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 | Harris Fraser
市場分析
2020年11月20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一月二十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一月二十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一月二十日

usa美國

儘管歐美疫情仍為嚴峻,但美國選情明朗化,加上兩間藥廠均表示其疫苗有效性能接近或已達95%,消息利好市場氣氛,美股延續升勢,截至週四的5日,美股三大指數累計升幅介乎1.27%至1.67%。美國大選方面,特朗普目前仍未承認落敗,但據主流媒體報導,拜登已幾近確定勝選,據悉他將呼籲啟動正式過渡進程,並指已決定了財長人選。現時歐美等地的新增確診個案仍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新的防疫限制措施將會減弱全球經濟的復甦進度。另外,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也指疫情仍將構成短期的經濟下行風險,指撤出緊急貸款工具仍為時尚早。在疫情肆虐下,市場仍然憂慮經濟復甦步伐,事實上,美國10月份零售銷售也創了6個月以來的最低按月增速,反映復甦動力仍然疲弱。美國將公佈消費者信心指數等數據,也會公佈11月議息會議記錄。

euro歐洲

在經歷一輪急升後,歐洲股市目前已回復穩定,截至週四的5日,德國、法國及英國股市的變幅介乎-0.07%至+2.09%。緃使新冠疫苗出現利好消息,但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指這並不會改變其貨幣刺激計劃,她預期該行將於12月份推出強而有力的刺激方案,同時亦敦促歐盟各國政府馬上出台疫情援助措施。另一方面,英國脫歐貿易談判的死線逼近,但最近卻因一名重要官員感染新冠肺炎而須暫緩談判。歐元區將公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china中國

在消化疫苗消息後,港股及內地股市升勢漸趨平緩,滬深300指數於本週升1.78%,恒指亦升1.13%。至週五,本港新增確診數字出現上升趨勢,市場憂慮或再發生第四波疫情,導致部分本地收租股受壓,而某些受惠疫情股則為利好。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週三主持會議時指,將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消息利好了內需概念包括家電等板塊。中國將公佈10月份工業企業利潤。

tc1
tc2

市場分析
2020年11月20日
新興市場 – 擺脫疫情影響

隨著疫情在各地的影響逐漸消退,基本面逐步改善,新興市場出現反彈。在10月份,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漲了1.98%。

在大多數主要的新興市場經濟體裡,如印度、巴西、南非和一眾東南亞國家,新冠疫情正在減弱。每日新增病例有所下降,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經濟基本面亦同時穩健改善,特別值得一提,巴西和印度的採購經理人指數更創下近十年新高。隨著各地經濟逐步改善,再加上全球需求或會復甦,我們預期新興市場股市的表現將跟隨上升。

美國大選這一最大市場關注點將在未來一個月內塵埃落定,不確定性或將隨著未來4年的政策路線明朗化而逐漸減少。但目前看來,國會很可能會出現對立,這意味著政策方向或多或少會維持現狀,這對新興市場表現的影響理應較為正面。不過較保守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在不穩定因素散去前保持觀望態度,因為競爭激烈的選戰很可能少不免有機黁導致重新計票和法庭訴訟,這將仍有機會推高市場的波動性。

新興市場 – 擺脫疫情影響

市場分析
2020年11月19日
歐洲 – 捲土重來的疫情問題

第二波新冠疫情迅速蔓延,美國大選的與英國脫歐談判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打壓歐洲市場情緒。當地股市延續早前的疲軟態勢,歐洲STOXX 600指數月內下跌5.19%(以美元計5.80%)。

歐洲多國疫情急速惡化,新增班診個案繼續成為市場焦點。臨近月底,各地每天的新增病例已遠超第一波水平,以致多國政府重新實施全面封城措施。經濟復甦步伐仍在起步階段,市場憂慮長達一個月的封城令或威脅到當前疲軟的經濟。

基本面方面,歐洲部分基本面有所改善,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創下近期新高,然而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卻出現持續萎縮,預計隨著全面封城措施的實施,情況或將進一步惡化。市場仍然較受外部衝擊,而脫歐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打擊市場情緒。原定達成貿易協定的最後期限被推遲,但由於雙方在幾個關鍵問題上存在根本分歧,年底前無協議脫歐的風險仍然很大。因為各種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我們預計相比上行潛力,歐洲股市的下行風險相對較大。

Europe – Resurgence of covid could cause problems

市場分析
2020年11月18日
中國 – 十四五規劃揭示發展機遇

中國市場繼續表現強勁,在疫情過後的經濟復甦速度繼續領先全球。10月份,滬深300指數和上證綜合指數分別上漲2.35%(按美元計算為3.86%)和0.20%(按美元計算為1.68%),同期恒生指數亦上升2.76%(按美元計算為2.71%)。

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在10月下旬召開,會上為短、中、長期的政策方向定調。有分析統計了官方公告中各關鍵詞的出現頻率,得出中國將優先發展國內經濟和技術,而非國際政治權力鬥爭的結論。市場預計短期內的經濟刺激力度有限,此外,在中國政府力圖擺脫眾多產品和服務上對外依賴的前題下,再度出現的"雙循環 "主題或繼續成為未來5年增長關鍵。因此,國內新經濟行業前景持續向好,半導體、潔淨能源、電動汽車、5G、人工智慧等相關行業在中長線應見持續增長。

基本面方面,中國經濟表現良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繼續回升,遠超歐美等其他主要經濟體。其他基本面指標如採購經理人指數和各項投資/消費指數延續自新冠高峰期過後的穩步復甦。隨著美國大選即將結束,預計未來4年將變得明朗化,或將利好中國市場表現。

中國 – 十四五規劃揭示發展機遇

 

市場分析
2020年11月17日
美國–若兩院分裂或對市場更有利

隨著大選日期逼近,美國股市延續了9月份的疲軟表現,而且月內出現了較大波動,除此以外,新冠疫情惡化亦不利股市表現。在10月份,標普500指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2.77%、4.61%和2.29%。

隨著大選日期逼近,美國股市延續了9月份的疲軟表現,而且月內出現了較大波動,除此以外,新冠疫情惡化亦不利股市表現。在10月份,標普500指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2.77%、4.61%和2.29%。

美國大選在11月初舉行,雖然最終結果尚未正式公佈,但據多家媒體報導,前副總統拜登似乎已經在總統大選中勝出。儘管如此,現任總統特朗普目前尚未認輸,據悉他更指選舉有舞弊成份。由於選情仍未明朗,我們預計要到稍後時間才會有最終結果。至於兩院方面,似乎出現共和及民主兩黨分別掌控的分裂局面機會較高。

若預期結果成真,我們可以從中得出三個關鍵結論。首先,財政刺激措施的規模可能會比原先預期為小,皆因兩黨分別掌控國會將為民主黨所期望的財政刺激措施設了上限,有可能會令經濟提振效果減少。其次,各項加稅等爭議較大的政策可能會被推遲甚至完全撤回的背景下,這或有機會緩解投資市場的下行壓力。最後,在預期對外關係將回復正常化,包括關稅和制裁等政策有機會撤回,環球經濟復甦步伐有望加快。縱使目前市場的估值仍處於較高的水平,隨著企業盈利出現修復,我們對美國市場的長線回報觀點維持正面。

美國–若兩院分裂或對市場更有利

市場分析
2020年11月13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一月十三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一月十三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一月六日

usa美國

繼美國大選後,最近一個最為影響市場的是有關疫苗消息。在媒體報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得票已超過當選門檻270票的不久後,美國藥廠輝瑞宣佈了自行研發的新冠疫苗能有效預防逾90%的感染,消息推動全球股市上漲,美股三大指數亦一度創出新高,原油大漲,黃金及美債等避險資產則受壓。在疫苗救世的憧憬下,早前一直因新冠肺炎而受壓的行業如航空、電影院線等全線反彈;而另一類受惠疫情的行業如提供互聯網視像通訊服務公司的股價則大幅下挫,引發資金一度回流舊經濟股。美國總統大選尚未完全定案,另一候選人特朗普表示不接受選舉結果,並指已在六個關鍵州份發起訴訟,預期總統權力交接過程或將受到阻礙。一邊廂疫苗消息令市場振奮,而另一邊廂美國單日新增確診數逾15萬,再創新高,面對嚴峻的疫情發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指預計經濟在未來數月將面臨挑戰。美國將公佈10月零售銷售數據。

euro歐洲

疫情最嚴重的歐洲,其股市成為了疫苗消息的大贏家,在截至週四的5日,英國及法國股市的累計升幅均超過7%,西班牙IBEX35指數更累升逾一成。儘管如此,英國和歐洲央行行長均表示對疫苗方面的利好消息持審慎態度。英倫銀行行長貝利亦指,對於任何有關英國與歐盟未來關係的消息,均有可能影響該行在12月上的政策行動,而負利率方面則未有確實時間表。歐元區將公佈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終值。

china中國

內地股市走勢偏軟,港股則表現較佳,滬深300指數按週跌0.59%,而恒指則升1.73%。雖然恒指於本週上升,但反映港股科技股的恒生科技指數郤錄得2.6%的跌幅,主要是因為部分重磅成份股受累於內地推出反壟斷指南的有關消息,拉動指數下跌。經濟方面,內地10月份通脹壓力進一步得到紓緩,CPI按年升幅回落至1.2%。中國將公佈10月份零售、生產及固定投資等數據。

 

tc1

tc2

市場分析
2020年11月06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一月六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一月六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一月六日

usa美國

今屆美國總統大選峰迴路轉,代表共和黨的特朗普曾⾃稱贏得⼤選,其後選情再次轉向另一候選人拜登,特朗普指已就數個州份的點票程序提出法律訴訟。儘管選情反覆,美國股市連日大漲,截至週四的5 日,美股三大指數錄得累計升幅介乎6.05%至6.49%。目前大選結果仍未定案,即使民主黨代表拜登只要再拿下其中兩個關鍵戰場州後,便能以逾270票問鼎新任總統之位,但面對特朗普指將提出法律挑戰的前提下,市場預期大選結果或未能在短期內確定,至於參議院席位,市場則預期共和黨將能保住其控制地位。疫情方面,美國成為了首個單日新增確診超過10萬人的國家,部份歐洲國家的新增數也在創新高。另外,美國聯儲局維持政策不變,但指疫情對中期前景構成的風險仍很大。10月份美國ISM製造業指數按月上升3.9,至59.3,創2018年以來最快擴張步伐。美國將公佈10月CPI及11月密西根大學市場氣氛數據。

euro歐洲

歐洲疫情問題仍為嚴峻,英國、法國和德國等國均推出了封城相關措施,緃然如此,但亦無礙投資市場情緒,歐股跟隨美市向上,在截至週四的過去5日,英法德股市分別反彈5.81%、9.07%及8.36%。在英國新增確診數仍處高水平的背景下,英倫銀行決定把購債規模再度提升1500億,至8950億英鎊,額度超出市場預期。歐元區及英國將分別公佈第三季GDP初值。

china中國

內地股市及港股於本週造好,滬深300指數一週升4.05%;恒指升6.66%。報道指,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演說時明確提出「十四五」經濟增長速度目標,明確提出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標。經濟數據方面,10月份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及服務業PMI分別報53.6及56.8,均優於市場預期。另外,阿里巴巴公佈第二季度業績表現理想,按年增長44%。中國將公佈10月份CPI及PPI。

 

TC1

TC2

市場分析
2020年10月30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月三十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月三十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月三十日

usa美國

歐洲多國的新增確診個案持續創新高,法國及德國均推出緊急封鎖措施,令市場對疫情與經濟重啟的憂慮驟增,一度重挫歐美股市,其中標普500指數週三創自今年6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美國的疫情亦不理想,美國中西部的單日新增確人數創紀錄新高。距離大選不足4日,民調顯示拜登繼續保持領先優勢,但市場仍然關注關鍵的搖擺州份。標指已有過半數企業公佈業績,當中有84%的企業盈利優於市場預期,其中市值最高的幾間公司包括FAAG+M的5間企業的季度盈利均優於預期,加上美國公佈第三季度GDP創紀錄按季增長33%並優於預期,正面消息拉動美股於週四回升。美國將公佈Markit 製造業PMI、ISM製造業指數及相關就業數據,另外美聯儲也會舉行議息會議。

euro歐洲

新冠疫情在歐洲再次掀起新一輪高峰,其中法國總統馬克龍週三宣布全國從週五起再度封城,並至少延續至今年12月初,歐洲股市應聲大跌,截至週四的5日累計,德國、法國及英分別下跌8.28%、6.92%及4.75%。歐洲央行議息後維持利率與購債計劃不變,行長拉加德表示經濟失去動能的速度快於預期,央行幾乎無疑將在12月加大刺激政策,而下一步行動或不只是提高購債規模。英倫銀行將舉行議息會議,市場料維持利率不變,但將提高每月購債額度至8,450億英鎊。

china中國

港股於10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的午後跟隨外圍股市急跌,惟恒指收市仍能險守二萬四,拖累本週下跌2.74%;內地股市表現稍佳,滬深300指數本週僅跌0.49%。中國公佈「十四五」主要目標,當中承諾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強國,但並未提及GDP成長目標。另外,螞蟻集團IPO擬募資約345億美元,將創下全球有紀錄以來最大規模IPO。中國將公佈財新製造業PMI指數。

 

tc1

tc2

市場分析
2020年10月27日
固定收益 – 在預期波動之前穩定投資組合

9月份固定收益指數表現不佳,投資者面對11月大選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選擇了增持現金以降低風險,美元指數於期內上漲1.89%,除美國國債外,大多數債券指數月內均告下跌。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下跌0.36%,美國投資級別債券下跌0.29%,新興市場美元債券和美國高收益債券亦分別下跌1.26%和1.03%。

信貸市場在9月份相當平靜。較突出的是有報導指英倫銀行正就負利率政策進行討論,不過英倫銀行總裁貝利(Andrew Bailey) 其後澄清,是次會議為純粹政策討論,重申英倫銀行並沒有執行有關政策的計畫。雖然目前各國的政策利率處於歷史性低位,但英美兩國均表示,短期內不會推行負利率政策。在通脹壓力有限的前題下,我們預計固定收益市場將保持穩定。

11月的大選仍然是環球投資市場中最大的風險事件。隨著股市調整和資本追逐優質資產,根據風險平價理論,增加投資組合中的固定收益部分,是應付市場波動的其中一個方法。我們更傾向於投資級別債券,以更好地控制波動性,這有助於在大選前提升投資組合的穩定性。

市場分析
2020年10月26日
日本 – 尋找增長動力

在利好消息帶動下,日本股市在9月份小幅上漲,並沒有跟隨外圍股市調整,日經平均指數微漲0.20%(以美元計0.47%),東證指數上漲0.45%(以美元計0.73%)

9月份,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安倍晉三卸任日本首相,安倍前副手菅義偉成功得到自民黨內不同派系的支持,成為了首相的接班人。根據他的公開表態和承諾,外界普遍認為其政策方向將與「安倍經濟學」保持一致。因此,市場不確定性有所減少,部分市場壓力得以緩解。

菅義偉上任後,預料日本政府將繼續著手尋找更多的經濟增長動力。據悉當局正研究放寬入境限制的可行性,以推動經濟復甦。此外,有關官員亦表示,將「不惜代價」舉辦東京奧運會,這或有助增強明年日本的經濟動力。然而,PMI等指標顯示日本經濟仍然疲弱,復甦之路仍相當遙遠。因此,在經濟出現實質性變化前,我們不會考慮過份配置於日本市場。

Subscribe to 市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