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导 | Harris Fraser
媒体报导
2020年11月04日
now 财经 - FINTERVIEW:内地及香港股市 续跑赢欧美市场?

总结10月环球股市表现,内地及香港股市是环球主要股市中,仍「有得升」的股市,终于「跑赢」欧美股市。而亚太区整体市场普遍表现都较好,亚洲股市似乎开始与欧美市场表现脱勾。

晋裕环球资产管理投资研究部高级投资分析师黄子燊分析指,亚洲与欧美股市两者的经济基本面上有差异。欧美有不利好因素困扰当地股市,如欧洲疫情严峻再次封城、美国总统大选等,为其股市带来颇大的不确定性。

亚洲方面,港股有着中概股回流上市概念,「带旺」市场气氛,而中国经济数据今年年中开始一直向好,反映其经济复苏情况较佳,都利好内地及港股表现。

来源: now财经

 

媒体报导
2020年11月04日
经济通宏策俊见 - 陈俊业:从汇控股价走弱,浅谈对银行业看法

最近笔者受邀参与一个网上直播节目,其中主持人问到:「你怎看在零息环境下的银行股?」我当时直接就回答了我们长期不看好银行股,而所管理的投资组合也是长期低配金融板块及银行股。顺带一提,其实当时刚好出现了汇控股价录得大幅下跌。说实在,我们的确很早已不喜欢银行股。

我对主持人说 :「我们不看好银行股有3个主要原因,而你刚才提到的零息环境,正正就是第一个因素。」我接着解释,银行一般营运多个业务,而其中一个最传统的业务就是存贷业务。存贷业务就是银行利用较低的存款利息吸引存款,然后以较高利息把资金借出予个人或企业等,中间的利率差价就是利润部分,这部分也称为净息差( Net Interest Margin, NIM),这个NIM愈大,银行的套利空间也愈大。

*低利率环境打压银行存贷业务*

那么零息或低息环境与之有何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是当以往息口愈高时,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愈强,而现在市场利率降至贴近零水平,银行的利率定价空间就自然低了。举一个例子,若以往贷款利率可高达10厘时,说不定给予5厘的存款利息已经对银行存款者来说很吸引,套利空间自然有5厘;相反,以目前香港的无抵押私人贷款计,实际年利率有可能低至2厘左右(还需视乎各项条款),即使存款利率为零,银行的存贷套利空间也可能只有2厘左右水平。此外,在资金泛滥的背景下,银行还需进一步放贷予更低信用评级的人士或企业,变相整体资产质素也可能因而降低。因此,出现零息或低息的环境,将会打压传统的银行存贷业务。

而在2008年金融海啸后,美国联储局接连宣布推出了3次量化宽松措施,并一度下调政策利率至0% -0.25%,开启了长时期的低利率环境。由于存贷业务受到影响,当时不少银行被逼进行业务改革转型,结果就是扩大佣金及收费方面的业务,以减低对存贷业务的依赖。事实上,在过去10多年,私人及个人财富业务的发展非当快速,同时也为银行业带来另一个盈利增长点。

*金融科技发展降低银行佣金定价能力*

可惜好境不常,很快我们便看到了佣金及收费方面业务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不看好银行股的第二个原因,这就是金融科技进步对银行业的影响。我们能了解到,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进程中,市民透过使用网上或手机的方式愈来愈普及,他们可以为自身一手包办银行服务与理财需要,而不像以往必须通个客户经理或多重中介服务,而使用自助理财的好处是可以提升其私隐度以及自主性,同时在某程度上也能降低了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因此自助理财服务在市场上愈来愈受欢迎。

这种因金融科技进步而带动的自助理财趋势,将成为银行佣金及收费业务的痛点,因为这趋势将使传统银行的服务收费及佣金业务的订价能力降低。原因之一是随着金融科技进步,市场上出现愈来愈多一些只专注提供网上平台的理财或证券服务公司,这可能是虚拟银行(Virtual Bank),而这类公司的最大的优势是低成本,它们基本只需编写一些程序以建立网上平台,然后申请牌照,几乎已可让客户开户并营运,而更重要的是,相比传统银行,这些公司不须大量开设分行或实体办公地点,同时也不用雇用大量的前线员工,因此其营运成本将能大幅降低,就佣金收费作出更为竞争性的定价,结果就是逼使那些营运成本较高的传统银行必须调低收费订价,以招徕客户。

举另一个例子,约20年前,客户网上自助下单买卖股票并不是十分普及,当时仍有很多人需要透过致电给经纪下单,加上选择不多,经纪佣金的市场订价也可以较高,例如一般银行或券商的经纪佣金订价有机会介乎每单交易0.25%至0.5%不等,一买一卖就是0.5%至1%,当然交易也不会太频繁。但时至今天,随着市场上提供网上自助证券交易操作的券商多的是,佣金收费订价变得极具竞争性,部分公司的经纪佣金或能低至只须0%至0.1% (还需视乎隐藏收费或其他类型收费)。因此,在受到这类低成本券商或虚银的影响下,传统银行的经纪服务佣金订价能力必然受到打击,从而为其服务收费及佣金业务带来负面影响。

*银行业监管对银行营运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我们认为银行业监管的收紧趋势是利淡银行业前景的第3个因素。我们了解到在2008年金融海啸后,以美国为主的监管机构均持续地收紧了对银行业的监管,其中包括了在反洗黑钱及制裁方面,因此部分国际性银行可能须要面临巨额罚款。而除此之外,在更严格的监管下,银行的业务发展也会较以往的困难,因为银行需要对客户进行更严格的尽职审查,银行将因而流失不少客户。而且银行将需花费更多支出在尽职审查、合规等部门之上,从而影响了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认为低利率环境、金融科技进步以及面对愈趋严格的银行业监管,均为打压银行业盈利前景的重要因素,緃使今年环球银行业的股价下跌了不少,但仍然相对不看好银行板块,我们或情愿挑选盈利增长前景较为理想的金融科技企业。

来源: 经济通

 

媒体报导
2020年11月03日
星岛日报 — 理财有道: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如何部署较佳?

执笔时正是美国大选的前夕。到底此次美国大选会谁胜谁负?投资者该如何部署?我们想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

如要猜测谁胜出,个人目前相信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的赢面较高。有关理据主要来自三方面,首先是民调。参考各种民调,均指出拜登较大机会赢得美国总统选举。虽然自2016年总统大选后,不少人均不再相信民调,但我们观察到本次的民调的方法已有所改进,加上参考2018年的美国中期选举,民调的准确性已有所提高,基本能准确预测选举走向,故此我们亦信纳民调指拜登目前领先的结果。其次,参考博彩网站的赔率,亦反映出真金白银下注的参与者,倾向认为拜登的胜算较高。第三,参考过往23次选举的经验,如果标普500指数在选举日前三个月的回报是负数,则有87%的机会执政党不能够连任。而目前的标普500指数的三个月表现,仍处于负数区间,代表特朗普未能连任的机率较高。

那投资者在选举临近的情况下,可以怎样部署?投资者如顾忌大选风险,最直接的做法是先行减仓,待大选日过后再作部署。根据我们对1980年以后的总统大选统计,如果大选日后一周,标普500指数录得正回报的话,则很大机会由大选日到年底的回报会是正数,反之,如果标普500指数于大选后一周回报为负的话,则很大机会由大选日到年底的回报会是负数。上述这个指标于过往三十年,准确率达八成,投资者如对大选风险有所顾虑,可待大选日后标普500指数一周回报出炉后,再根据有关结果进行部署。

而至于对港股的影响,正如我们曾提及,如果是特朗普当选且共和党继续是参议院多数,那对港股的影响是偏向负面;相反,如果拜登成功当选,则不论参议院哪个党派为多数党,对港股的影响都是偏向正面的了。

 

刊出日期: 20201103日(星期二)

栏名:理财有道

晋裕环球资产管理 高级投资分析师黄子燊

媒体报导
2020年10月29日
华富财经:晋裕锦囊10月投资简报 - 美股组合

上个月晋裕提出的调升现金水平策略十分成功,在现金水平提升至占组合22.8%的配置下,美股组合在9月份仅下跌2.46%,以偏向增长型的组合来说,回调幅度远较标指及纳指的3.92%与5.16%为低,有效控制组合波动性。除此以外,上月份大力推荐且为组合中的第二大配置比重的Roku (ROKU US)更出现逆市上升情况,按月升8.83%,跑赢一众大盘股,并为组合表现作出贡献。

美股仿真组合

美股仿真组合表现:

美股仿真组合概览:

1) 本金︰100万美元

2) 成立日︰2020年4月1日 (标普500指数:2470.5, 道琼工业平均指数:20943.51)

3) 投资对象︰主要投资于美国上市的股票,另不多于10%比重于环球股票或其他衍生工具

4) 投资目标: 通过投资于具有合理风险管理的美国股票投资组合,实现长线资本增值。

组合经理评论:

美国股市于9月份的表现一般,主要受累于市场担忧11月初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因而提前作出了审慎部署,导致市场出现沽压。而另一方面,美国两党在国会上所讨论的刺激方案仍在持续地扰攘并迟迟未能达到共识,事件亦打压了市场的投资情绪。受累于多个不明朗因素下,道指、标指及纳指于9月份分别下跌2.28%、3.92%及5.16%。

而然,我们在9月初提出的调升现金水平策略十分成功,在现金水平提升至占组合22.8%的配置下,美股组合在9月份仅下跌2.46%,以偏向增长型的组合来说,回调幅度远较标指及纳指的3.92%与5.16%为低,有效控制组合波动性。除此以外,上月份大力推荐且为组合中的第二大配置比重的Roku (ROKU US)更出现逆市上升情况,按月升8.83%,跑赢一众大盘股,并为组合表现作出贡献。

至于市场展望方面,我们认为稳中求胜策略是组合配置的核心思想。在不明朗因素包围中,我们仍可庆幸的是美国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在会后暗示低利率将至少持续到2023年年底,这或暗示市场金仍将充裕,美股也有望在10月份扭转目前的疲弱趋势。当然,目前其中一个最需要关注的事件是美国两位总统候选人在余下的表现会否出现变化,如参考主流民调,代表美国民主党的拜登,其民调支持率较现任总统特朗普为高,緃然如此,基于大选前景不明朗因素,组合适宜以分散型式配置。

而在股份选择方面,我们仍然相对喜欢增长型股份,纵使短线可能要承受波动性,但预期中长线仍能领先各类旧经济股。为了降低组合集中度,在组织者上,我们在9月30日同时沽出组合中的各股票的部分股数,余下资金再买入新6只股票,分别为Fedex (FDX US)、Myokardia (MYOK US)、Sherwin-Williams (SHW US)、Adobe (ADBE US)、NVR (NVR US)、MicroStrategy (MSTR US)。

在6只新选股中,我们今次挑选其中两只介绍。第一只我们较为喜欢的是FEDEX (FDX US),主要是因为在疫情下,我们看到随着电子商务交易量大幅上升,已带动FEDEX业务发展速度急增,这将会很快地反映在其财务报表之上,而未来的再一波付运契机是与新冠疫苗相关的物流需求,预期将逼使FEDEX货运量推至更高水平。即使新冠疫情因素有朝一日会出现消退,但在这段期间导致人民生活模式出现改变的延续性才是日后为FEDEX业务带来源源动力的支柱,事实上我们看到FEDEX的盈利预测也正在持续地改善。目标价方面,目前FEDEX (FDX US)在9月30日收报251.52美元,正在挑战2018年1月高位的274.32,但我们认为随着预期盈利调升,股价有可能上破高位,较短期先上望300美元水平。

而另一只我们关注的股票是MYOKARDIA (MYOK US),MYOKARDIA是间经营精密心血管的药品公司,公司主要开发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标靶疗法。有美国报告指,现时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约有60万人,但目前能够被诊断出的仅只有约10万人。市场相信,随着未来诊断技术提升,在未来能被确认的患者将会有所提升,因此,我们认为MYOKARDIA的药品在市场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考虑到市场预期MYOKARDIA有机会被市场其他企业并购,如能落实,我们将进一步看好该公司的业务发展前景。至于目标价方面, MYOK在9月30日收报136.33美元,尽管股价已在历史新高,但从技术上看仍处于上升趋势,预料股价下一步有望挑战150美元水平。

来源:华富财经

 

 

媒体报导
2020年10月29日
《宏策俊见-陈俊业》浅谈自创的「234选股法」(一)

《宏策俊见》作为管理股票组合的投资经理,笔者不时也被身边友人「问冧把」,当然直接提供股票号码绝对不是问题,不过难得庆幸的是近期有朋友问到选股心得就很不同,说真的选股票的确与「俾冧把」不同,买股票就像求职选公司,求职不只是为两餐,也要求事业发展,所以想要稳定投资回报就要长线,也要了解你的股票。而那些所谓「即日鲜」操作其实无疑等于「碰运气」,近乎毫无基本因素预测性可言,谈何稳定投资回报?

不少行业或企业均有自身的生命周期

战友们,若想谈投资回报,便要尝试了解自己正在买些怎样的股票。事实上,在剔除短线波动后,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不少行业或企业均有自身周期,在美国以ADR型式上市的可看看Nokia (NOK US),Nokia是一间芬兰公司,成立于1865年,其90年代末至2000年初最为辉煌,股价由最初94年的约1.5美元一度升至2000年6月最高位的61美元水平,期间升幅最少40倍。以市值计,高峰期的Nokia逼近2500亿美元,仅次于当年的麦当劳及可口可乐,可谓一时无两。惟随着步入智能手机年代,Nokia 由盛转衰,至今天股价已掉至约4.3美元。

如果觉得Nokia 陌生,笔者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汇控(00005),汇控在2008年海啸前的股价高位曾一度升穿140港元(调整后),全盛时期市值逼近1.8万亿港元,惟现时股价已跌至约32港元水平。面对低息环境、虚拟银行竞争以及监管收紧等多个挑战,现时的汇控可谓已经不复当年的英勇。

如果各位战友都能体会,随着市场生态环境转变,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皆须重新定位,各有自身的生命周期,何不检视一下今天买入的股票是处于增长期或是衰落阶段呢?

「234选股法」的核心思路

若果战友们能够明白的话,可以再进一步引入「234选股法」的核心思路,「234选股法」的全名为「2段式3角配置4维选股法」,当中核心须从4维选股法开始说起。 4维,其实是代表4种股票类型,而挑选这4种类型是为了寻找处于增长周期或具备生存能力的企业,而这4类型态分别被定义为质量、成长、潜能和改善4种类型。

「质量」型股票

至于怎样去理解这4个类型,笔者只要用求职选公司作例子,战友们就应该很易明白。大家都知道选中一间好公司很重要,因为一间好公司就是能带给你稳定高额收入以及事业发展的机会,然而,各人的要求或有所不同,先假设要求是高薪厚禄。 「质量」型股票就是这种,其本身的素质很好,企业盈利能力很高,若以求职公司为比喻,有可能就是国际级顶尖企业,或是投资银行,或是新兴科技巨头,如你加入后,待遇应该不会很差,是吗?但是同样的,希望争夺这些优质职位的求职者尤如天上繁星,当中不乏剑桥、哈佛、长春藤,硕士、​​博士、双博士比比皆是,若果你想进入,或先要付出很高成本才能入市,至少你也可能要去考一、两个专业牌照、或是再拿一个EMBA学位,对不对? 「质量」型股票是第一种,风险是公司再增长的空间有限,而且企业有走下坡的机会,好处是大得难以倒下,企业倒闭风险小。

「成长」型股票

至于第二类就是「成长」型,若用求职选公司来比喻就是那种成长速度很快的,例如公司用两年时间就可以拓展业务至准备上司级别的,虽然不像「质量」型一样的已经能够做到大而不倒,而且最终能否成长至行业巨头也是未知之数,但「成长」型股票的优势在于有往绩纪录,而且入市成本相对「质量」型便宜,但若是好货,价格也难免被抢高,买入「成长」型股票须视乎后劲,而「成长」有机会进化成「质量」型。

「潜能」型股票

至于第三类就是「潜能」型,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类同学,当年同一个班房,他可以完全不起眼,成绩也没有什么特别,但出来工作一段时间后,你再与他见面时,他竟然已经焕然一身,甚或可能已经名成利就。 「潜能」型股票就像你用以3.7港元上市价买入腾讯控股(00700)一样,上市初期可能十分不显眼,但你对公司要有信念,当然公司也要能持续地成长。相对「质量」型及「成长」型,「潜能」型就是不确定性最高的,但入场成本较低,潜在回报则可能很大,若「潜能」型能起动,将能转化成「成长」型。

「改善」型股票

最后就是「改善」型,这个类型和前三类型不同,部署须要相对短线,但也不至于「即日鲜」。由于各类企业在其运行的大周期中,也会经历小周期,投资「改善」型股票主要就是要捕捉那些正在小周期改善阶段中的企业,从而承接市场资金流入的涨势,当然「改善」型的改善小周期也有机会延续,继而变成「成长」型,而原本的短期策略将会转化为中长期策略。如「改善」型股票的改善情况未能延续,则须持续更换。

以上就是「234选股法」中4维概念的简述。基于篇幅有限,笔者未能向各位阐述「234选股法」中的「二段式」及「三角配置」部分,期望能在以后的文章中能再度分享。

《晋裕环球资产管理投资研究部投资策略师 陈俊业》

来源: 经济通

 

媒体报导
2020年10月29日
经济通 - iBond蚂蚁性质不同,分析员倡进取者全力抽蚂蚁

政府再次发行通胀挂勾债券(iBond)(04239),不过认购期却将与蚂蚁集团招股重迭,究竟投资者应该如何分配资金抽蚂蚁及iBond呢?

iBond由 23日起至下月5日接受认购,预定于下月17日上市,最低息率保证达到2厘,可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回报。而蚂蚁集团则预计下周二(27日)招股,至下周五(30日)截止认购,料11月6日挂牌。

*iBond和蚂蚁性质不同,进取者可全力抽蚂蚁*

 晋裕环球资产管理投资研究部高级投资分析师黄子燊对《环富通基金频道》记者表示, iBond属于债券产品,是较为保守和风险较低的保本收息工具,而蚂蚁则属于风险较高的股票投资,两者的性质不同。

政府最早发行的首期iBond(04208),当年大手认购过百万元可抽到高达45手,主因认购人数少,仅不足16万人捧场,超购不足1倍,于上市首天沽出可稳赚万元,长线持有则可保本。不过,其后几年iBond认购反应提升大手中难度极高,最多只抽到三手,其短线投资价值已减弱。既然如此,对于可冒风险或较进取的投资者,黄氏建议宜于全力抽蚂蚁,暂不考虑iBond。

*须留意孖展利息支出成本,现金可动员全家抽*

在抽新股上,可考虑全部用现金抽,更可总动员全家抽。积极进取者可利用孖展倍大杠杆, 以期争中签机会,不过,投资者须留意孖展利息支出(约逾3%),若抽得的新股数量不多而升幅不大甚或「潜水」,可能股价的利润抵销不到孖展成本。黄子燊认为,蚂蚁是值得抽的新股,所以不少机构投资者都争相认购。阿里巴巴(09988) 属于电子商平台,旗下的蚂蚁属于金融科技公司,业务涉及支付宝、保险、小额借贷等网上生意,其发展潜力庞大,故传其估值上调至3800亿至4610亿美元 (约2.96亿至3.59亿港元)。 黄续说,该行将会为客户入飞抽蚂蚁,预期这只新股认购大受欢迎,抽中者短线应可稳赚。

来源:经济通

媒体报导
2020年10月28日
星岛日报 - 理财有道:为何我们如此看好阿里巴巴?

自本年初以来,我们其中一个核心持仓就是阿里巴巴(9988),但我们对阿里巴巴如此看好,背后有甚么原因?笔者想法主要可分为两方面,分别是估值并不昂贵,及具有催化剂。估值方面,如果简单将其和腾讯(700)相比,市场预期阿里未来盈利复合增长率约为20.22%,腾讯则为22%,而阿里巴巴的明年预估市盈率为26.2倍,腾讯的明年预估市盈率则为30倍,两家企业均为国内的科网巨头,而且各自具有成熟的生态圈及潜在增长亮点,但如两者比较的话,阿里估值较腾讯略为便宜一筹。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的整体生态圈也日趋成熟,这将发挥加乘效应,令阿里集团整体价值进一步提升 — 电商业务是阿里巴巴的本业,虽然市场担心这块业务难以再持续地高增长,但根据集团自身估算,中国有12亿消费者用户,而阿里目前于国内的活跃消费者只约8亿,代表还有4亿的用户可以发掘,电商平台增长空间仍在。而阿里于过往十年,投资及孵化的布局也逐渐成形 — 商流方面,本身的淘宝天猫平台已经相当成熟;金融方面,依傍支付宝作为核心,现估值超过两万亿港元的蚂蚁金服亦已发展起来,并将要上市;物流方面,于2013年创立的菜鸟物流经营现金流预期将于明年转正;而作为重中之中的基础设施阿里云,亦预期会于明年实现盈利,如对标 Amazon 的 AWS,相信阿里云将会是阿里巴巴未来一个显著的增长亮点。正如阿里高管在投资者日(Investor Day)时指出,如逐块地看,集团很多极具潜力的业务,如云计算、蚂蚁科技中的持股等等,均未被估完全反映在价格上。再加上蚂蚁科技将会于11月初上市,参考传媒的信息,其上市估值一路水涨船高,这亦是一个趋化剂,令阿里巴巴的价格向上反映其价值,因此我们亦继续坚定持有,等待收成了。

Singtao

刊出日期: 20201027日(星期二)

栏名:理财有道

晋裕环球资产管理 高级投资分析师黄子燊

媒体报导
2020年10月27日
on.cc:汇丰长远增长动力仍欠奉

汇丰控股(00005) 周二公布季绩,中午收报32.85元,升1.8%。晋裕环球资产管理投资研究部高级投资分析师黄子燊坦言,不看好汇控的长远业务前景,建议投资者考虑高增长型的新经济股份。

他表示,就中短期而言,汇控股价有复原空间,原因是自九月下旬起市场气氛差,大量投资者看淡该股,参考历史经验,当市场一面倒看淡时,往往是出现底部的信号。他相信现已反映大部分负面消息,一旦有好消息出现,股价随即反弹。

由于股价已经反映相当多的不利预期,故此汇控中短期出现正面惊喜(positive surprise)的机会多于出现负面惊喜(negative surprise)。他展望正面因素包括:中美紧张关系缓和;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早前向汇控释出善意;全球经济明年复苏,令拨备有机会见顶及带动汇控业务向好;汇控明年有机会恢复派息,等等。

不过,由于去全球化的现象,加上公司业务夹在中美之间,长期来说,汇控的增长动力不强,长线升幅有限。他表示,即使由拜登上台,虽然营商环境会有所改善,但中美将会持续脱钩,而且长期低息环境亦不利金融银行业。

来源:on.cc

 

媒体报导
2020年10月21日
头条日报:财金解码 — 内循环 新经济股起飞 十四五规划国策加持

「五中全会」将于下周一(26日)召开,会议将审议制订「十四五规划」(2020至2025年)和2035年远景目标等。在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倡「双循环」概念下,市场预期作为其中主体的「内循环」将获重点布局,以挖掘内需增长潜力。分析料十四五规划将大力发展5G、大数据及云业务等新经济产业,除助力发展「新消费」外,亦借以深化科技成为国家经济重要增长引擎的战略部署。今年内需股及新经济股表现抢镜,但料仍可搭乘国策顺风车持续起飞,不妨择优吸纳。

       为期四日的五中全会,将定调国家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蓝图。 五月习近平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带动「内循环」近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调。 市场预期,十四五规划将明确内循环概念的具体布局,相信内需板块将成政策重点。

花旗报告指,2019年内地消费占GDP比重增至39%,但仍远逊美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占比。 分析预期,持续扩大内需为内地经济增长重要策略。 今年环球经济遭受新冠肺炎疫情打击,但中国因实施严格防控令疫情受控,内需消费已重拾活力。 内地首季GDP虽按年倒退6.8%,,但至第二季已转弹3.2%。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录得增长0.5%,反映消费市场复苏动能持续。

近日调整不失收集时机。

月初在黄金周概念带动下,个别内需消费板块如餐饮及体育用品等见起动,其后虽在炒作过后回吐,但在「十四五规划」憧憬下,近日调整不失为收集时机。

晋裕环球资产管理投资研究部高级投资分析师黄子燊表示,内需股今年在政策支持下明显受捧,相信板块可续受内地经济发展步伐令内地人均收入增加及消费质素提升带动。 他又指,上周三习近平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期间一再强调内循环,预期内需板块可成「十四五规划」重要主题。

内需产业中,汽车制造业为国家重点扶持对象,板块中新能源汽车股如比亚迪(1211)近日便因具国策憧憬而走强。 黄子燊预期,比亚迪在汉车型爆款推动下,料集团今年余下时间可追上销售目标,股价可高见150元。 比亚迪上周五收报129.6元,跌3.5%。

餐饮股候低吸看长线。

不过,他认为汽车制造业依靠车型销售带动表现,会导致股价较为波动,故相对上建议可关注4S股,因在内地民众收入及消费力提升下,外国高瑞汽车品牌会较国产品牌更受内地高消费力买家追捧,当中推荐近日创逾两年高的永达汽车(3669)。

永达作为中国最大的宝马及保时捷经销商,相信可受惠宝马旗下品牌于第三季在中国的销量创新高,而相对同业美东汽车(1268)接连冲高下市盈率达60倍,永达现市盈率只约12倍,估值较为吸引。

申万宏源投资顾问服务部主管麦嘉嘉亦看好在国策持续稳内需下,汽车销售可获提振,相信比亚迪续具动能。 同业中她指并可留意广汽(2238),因集团早前公布研发出新电池技术,惟与比亚迪已应用刀片电池相比,相信其仍需约2年时间进行产品搭载,对业务影响会较为长线。 不过,广汽近日在销售表现带动下见活力,麦嘉嘉指可候6.5元买入,目标价看8元。 广汽上周五升0.14%,收报7.09元。

日常消费层面上,黄子燊和麦嘉嘉均对内地餐饮股看法正面,并指龙头海底捞(6862)可作长线部署。 不过,麦嘉嘉指该股经早前冲高后短线具回吐压力,建议待50元才买入。 海底捞上周五随大市反弹,高收1.17%,报56.15元。

在建成内需强国的主调下,有分析指内循环亦包含产业升级下国家充份自主的发展模式,故市场亦关注科技发展于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定位。 近年中国于科研上的发展优势显著,在科技引领下新消费模式逐步确立。 此外,据内媒引述消息人士指,因应中美角力,「十四五规划」于科技研发将具更高要求。

骏达资产管理投资策略总监熊丽萍认为,「内循环」着重以内部经济作为推动,除了日常内需消费外,以5G新基建推动的「新消费」于「内循环」概念中亦具重要角色。

熊丽萍指,随着大数据等广泛应用,数据消费可带动具有互联网业务的家电企业进一步扩阔收入层面,相信可成家电股除「家电下乡」及补贴旧换新政策以外的利好因素。 板块中,她指TCL电子(1070)近年积极拓展互联网平台,相信集团在产品组合升级下,电视上网等其他新增收入将可带动业务前景。

平医阿里健康可留意。

  另一方面,熊丽萍相信应用大数据的保健养生产业亦可成「新消费」的关注点,惟相关港股数量不多,当中以物管股奥园健康(3662)具大健康业务,但占比不多,故发展仍属长线。 此外,新经济股中则以平安好医生(1833)和阿里健康(241)较具相近概念,可留意两者的保健产品业务。

近日,京东(9618)公布拟分柝京东健康上市,由于后者业务模式与阿里健康相近,故投资者不妨关注其在大数据应用下的潜在价值。 除具分柝概念外,市场看好京东的核心电商业务可持续受惠于「新消费」。 麦嘉嘉指,内地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由年初约20%提升至近期的约25%,预期「双11」购物节在即,京东业务可进一步受带动。

另一电商龙头阿里(9988)除料可受惠「双11」购物节外,集团于新经济的生态圈布局成熟,尤其云业务有望今年扭亏。

  不过,近期阿里股价或受蚂蚁集团或会遭美国列入黑名单的潜在风险而波动。 相对上,腾讯(700)云业务规模虽紧随阿里其后,但业务表现获看好。 该股将于下月12日公布第三季业绩,摩通料其金融服务及云业务相关收入可按年升30%。 腾讯近日正消化早前创新高的升幅,加上具国策重点规划新经济憧憬加持,可趁调整吼位收集。

媒体报导
2020年10月21日
香港财经时报:《投资笔记》恒大债券会违约吗? 4个原因分析高息债投资风险(下)

上期文章提到,我们认为恒大的债券不会违约。并会为客户买入其债券,在本期,我们将会详述有我们背后的思路和原因。

恒大債券-違約-原因分析-高息債-投資風險-投資筆記-香港財經時報HKBT

恒大槓桿比率為內房龍頭中最高、風險最高!恒大債券會違約嗎?(上)|投資筆記

一、战略投资者有机会接受回 A 时间延期

不利事件有分能控制和不能控制。 打个比方,买入美国标普500指数的ETF,然后标普500指数下跌令投资失利,这是由市场力量所导致,是不受控制的,投资人不能阻止这种事件的发生。 然而,恒大的情况并不是这样。 在本次事件中,预计会导致恒大资金链断裂并因此违约的原因是,「由于恒大不能成功回 A,故此战略投资者要求赎回投资,并导致恒大资金链断裂」。

恒大违约并伤害到债权人。

但不要忘记,战略投资者是股权投资者,债权人(Debt Holder)比股权持有人(Shareholder)拥有更优先的求偿地位。 如果赎回投资会令恒大违约并伤害到债权人,则股东更有可能受到伤害 — 如果战略投资者预计赎回要求将令恒大资金链断裂,则有机会不要求赎回投资。 正如第一、二轮战略投资者于今年年初愿意延期一年,为何于明年初不能同意延期?

不赎回投资的诱因。

事实上,在中国恒大2018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当时的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夏海钧对此事表示:「我认为不上市他们(战略投资者)也会等的」。 由于有分红协议,以恒大其中一个战略投资者深圳控股(00604.HK)为例,其担当恒大战略投资者三年,累计投资回报率已达23.3%,能回A并通过公开市场套现当然是最理想,但即便短期不能回A,投资者仍有一定不赎回投资的诱因,尤其是在当赎回投资有机会令恒大资金链断裂,从而反而伤害了战略投资者自己的情况下。

二、恒大具有大量可售资源,流动性虽然疲弱,但不至于破产

恒大是资产型公司,由于其近年的快速发展,令其现金流相对紧绌,但由于其可售资源充沛,实际违约风险有限。恒大目前住宅土地储备项目817 个,分布于中国229 个城市,总规划建筑面积2.4 亿平方米,以合约销售均价每平方米人民币10,281元,全数销售可以回笼资金24,674.4万亿元人民币(2.47万万亿),远多于总负债1.98万亿元人民币。如按其日常经营回款速度,截至今年八月底,恒大物业累计合约销售金额约达人民币4,50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1.8%;累计合约销售面积4,934.3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2.9%。回款速度相对良好,未有存货堆积或滞销情况,整体风险仍属可控。

恒大现正分拆旗下物管业务

另一方面,恒大现正分拆旗下物管业务于香港交易所(00388.HK)上市,而有关分拆已经获批,并将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恒大于该物管公司持股达71.94%,该公司2019 年度税后利润为9.23亿元人民币,如简要推算,碧桂园服务(碧桂园旗下的物管公司)2019年度税后利润16.7 亿元人民币,市值1361.75 亿港元,若恒大与其对标,恒大物管公司估值约为752.3亿港元。

恒大集团流动性将有所改善

实际上,根据早前引入中信资本、云峰基金、腾讯、郑家纯家族及刘銮雄家族作为物管公司的战略投资者时,该物管公司估值达 855.8 亿港元。另一方面,9月25日时,恒大汽车(00708.HK)董事会亦审议通过了发行人民币股份(A股)及相关事宜,预计将筹得约388亿港元,进一步缓解流动性危机。有关企业上市/发行A 股,将令恒大集团整体(1)融得资金及(2)恒大集团可于资本市场上多一个融资/套现渠道,恒大集团的流动性将会有所改善,更有利于债权人。

填补由战略投资者赎回投资的缺口

而如假设在最坏情况,恒大需将在建项目出售保命,以其手上可立即在市场售出的资源计算,即其「存货」加上「开发中物业」加上「持作出售已竣工 物业》加「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加「受限制现金」(通常为质押予银行的存款),已有15,970亿元人民币,较全部流动负债尚多出1,203.81亿元人民币。 如果直接将恒大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相减,恒大的流动资产更较流动负债多出4,514.02亿元人民币,足够填补由战略投资者赎回投资的缺口。

而在实际经营上,全部债权人一同要求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发生(通常债权人对借款甚多但具有资产的企业,如恒大,即便有问题也会进行再融资,refinancing),故此上述算法(假设恒大需以流动资产来偿还所有流动负债),已是相对保守。 但即使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看到恒大流动性虽然疲弱,但仍能支撑。 如我们再计算上恒大在最坏情况下要断臂求生,分拆走非地产主业以保持自身不违约,则可售资源会更多。 如上所述,单物管公司估值已超过800亿港元,恒大在其中占71.94%股权,粗略估算将物管板块完全出售已回笼超过500亿港元。 恒大汽车(00708.HK)于执笔这刻市值1,534.08亿港元,恒大持股74.99%,如将此部份出售,恒大可回笼1,150亿港元。 只此两部份,在最坏情况下已能回笼接近1,700亿港元,足以填补资金缺口有余。

三、恒大大至不能倒(Too big to fail)

众所周知,恒大为内房龙头(行业前三),集团住宅土地储备项目817个,分布于中国229个城市,覆盖了几乎全部一线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及绝大多数经济发达且有潜力的地级城市;并拥有有旧改项目104 个,其中深圳55 个,大湾区12 个(除深圳以外),太原11 个,石家庄4 个,昆明3 个,贵阳3 个,郑州2 个;本年新开盘项目63 个,分布于深圳、广州、天津、重庆、成都、合肥、武汉、昆明、贵阳、石家庄、沈阳、厦门、佛山等数十个城市;处于完全竣工及在建不同阶段的在售项目累计达到1,085个,全部加起来在全国有超过2,069 个项目。

单计 2019 年,恒大的合约销售面积便达 5,846.3万平方米(今年将会更多),以中国人均居住面积 36.6平米计算,一年售出的商品房已牵涉约 160 万人的一生积蓄。单计借款,恒大已有4,394.7亿元人民币,以恒大对金融系统的影响,加上其与上下游产业的关系(钢铁、水泥、玻璃等等)的关系,中国政府会否容许这样的企业破产倒下?

恒大真的出现资金链问题

即使退一万步而言,恒大真的出现资金链问题,考虑中国政府现在面对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信心、经济正值升级转型期的情况,政府会选择

  1. 袖手旁观,简单容许恒大这种级数的内房龙头倒下,令大部份中国企业发债及借贷成本急升、造成大量失业问题、令国内市民对发展商失去信心,因而不敢买楼花、令整个内房行业资金链受压,可能触发房地产市场危机;还是
  2. 以温和方式协助恒大去杠杆,例如由国企收购恒大,继续完成恒大的项目;

或由四大国有银行为恒大继续融资,令其不至倒下,并作为交换,委任政府代表入驻恒大董事局并监督其营运?在中央政治局早前明确提出现在经济方针是「稳字当头」、「六稳」的情况下,战友们不妨思考,政府会作出哪个选择。

四、即使违约,恒大亦具有充足的资产以变卖还债

如果恒大违约,大家均明白不会是由于其错误投资,买了垃圾资产,而是单纯因为现金流不足。在这情况下,即使其违约,其所持有的资产亦足以清还负债。我们刚才已为大家计算过恒大的流动资产净值;而如将恒大的资产净值,即总资产减去总负债来计算,则是3,164.6 亿元人民币。换而言之,按账面价值计算,即使恒大现在被清盘,偿还所有债权人(包括债券持有人)的债务后,其尚有 3,164.6 亿元人民币余下。而最坏情况,以2015年违约的佳兆业集团(01638.HK)作为参考,其违约后债价一度跌至30元,然而由于其所持有资产具有价值,最终恢复营运后,投资者亦可取得全数本金。

总结

我们向来是相信高息债有其风险,但重点在于「看到风险」,然后「衡量是否承担」。根据发债人的不同及行业的不同,有些发债人三至四年内的情况我们仍有把握(例如一只我们近期相当偏好,由PineBridge 发行,将于2024年到期的债券,我们仍有信心这四年内不会违约,故愿意承担长年期风险),如果看不到那么远,便尽量选择年期较短的,来控制风险,这便是我们认为高息债投资者可以采用的,「以年期控制风险」的想法,在这里也抛砖引玉,与大家分享。

如现在持有恒大债券,面对价格下跌,我们认为不需过于恐慌,因为在可见将来违约的机会相对低,而即使恒大真的出现资金链断裂,以恒大的所持有的资产质素和其「大到不能倒」的地位,投资者的本金仍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Safety Margin),故目前实无需过虑。而至于我们,更已身体力行,为客户选了到期孳息率为25.35%,于2021年到期的债券为买入标的了。

来源:香港财经时报

Subscribe to 媒体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