技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趨勢,主因這些因素對行業帶來革命性改變和重新定義,同時也創造新的藍海市場。而展望2022年,因新常態情況仍存在,看好一切皆服務(XaaS)相關板塊,以及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相關行業。

投資展望2022|光大新鴻基薦7股:蒙牛、港交所、新特能源...|恒指目標27,500點|滙豐環球私銀料見28,030點

2. 碳中和概念


晉裕預計於新常態以及通脹壓力將於2022年進一步緩解,再配合清潔能源在新增發電量的佔比能夠維持 90%以上的前題之下,碳中和投資概念有望於明年再創佳績。

3. 金融科技


隨著環球經濟逐步退出快速復甦階段,資金或會從受惠傳統經濟復甦的資產,晉裕預計金融科技等結構性增長型板塊將會重返舞台中央並能於明年受到市場的重新注視。

投資展望2022|美國股市 納指看17,500點


晉裕指出,美股今年表現最強,預計美股明年表現形容為,像像一輛小孩子的單車在没有爸爸的扶持下仍能繼續地踏下去。並於溫和的濟復甦環境以下,預明年美股將有接近雙位數的升幅。

至於增長股之中,晉裕則喜好科技股,因為科技股的股本回報率(ROE)是11個行業中最高的,其科技股的盈利增長幅度亦遠高於大市表現。科技股在美股的佔比也是較高。而明年標指目標看5,000點,至於納指目標則為17,500點。

hkbt

來源:香港財經時報

媒體報導
2021年12月17日
經濟通:晉裕料明年恒指目標為27000點,看好騰訊及港交所

《經濟通通訊社16日專訊》晉裕集團投資研究部投資組合經理兼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於記者會上表示,現時恒指的估值屬相對低位,其市帳率已處於近十年新低,在資金面放鬆的情況下,明年港股將會看高一線,預期明年恒指將會先低後高,中線具上升空間,並在估值修復的帶動下,全年帶來正回報,目標為27000點。
 

看好科網及新能源產業鏈板塊

  他指出,在選擇板塊方面,由於目前科網板塊估值已低殘,料科網板塊或已在底部區域,加上預期明年政策對市場友善度會有所提升,有關板塊具有估值修復空間。而新能源產業鏈板塊亦值得留意,2030年碳達峰已經成為國策、考慮到國內政府的執行力度,有關板塊將迎來高成長,另外,由於預料香港與內地將於明年年中前全面通關等因素,看好消費及本地通關相關板塊。對於有報道指美國或將部分中國生物科技企業列入實體清單,拖累昨日醫藥股大幅下挫,他
表示,隨著相關消息傳出,雖然美國當局仍未有實際動作,但認為現時相關板塊的政策風險增加,短期內相關事態未能明朗化,將會採取較審慎的態度。他指出,港股方面,明年看好騰訊(00700)、比亞迪(01211)、碧桂園服務(06098)、比亞迪電子(00285)、東方海外國際(00316)、華潤啤酒(00291)、華潤電力(00836)、港交所(00388)、醫思醫療(02138)及領展(00823)。

明年納指目標17500點

 他又提及,看好中美股市發展,在溫和經濟復甦環境下,預期明年美股將有接近雙位數的升幅,認為明年美國增長股的表現將能領先價值股,又認為增長股不存在估值泡沫,因為相比 2000年科網爆破時的超高市盈率水平,目前仍還有一段很大距離,明年標指的目標看5000點,科技股比重較大的納指更為樂觀,目標可試17500點。他指出,預計明年財政及貨幣政策不會進一步收緊,若中國經濟面臨太大壓力,中國明年上半年或進行減息。
 

來源:經濟通

媒體報導
2021年12月17日
香港經濟日報:【2022展望】晉裕:恒指明年看27000點 偏好科網板塊龍頭(附10大港美薦股)

晉裕集團發布2022年環球投資市況展望。投資組合經理兼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表示,考慮到明年為國內政府換屆之年,加上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預料國內政府將會加大穩經濟力度,財政及貨幣政策均會偏鬆,政策風險亦會有所降低 ,但由於明年第一季度為内房債務到期高峰,意外事件仍有機會發生,預計整體經濟走勢會先低後高,逐步轉穩,恒指在估值修復帶動下,全年望帶來正回報,目標價27000點。

 

科網板塊估值修復 看好新能源和消費相關板塊


黃子燊表示,科網板塊目前估值低殘,加上預期明年政策對市場友善度會有所提升,偏好確定性較高的板塊龍頭。另外,考慮到2030年碳達峰已成國策,而中國目前仍以火電和燃油車為主,認為新能源板塊亦認為值得留意。而在中國消費者眾多,及「內循環」國策支持下,同樣看好消費相關板塊。

晉裕集團推薦的港股包括騰訊 (00700) 、比亞迪 (01211) 、碧桂園服務 (06098) 、比亞迪電子 (00285) 、東方海外國際 (00316) 、華潤啤酒 (00291) 、華潤電力、港交所 (00388) 、醫思醫療 (02138) 及領展 (00823) 。

聯儲局明年最少加息3次  惟不一定會影響經濟


美股方面,首席投資策略師陳俊業表示,料明年聯儲局最少加息3次,分別在6月丶9月和12月,但不一定會造成股市崩裂情況,反觀美股在過去四次加息周期都是傾向上升,料明年經濟會溫和復甦。

陳俊業表示,儘管今年的美國財政和貨幣政策效果將在明年緩減,但美股的企業盈利能力不論是淨利率或股本回報率已得到明顯修復,預計美股明年將有接近相位數的升幅。明年美國增長股的表現將領先價值股,當中尤其喜好科技股,因為該淨值報酬率(ROE)為11個行業中最高,其盈利增長幅度也遠高於大市表現,科技股在美股佔地中亦為最高。明年標指目標看5000點,納指目標17500點。

晉裕集團推薦的10大美股包括:NVIDIA(美:NVDA)、QUALCOMM(美:QCOM)、ASML(美:ASML)、MICROSOFT(美:MSFT)、CROWDSTRIKE(美:CRWD)、ZSCALER(美:ZS)、APPLE(美:AAPL)、HOME DEPOT(美:HD)、NIKE(美:NKE)及MARRIOTT(美:MAR)。

環球投資中,晉裕集團看好三大主題,分別為創新和顛覆性科技丶碳中和概念以及金融科技。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媒體報導
2021年12月17日
大紀元時報:【晉裕:明年美股升勢持續 港樓市升5%】

晉裕集團今日(16日)發布「2022環球投資市場展望」。晉裕認為環球方面,以美國為首的環球股市在今年仍會延續升勢。環球經濟也將轉向溫和復甦,料Omicron變種病毒對經濟影響有限。該行又預期明年香港樓市升幅5%。

美股方面,晉裕指今年美國股市表現最強,隨著對企業盈利預測的提升,美股估值較去年更具吸引力。儘管明年美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效果將減緩,美股企業盈利能力已得到收付。在溫和的經濟復甦環境下,料美股明年將有雙位數的升幅。晉裕還指,仍看好科技股,標準普爾指數看5,000點,納指看17,500點。

新興市場方面,晉裕認為,新興國家受疫情和高通脹困擾,明年還須面對強美元的風險,但中國和一些南亞國家的盈利收付潛力較高。

環球債市,晉裕認為明年美債利息上升,削弱債券回報。預期今次美國聯儲局的加息週期或有機會將利率升至2厘水平,因此,預計10年起美債息在未來兩年升至超2厘水平。雖然對整體債市持保守態度,但該行認為美國高收益債對利率敏感度低,與企業環境相關性高,有可取之處。

此外,參考美國高收益債指數的一年滾動表現,該行發現,在債息抽至高位後買入,往往能拿到最佳的一年持有期回報。該行還認為,在目前亞洲高收益債息率約13厘的水平吸納,並持有一年,或能提供不俗的潛在回報。

外匯及商品方面,該行認為黃金將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一方面,隨著美聯儲逐步縮減買債規模,流入市場的資金減少,降低金價的支撐力。另一方面,CFTC期金淨長倉倉位仍在高位,存在潛在大規模削減倉位的風險。明年原油市場也將會轉為供過於求,令油價承壓,不排除出現較大跌幅。

來源:大紀元

媒體報導
2021年12月17日
匯港通訊:晉裕明年恆指目標27000點 醫藥股受制中美看法審慎

<匯港通訊>  晉裕集團發表2022年環球市場展望,晉裕集團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在記者會上表示,港股現時估值相當低殘,可能估值修復,恆指全年目標27000點,下行空間有限,不低於22000點,看好互聯網、新能源、優質消費及通關受惠股。科網龍頭股價亦低殘,可作中長線部署。

新能源方面,晉裕集團投資分析師蘇梓軒指出,短期較看好中游零部件行業,由於裝機、發電廠需求上升而推動,加上預期2022年中起,供應鏈緊張問題得以大幅紓緩。另長線看好上游原材料,受發電網重新鋪設等推動結構性增長。

晉裕集團首席投資策略師陳俊業則預期,受需求帶動的供應鏈短缺情況將於明年中回復正常。

對於近期有傳醫藥股藥明生物(02269)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黃子燊表示,清單詳情有待公佈,但相信行業受制於中、美雙方政策風險,短期看法審慎。

集團推薦騰訊(00700)、比亞迪(01211)、碧桂園服務(06098)、比亞迪電子(00285)、東方海外國際(00316)、華潤啤酒(00291)、華潤電力(00836)、港交所(00388)、醫思健康(02138)、領展(00823)。 (RH)

#2022展望

 

來源:匯港資訊

媒體報導
2021年12月17日
頭條日報:晉裕看恆指明年27000點 美聯儲局將會最少加息3次

晉裕集團舉行《明年環球投資市場展望》發布會,該公司估計,美國聯儲局明年將會最少加息3次,加息月份或於6月、9月及12月,但不排除該局或會加第4次息,提早於明年3月加息。晉裕集團首席投資策略師陳俊業表示,未來2至3個月的美國失業率、通脹等經濟數據將成為焦點。

 

他續指,雖然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提及美國通脹數據已到達高峰,惟仍有不確定因素,預計2024年利率將上調至2厘水平。晉裕集團指,疫情影響將會逐步減退,明年環球股市將穩中向上,看好中美股市,標指目標為5000點,而恆指看27000點。陳俊業補充,參考以往經驗,美股傾向在美國加息週期上升,所以美股明年將會溫和向上,另美國加息不利高評級美元債,惟亞洲高息債反彈潛力高。

該公司投資組合經理兼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認為,目前內房債市較為分化,市場將內房債分為3類,分別為國企或優質民企、已違約的公司,以及未違約、非優質內房。他指出,若中國內房政策放寬速度較預期快,融資情況勝預期,未違約而並非優質的內房債價可以修復及反彈,否則內房債市可能會再波動一段時間,而明年第一季為內房還債高峰期,不確定性仍在。他認為,整個內房債市最壞的時間已過,將來的修復空間大,但個別債券仍要視乎其信用情況再作決定。

來源:頭條日報

媒體報導
2021年12月16日
地產站:加拿大移民顧問沈煒棋:救生艇計劃助港人移居 素里市發展潛力大

加拿大主張多元包容,而且環境優美,成為炙手可熱的選擇。早前加國政府更推出名為「Hong Kong Pathway」的救生艇計劃,港人可以透過於加國境內就學或工作移民當地,究竟計劃的內容是什麼?

晉裕集團海外規劃服務首席顧問沈煒棋 (Frank) 表示,「Hong Kong Pathway」可分為「Stream A」及「Stream B」兩種途徑申請永居。如果最近於香港畢業,或是有意到加拿大進修,可以報讀一個兩年的文憑,專上學院課程,或是學士、碩士或研究生課程,成功畢業,而且於加拿大語言基礎試Canadian Language Benchmark (CLB) 中考獲5分,便合資格透過「Stream A」的形式申請永居。 最近5年於香港畢業的學生,或是於加拿大畢業的學生,則可申請一個「Open Work Permit」(工作開放簽證),做了1年全職,或是等值的兼職時數,便可透過「Stream B」申請加拿大永居。

1

2

Frank續指,父母、配偶及子女移民的安排與現有安排一樣,都是以家庭團聚的方式取得永居。申請人可帶同配偶,以及未滿22歲、且單身未結婚的子女一同移民。父母方面, 父母方面,子女在成為永久居民後,便合資格成為擔保人,擔保人在申請擔保期間必須在加拿大居住,達到並維持最低收入水平 。子女亦需要提供父母簽證申請前3年內每年的加拿大收入證明。

1

2

提到移民,在當地置業都是移民者最關心的問題。Frank指出,加拿大的房屋主要可分為3類,第一類是獨立屋 (Detach),優勢是裝修可自由配搭,亦有車庫、較大的廚房、書房、雜物房,面積介乎4,000平方呎或以上。故港人若希望享受寬敞的居住環境,多會選擇進駐獨立屋。但售價則相對昂貴,以溫哥華為今,售價需由約150萬加元 (折合約910.2萬港元) 起。

1

2

第二類房屋是連排屋 (Townhouse),布局與獨立屋相若,面積相對會較細,部份亦會包含管理服務。

2

 

最後一類則為公寓 (Condominum),備有管理服務,亦有為住戶提供健身室等公共設施。 他亦指出,不少港人本身都住在公寓,而且備有管理服務,居住環境較易適應,成為最受港人歡迎的房屋類別。售價方面,1房及2房單位在溫哥華分別由60萬加元 (折合約364.1萬港元)及90萬加元 (折合約546.1萬港元) 起,3房單位則由140萬加元 (折合約849.5萬港元) 起來。

2

2

近年有不少港人於加拿大投資物業,Frank便為大家推薦加拿大素里市。他解釋,素里市的樓價為現時溫哥華內升幅最熾熱的市鎮,而且鄰近一帶發展蓬勃,未來亦會有一系列的新發展,例如上月加拿大UBC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將於素里市興建新校舍,投放約7,000萬加元(折合約4.25億港元) 興建。除了UBC,該區亦為加拿大另外兩所著名大學,SFU (西門菲莎大學)及KPU (昆特侖理工大學) 所在,有望吸引大學生及專業人士進駐。 與此同時,菲莎衞生局及西門菲莎大學合作於素里市推行「創新大道」計劃 (Innovation Boulevard),改善當地市民的健康之餘,同時亦會興建大型商場等配套,務求將之打造成溫哥華另一個CBD。

2

2

1

部份港人在移民時,未必將在港的物業售出,究竟這些在港資產需不需要申報和交稅? Frank指出,如果於加拿大住滿183日,便會定義為加拿大的「稅務居民」,如果是「稅務居民」,所有境內及境外的資產都需要申報。舉個例子,如果你已成為加拿大的稅務居民時,你把香港的物業售出,樓價的增幅便需要繳納加拿大的「資產增值稅」(Capital Gain Tax),所以我們一般都會建議客人,如果在港有物業,亦計劃於短時間放售的話,我會建議先將物業放售,再移民至加拿大。

來源:地產站

媒體報導
2021年12月13日
Sun Channel:中環財經連線 2021年12月7日

很高興我們的首席投資策略師 陳俊業(Cyrus) 受邀請出席直播節目《Sun Channel 中環財經在線》,分享投資市場觀點!

阿里巴巴短線會見150蚊?人行放水係買貨好時機?呢幾個板塊要吼實?

00:00 嘉賓簡介
01:21 神秘驚喜
02:21 降準
05:46 恒指
09:59 來年部署策略
14:25 短線部署 - 科技股
16:01 (9988) 阿里巴巴 - S
19:28 (700) 騰訊控股/ (3690) 美團 - W
26:13 短線部署 - 內銀劵商股
31:17 短線部署 - 內房股
41:18 (2269) 藥明生物
46:02 (358) 江西銅業股份

 

媒體報導
2021年12月09日
香港財經時報:恒大未能履約|降準+政治局會議|揭示投資新趨勢

「尋真誤入蓬萊島,香風不動松花老」,自古以來,便有不少駢章麗句寄託著人們對仙境的美好想像。而古人所以認為有仙山,是由於海市蜃樓的現象,將遠方的城鎮折射成美好的空中樓閣。正因如此,英語中的mirage(海市蜃樓)和mirror(鏡子)有著相同字根,意味著看似瑰麗的空中樓閣,如深究下去,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罷了。

對恒大集團,筆者多年來持續地問,「All good things must come to an end,恒大的高息盛宴,是否已到了散場之日?」直到今年6月前,筆者的答案一直是斬釘截鐵的「不」。但到了今年6月,筆者在本欄明確指出,在投資邏輯確定性動搖的前提下,恒大的高息,可能不過是鏡花水月,恒大不宜再持有,並多次重覆邁申述有關觀點。

恒大未能履約 料進入重組階段


此後恒大即使流動性吃緊,仍一直勉力付息,但到了剛過去的週五(12月3日),恒大正式發公告,指其「收到要求恒大履行一項金額為2.6億美元擔保義務的通知。在其未能履行擔保或其他財務責任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債權人要求債務加速到期。」這意味著盛席華筵終於來到終結,恒大接下來應要進入重組階段了。

持有恒大投資者該如何自處


在筆者管理的組合中,沒有持有恒大債券,但如果目前仍持有,該怎麼辦呢?這答案無疑是針對不同投資者的情況會有所不同。如果單從筆者的角度,則認為現在賣出的價格,有機會低於重組後能收回的本金(市場共識重組後能收回的本金在20至30之間,但筆者估算略微樂觀,認為有機會較此區間高),在現價賣出,實際意義已不太大。

但當然,一直持有待至重組完成之日(時間數以年計),會輸掉的則是時間成本,中間該如何權衡取捨,便要看投資者自身的決定了。

恒大事件對內房行業整體並非利淡訊號


而就著恒大的正式無力償債,筆者認為對目前幸存,而信貸質素並非太差的內房債(信貸質素要逐個發行人進行分析,但如概括地看,內房債如目前信用評級在B以下筆者會視為信貸質素較差),影響並非負面甚至可算是正面。

廣東省政府及人行定性事件 擬穩定市場信心之舉


正如2008年雷曼及貝爾斯登的爆破,最後間接成全了餘下的三大投行一樣,恒大的無力償債,也加速了政府處理債務危機的步伐,令其餘內房能生還的機會更高。在恒大發公告當晚,廣東省政府及人民銀行均分別發聲明定性事件,指屬單一企業風險,明顯屬穩定市場信心之舉,避免事件演變成系統性風險。

人行突降準 突顯重視內房債務危機 


另一方面,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亦於週六時指會適時降準,雖然不一定與恒大事件直接相關,但也不排除是恒大未能履約造成的市場環境惡化令其加快了有關步伐。而到了本週,筆者便看到人行有別於以往於週末才宣布降準,本次是直接在週一(12月6日)宣布降準,也可看到恒大事件疊加內房行業困境及經濟整體下行壓力,令國內加快對應內房債務危機。

政治局會議托底信號明確


實際上,在剛過去的政治局會議上,筆者也看到國內政府對經濟取態有所轉向的意味。首先,與近期過往會議,包括今年4月及7月的的基調不同,12月的政治局會議多次強調了「穩」,包括「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並加了「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今年4月、7月的政治局會議均沒有提及六穩六保,本次重新提及)的說法,反映政府對經濟托底的力度預料會有所加大,這有機會和2022年是換屆之期,一切以穩定為先有關。

對中國政策走向及融資環境前景樂觀


而在本次會議,亦不大提及各種監管方向,結合上文考慮,接下來政策出台密度可能會降低,政策週期有機會已近尾聲。而在對貨幣政策的表述上,筆者也在最新的會議中看到「靈活適度」一詞(今年4月及7月的會議沒有有關字眼),意味著貨幣政策邊際上有更多寬鬆可能,凡此種種,均讓筆者對中國政策走向及融資環境的前景相對樂觀,並認為政策底及融資底均已至。

信貸質素不差的內房 於現價超過15%回報率值博


而就政治局會議的表述,筆者也認為反映了內房問題已得到了國內政府的重視 

1.在排序方面,筆者看到提到房市的段落於科技政策及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之前,以往提及房市的段落往往是靠後甚至排在未段;
2.有別於早前的政治局會議,包括今年7月的會議,在最新的會議中,沒有再提及「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概念,當然筆者並非認為這代表政府會重新刺激樓市,但筆者認為這一方面印證了筆者早前認為政策底已經出現的觀點,亦側面反映政府希望樓市能夠軟著陸。就信貸質素並非太差的內房,如筆者早前曾提及的融創2022年6月到期的債券,筆者繼續堅持原先的觀點,認為現價在超過15%的絕對回報率的情況下,具有值博率了。
 

媒體報導
2021年12月08日
星島日報:房住不炒對港樓影響如何?

自今年下半年,中國內地厲行房住不炒,出台一系列政策壓抑房價,內地房市交也因此而冰封,而部份內房更因去貨減慢及融資遇困而出現債務問題。有部份言論指,國內房市環境或會影響香港樓市,我們今天也想簡談看法。

先說結論,我們認為國內樓市近況,不但不會對香港樓市構成負面影響,反而有機會趨化資金來港。首先,「房住不炒」是在國內共同富裕綱領下執行的,務實地看,中國是實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當貧富差距大至一個位置時,由政府出手干預可以理解。然而,由於一國兩制,香港明確屬於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問題,用資本主義的方法去解決,像國內政府般調控樓市的方法,出現在香港的機會率是很低的。


其次,如果讀者們有留意中港兩地樓市,應會發現香港樓市相對要健康得多。以空置率來看,雖然國內人言人殊,但綜合不同數據,中國城鎮空置率超過10%是極高機率事件(實際上,不少報告估算是超過20%,而筆者以往回內地時做的田野調查也傾向相信空置率偏高,必然高於10%此數),而香港空置率,則不過4.3%,屬正常水平。以按揭利率角度,香港按揭利率約為 H+1.3%,綜合利率不過1.5%多點,而租金回報率由2.5%至3%不等,租金回報高於利息支出;國內按揭利率動輒5%起跳,租金回報率則處於1-2%不等,和香港情況正好倒轉。因此,香港樓市遠較內地樓市健康,沒有擔心必要。


進一步而言,國內居民一向有將房子視為保值工具的習慣,現在房住不炒,明顯是將內房「去金融化」。然而,一河之隔的香港,既無資本管制,亦無如國內般的政策干預,如果有餘財要投資,國內人士此時會否覺得港樓更具吸引力呢?這也是為何「房住不炒」有機會趨化資金來港的原因了。

星島日報:房住不炒對港樓影響如何?
 

Subscribe to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