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港股會因過熱轉勢步入熊市嗎? | Harris Fraser
Media exposure
2 February, 2021
星島日報: 港股會因過熱轉勢步入熊市嗎?

恒指自2021年初一度急升,最多曾升10.75%,然後升幅收窄,最後只升了3.87%。不少朋友可能會聯想起2018年1月的市況。2017年港股個別舊經濟板塊,於中國經濟復甦的背景下行牛市,而港股大市則於2017年表現一般。但17年12月,大市突然從約28,000點的水平,直奔往1月底時33,400點的水平,不到兩個月指數便升了19%,其後便一路跌跌不休了。而今年情況亦類同,2020年港股個別板塊如互聯網、消費相關板塊表現優異,大市卻乏善足陳,於今年1月便突然爆上,情況猶如當年。但港股會否就此「炒爆」?我們看法是不會。

第一個原因是預期2021年,環球仍處於相對寬鬆的貨幣環境。美國利率期貨顯示,目前市場預期美聯儲於未來一年調高政策利率的機率極低,這已經是相對2018年的一個顯著分別 — 2018年時,環球是處於收水格局。在這情況下,由於環球資金寬鬆,資產價格下行空間相對有限,港股向上或橫行的機率相對較高。

第二個原因則是今年正是港股進入盈利復甦期的第一年。據彭博預期,港股整體盈利預期於2021年增長21%,新經濟板塊盈利預期則增長47%(2020年:9%);舊經濟板塊則增長16%(2020年:-12%),由於本年正是盈利恢復元年,故此即使目前部份板塊估值較高,仍可以透過業績消化估值。另一方面,由於大市整體盈利趨勢仍然是向上,因此出現熊市的機會較低。

第三個原因則是和融資餘額有關。除了2018年,港股於2015年亦有「炒爆」,主要原因是A股暴瀉,港股跟隨。當年暴瀉原因和A股場內及場外槓桿過高有關,令股價一旦下滑便觸發下跌連環。但目前國內兩市的融資餘額佔總市值比,遠低於2015年,在此情況下,因過度槓桿而令中港市場轉熊的機會也不高。綜合以上,我們目前比較傾向如港股回調即屬買入機會了。

黃子燊:港股會因過熱轉勢步入熊市嗎?

 

刊出日期: 2020年2月1日(星期二)
欄名:理財有道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 投資組合經理兼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
 

Build Lasting Wealth Today.

ハリス・フレイザーと投資の旅を始めましょう

お問合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