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 | Harris Fraser
市場分析
2020年10月23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月二十三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月二十三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月二十三日

usa美國

美國刺激方案的談判進度乍現曙光,惟大市表現仍受大選前的不確定性困擾,美股走勢偏軟,截至週四的5日,道指、標指及納指分別錄得0.46%至1.77%不等的調整幅度。市場關注紓困方案的立法進度,最新消息指美國眾議長佩洛西與財政部長努欽就刺激方案中一項關鍵內容接近達成共識,消息一度利好市場情緒。另一方面,最後一場總統辯論在香港時間週五早上舉行,主題環繞新冠疫情、美國家庭、種族問題、氣候變遷、國家安全及領導能力等議題,是次兩位候選人的辯論情況較上次溫文,政策討論方面也較為深入。美股財報方面,現時已有133間標普500指數成企佈最新季度業績,其中約84%企業的盈利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另外,在18間標指成份銀行股中,當中僅Wells Fargo盈利遜於預期,整體銀行板塊盈利優於預期比率達到94%。美國將公佈今年三季度GDP初值,市場預期將能按季回升32%。

euro歐洲

歐洲股市表現參差,截至週四的5 日,英國及德國股市分別下跌0.80%及1.26%,法國則升0.29%。歐洲多國包括英國的新增新冠病例數目仍在創新高,令市場擔心疫情反彈將為經濟重啟進程帶來嚴重阻礙,而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指疫情反彈對經濟構成清晰風險,則令市場預期當局或將加碼寬鬆。另一方面,英鎊兌美元一度創下了3月以來單日大升幅,因英國表示同意與歐盟重啟脫歐貿易談判,緩和了談判拉鋸的緊張氣氛。歐洲央行將舉行議息會議,市場料將維持利率不變,另歐元區將公佈第三季GDP、9月失業率及10月份通脹數據。

china中國

本週內地A 股與港股走勢不同,恒生指數累升2.18%,而滬深300指數則累跌1.53%。中國今年三季度GDP較去年增長4.9%,按季錄得2.7%升幅;首三季由負轉正,按年上升0.7%。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召開,市場關注「十四五」規劃內容及內循環方面的相關政策。另一焦點是螞蟻集團已就A+H上市亮起綠燈,而其估值更被上調至4610億美元,備受市場關注。

TC1

TC2

市場分析
2020年10月23日
新興市場 – 疫情繼續影響經濟復甦

新冠疫情繼續困擾新興市場,東南亞地區疫情顯著爆發,導致各國再次實施封城措施,市場因而出現了較大的拋售。9月份,MSCI新興市場指數下跌了1.77%,疫情重災區的表現更差,富時東盟40指數於同期大跌7.08%。

撇除多國因新冠疫情引發的混亂局面,各地的經濟基本面仍在繼續回穩,印度等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的PMI終於達到了疫情爆發以來較高的擴張水平,而各拉美國家的病例也似乎趨於平穩,各地經濟確實逐漸呈現復甦的趨勢。

儘管如此,這並不改變我們對投資新興市場股票的審慎態度,因為第四季度仍存在較大市場風險,尤其是來自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不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勝出,外交政策的格局仍存在很大變數,在政策方向未定前投資新興市場將增加投資組合中不必要的風險,此為我們希望能避免的情況。因此在11月前,我們維持對新興市場原有的中性看法。

em

市場分析
2020年10月22日
歐洲 - 不確定性讓市場蒙上了陰影

受美國大選不確定性的影響,9月份歐洲股市的表現疲軟,並跟隨環球市場的跌勢,歐洲STOXX 600指數月內下跌1.48%(以美元計算為3.31%)

受美國大選不確定性的影響,9月份歐洲股市的表現疲軟,並跟隨環球市場的跌勢,歐洲STOXX 600指數月內下跌1.48%(以美元計算為3.31%)。

雖然近期歐洲的經濟表現看似仍然維持在復甦的軌道上,但依然危機處處。新冠疫情的再次爆發成為了市場的主要關注點之一,英國、西班牙和法國等地的每日新增感染人數更高於第一波。重災區開始重新實施封城措施,令市場不免擔心有關措施對經濟所帶來的影響。

即使部分經濟數據繼續改善,但實體經濟仍然十分脆弱。「無協議脫歐」發生的機率不低,令前景的不確定性有所增加,加上歐盟就「復甦基金」議案未能達成共識,預計本已疲弱的經濟將進一步受壓。由於企業盈利增速仍然偏弱,在大部分不確定性消去之前,我們將避免過份配置於歐洲股票。儘管如此,我們認為優質的增長股或能在大選的不確定性消散後呈現較大的升值潛力。

EU

市場分析
2020年10月21日
中國 – 十四五規劃或能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啟示

經歷上個月的升浪後,9月份中國市場跟隨環球市場走勢回落。滬深300和上證綜合指數分別下跌4.75%(以美元計算為3.94%)和5.23%(以美元計算為4.43%),而恒生指數也下跌了6.82%(以美元計算為6.82%)。

根據多項領先和同步指標顯示,經濟基本面延續上行趨勢,其中工業生產總值終於實現了同比正增長,證明中國經濟已在較早時間築底反彈,並將在政策協助下持續復甦。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將於10月底召開,投資者若要尋找政策方向,即將出臺的十四五規劃中的政策綱領或能為投資者帶來啟示。

從中短期來看,「雙循環」的思路應會持續,預料政府將繼續重點穩定經濟,相信其各項政策將繼續支持「新經濟」板塊在未來數年的增長。值得一提的是五中全會有機會成為新能源板塊的催化劑,皆因中國政府最近提及了要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應可作為更多政策出台的信號。不過美國大選臨近,估計市場仍會保持波動,在不確定因素仍未明顯消除之前,投資者應該保持謹慎。

CN-Chart

市場分析
2020年10月20日
美國–迎接大選前的風波

11月美國大選在即,市場資金在政策仍未明朗的背景下流出股市,導致美股市場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回調,9月份標普500指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了3.92%、2.28%和5.16%。

正如我們在上一期的月度展望中提及,高估值加上財政刺激法案陷入僵局所帶來的下行風險蓋過了其上升潛力,市場對即將到來的大選態度謹慎,令美股在9月份出現回吐。基本面方面,失業率仍是經濟的一大危險警號,暗示經濟增長和復甦乏力,以美國市場對消費的高度依賴,投資者應繼續關注相關數據。

距離大選還有一個月,預期不安情緒仍會繼續為市場帶來壓力。雖然兩位總統候選人的首場辯論並沒有就他們的政策作太多闡述,但在閱覽他們各自的競選承諾和公開聲明後,大家或會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兩黨的分歧頗大,這對於任何試圖押注大選贏家的人來說,均會構成一定程度的風險。因此我們更傾向於在不確定因素消失後,再投資優質的增長型板塊。

US-chart

市場分析
2020年10月16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月十六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月十六日

usa美國

預期新一輪財政刺激方案將提前通過,美國市場近期有所上漲。截至週四,標普500指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在過去5天分別上漲1.06%、0.24%和2.56%。我們預計未來數周美國市場將繼續關注三大主題﹕(i)大選、(ii)新冠疫情和(iii)財政刺激法案。距離選舉日不到三星期,選舉事宜預計將繼續成為近期焦點。民調顯示,前副總統拜登仍以相當大優勢領先現任總統特朗普,但在選舉人票制度下,最終出現令人意外的結果亦不足為奇。新冠疫情方面,美國每日新增確診數字持續上升,感染個案自8月以來首次突破每日6萬宗。加上各項封城措施預料有機會重啟,股市近期波動性或會有所提升。就經濟刺激方案,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與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對該法案通過持樂觀態度,稱雙方在支援法案的必要性方面有所共識,總統特朗普亦表示支持1.8萬億的經濟刺激方案。然而參議院和眾議院之間的分歧仍對經濟刺激方案構成障礙。下周,美國將公佈各項PMI數據,美國聯儲局則會公佈經濟褐皮書。

euro歐洲

新冠疫情繼續成為焦點,據報導,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歐洲經濟無法承受第二波新冠疫情。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多個國家開始採取更嚴格的封城措施,令市場擔憂情緒進一步加強。受此影響,本周歐洲市場呈下跌趨勢,截至週四,英、法、德三地股市在過去5天分別下跌2.43%、1.52%、2.6%。英國脫歐談判陷入僵局,原先定下的談判死線將於本周屆滿,但雙方仍可能繼續談判,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希望在10月底前達成協議,亦要求英方作出為達成協議所需的 「必要讓步」。另一方面,英國首席談判代表弗羅斯特(David Frost)就此反擊,指歐盟期望英國做出 「一切必要的讓步 」以推進談判是不合理的。由於雙方各執一詞,並等待對方在關鍵問題上做出妥協,預計未來數周英國脫歐貿易談判仍將陷入僵局。下周,歐元區和英國將公佈兩地的各項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china中國

本周中國市場保持強勢,滬深300指數和上證綜合指數分別上漲2.36%和1.96%,而恒生指數表現則較為反覆,同期微升1.11%。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本周較早時候短暫訪問了深圳和其他數個廣東城市,慶祝深圳特區成立四十週年,市場期待有政策利好,令中港股市均增添了樂觀情緒。展望未來,市場焦點開始放在即將召開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十四五規劃的細節預計會為正在尋找市場機會的投資者帶來啟示。螞蟻集團的上市步伐正有序前進,市傳由於需求強勁,螞蟻集團將 IPO 估值目標提升至2,800億美元(即約21,784億港元),集資金額將會超過2,700億。下周中國將公佈GDP、固定投資、工業生產和零售銷售數據;中國央行亦將公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市場預計利率將維持不變。

 

tc1

tc2

市場分析
2020年10月09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月九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月九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月九日

usa美國

市場寄望美國國會最終將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加上近日公司併購活動增加,利好氣氛推動美國股市持續反彈。在截至週四的5日,道指、納指及標指分別累計上升2.19%、1.95%及0.83%。距離11月3日的美國大選僅3週,市場關注會否會出現重大事件影響兩位候選人的走勢。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治療後,週三已重返白宮辦公室上工作,但普遍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度仍然落後於另一位候選人拜登。美國總統辯論委員會宣布,第二場總統大選辯論將以視像形式在本月的15日舉行。至於刺激方案方面,特朗普較早前曾叫停和民主黨一起討論的刺激方案談判,其後又指願意支持的航空業等紓困措施,然後再指對達成更大規模的刺激方案持開放態度。美國將公佈CPI、零售銷售等數據。

euro歐洲

歐洲股市跟隨美市反彈,英國法德股市在截至週四的5日累計升幅介乎1.29%至2.78%。市場關注在歐洲地區再度爆發疫情的問題。即使推出了新一輪疫情防控措施,但歐洲多個國家的新增確診中數字仍在創新高,當地政府及歐洲央行均表達將就經濟作出更大支持。縱然如此,歐洲監管機構表示,疫苗仍「不太可能」在年底前使用。英國貿易談判方面,有報導指英國表示,如下星期還未能達成協議,英方將退出談判。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表示,脫歐談判已進入了「關鍵時刻」。英國將公佈失業率;歐元區將公佈ZEW經濟景氣指數。

china中國

內地國慶長假期後,人民幣滙價走强,兌1美元最強一度逼近6.7090水平,人民幣升值帶動長假期後的內地A股復市造好,滬深300指數單日升逾2%;港股方面主要跟隨外圍股市走勢向上,恒指一週累升2.81%。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集團快將在兩地上市,集資規模達到350億美元,將會是自沙地阿美上市來全球集資規模最大的IPO,有報導指晨星分析師對螞蟻集團的估值為2.45萬億港元。中國將公佈CPI、PPI及出入口等數據。

 

TC1

TC2

市場分析
2020年09月25日
每週市場回顧九月二十五日

每週市場回顧九月二十五日

每週市場回顧九月二十五日

usa

美國

環球新冠疫情仍未見改善跡象,加上美國官員對經濟復甦進度表達憂慮,美國股市跌勢延續,截至週四的5日,道指、標指、納指跌幅介乎2.18%至3.89%。美國聯儲會主席鮑威爾表示當地經濟的復甦進展「高度不確定」,並指失業金申領人數高企的情況已能證明。此外,當局也有多位官員呼籲推出更多財政刺激措施。有報導指白宮與國會計劃重啟刺激措施談判,而美國民主黨已預備起草2.4萬億美元的刺激方案,惟目前新方案規模仍遠超共和黨的可接受水平。美國將公佈失業率、ISM製造業指數及消費者信心指數等數據。

euro

歐洲

歐洲疫情再度惡化引起市場對重啟經濟封鎖措施的憂慮,歐洲股市持續下挫,英法德股市截至週四的5 日累計跌幅介乎3.75%至5.49%。英國和法國的單日新增病例同時創下有紀錄以來的新高,為應對疫情惡化,兩國政府先後宣布了新限制措施。此外,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指,在必要的情況下將會加大央行貨幣政策的刺激力度。早前英倫銀行在聲明中提及未來或考慮負利率政策,消息一度令英鎊滙價受壓,惟近日行長貝利解釋指市場人士不應過度解讀,鎊滙短線企穩。歐元區將公佈CPI及失業率。

china

中國

受滙控為首的銀行板塊拖累,港股本週持續下挫,恒指一週下跌近5%;內地A股亦走低,滬深300指數一週跌3.53%。市場關注恆大事件,因近日網上流傳有關其進行重組的相關文件和截圖,其後恆大集團發佈聲明指相關資料為憑空捏造、純屬誹謗,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另一方面,富時羅素宣布自明年10月起將中國國債納入旗艦指數編制,市場預料或將導致千億美元資金流入中國在岸債市場。中國將公佈官方製造業PMI等數據。

 

TC1

TC12

市場分析
2020年09月21日
日本–料安倍政策持續

今年8月對於日本市場來說是一個相對平靜的月份,股市在央行放鴿下繼續攀升。

日經平均指數8月份上漲6.59%(以美元計算為6.61%),東證指數月內亦上漲8.16%(以美元計算為8.18%)。

本月最大的新聞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健康狀況轉差為由,於月底宣佈即將卸任首相一職。市場最初擔心安倍卸任後留下的權力真空有機會帶來不確定性,但自民黨元老決定採納緊急程序,以避免全黨投票,應能確保在2021年全國大選前繼續實行安倍政策。

新任首相要應對的最大問題是,日本如何走出是次新冠病毒危機。安倍晉三仍在位時,曾經多次被批評在對抗新冠疫情方面過於被動,因而導致疫情肆虐整個日本經濟,並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東京奧運暫定推遲一年後才舉辦,但其前景仍不明朗,下任首相必須拿出一個相對實在的框架以振興日本經濟。在一眾問題和隱憂仍未得到清晰對策的情況下,我們對投資日本市場仍保持審慎態度。

市場分析
2020年09月20日
固定收益 – 長期低利率環境或將持續

8月固定收益指數表現不一。儘管全球各地量化寬鬆持續,但資金輪動離開固定收益導致部分估值相對昂貴的投資級別債券下跌。

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下跌0.15%,美國投資級別債下跌1.38%,同時新興市場美元債和美國高收益債則分別上漲0.54%和0.95%。

在一年一度的傑克遜霍爾經濟研討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概述了當局未來的政策方向。根據其說法,美聯儲將把政策目標從以通脹為本,轉為以就業和實體經濟為目標,意味著即使通脹超過2% 的長期目標,美聯儲亦不會就此有任何反應。市場將這表態解讀為在可見將來繼續維持低利率的保證,而即使通脹上升,加息的機會也較微,這限制了債券整體的下行空間。

展望未來,在企業營運及宏觀經濟環境持續困難的前題下,債券的質量仍是投資者應審慎考慮的一個關鍵因素。由於亞洲整體經營環境較好,其收益不俗而風險相對較低,令我們仍然看好優質的亞洲債券。投資者在選擇固定收益時,也應有關企業目前是否須要政府的支援,因為這可能產生一些潛在問題,例如一旦政府的支援在未來某個時間終止,投資者便會因此而承擔額外風險。

Subscribe to 市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