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 | Harris Fraser
市場分析
2019年12月30日
晉裕導航: 2020年環球股市將延續今年漲勢

晉裕集團剛於12月17日舉辦了「2020環球投資市況展望」記者招待會,深入探討了2020年環球市場展望及相關投資機遇。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策略師 Cyrus Chan CFA 陳俊業表示,預期環球央行將繼續「放水」,在大量資金追逐下,不論股債金樓等各類金融資產價格有望於2020年延續今年的漲勢。

馬上觀看以下短片,立刻了解如何作出精明的投資部署!1

市場分析
2019年12月05日
放寬按揭成數措施能否對套息投資帶來幫助?

近期香港政府發佈的【施政報告2019】中宣佈了放寬首次置業人士的按揭成數,符合首置條件而又想「上車」的人士當然開心,因為最低有機會只要80萬港元便可以買800萬樓。至於對於打算以物業貸款用作套息投資的投資者,又有没有「著數」?

雖然市面上不少投資者期望按揭新措施可以讓他們從物業中「按揭」更多資金出來,但事實上,新措施所提及的最高9成或8成按揭成數部分是不適用於現金套現的,換言之,例如舊有的800至1000萬物業依舊最高套現至物業的50%,而不是80%。儘管新施政報告未有對按揭套息投資更來明顯的幫助,但銀行的減息前景卻可以令相闗操作更受惠。近日滙豐 (00005)帶頭宣布降低最優惠利率, 其後也有其他銀行跟隨,似乎銀行間的低利率環境有機會延。事實上,在低息環境下,透過融資的再進行投資的套息操作也不失為其中一個放大收益的選擇。

近年市場出現兩個大趨勢,一是環球樓價不斷上升,特別是香港,而另一個就是環球利率愈來愈低。這兩大趨勢就是說明「套息操作」將會越是受惠,因為樓價愈高,可以加按出來的金額愈大;而利率愈低,就是利息支出愈低,即是套利空間更大。近年常常聽見別人說「加按套現」。當中可以是加按套現投資,又可以是加按套現買樓,反正是那一種也好,這個加按動作都是把你平常可能不以為然的隱藏資金,像法術一樣變出來,然後你用來投資也好、買樓也好,也可以帶來更大的財富增值機會。

你真的想自製「被動收入」?沒有問題!在融資成本低企的情況下,你可依據自身的合適性,特意挑選那些雖然收益未必高,但價格相對穩定的資產類別來收息。簡單來說,利用那筆借回來的低息資金,透過投資於收益較高的資產來套取息差,而中間那個扣除利息支出後的淨回報,就會是你自製出來的額外「被動收入」了。

1試舉一個例子,假若持有物業的估價能夠達到700萬元,以60%的按揭成數計算,總貸款額為420萬元,貸款分25年期攤還,以參考的2.375%利率計算,每月供款僅為18,579元。只要420萬元的平均每年投資回報能達到6%的總回報,即平均每月回報約21,000,現金套利空間為2,421元。此外,由於按揭供款部分歸還本金,即使以最低額度的第一期10,266元計算,每月的平均套利空間最少已能達到12,687港元。

至於市場上包括債券、債券基金、房地產信託以及高息股等,都是現時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收益投資資產。其中債券及債券基金比較受歡迎,因為當中都是債券或具有債券的性質,相同的地方是一般都是有派息特性,而且價格波動性相較股票為低,而這兩個特徵剛好配合了按樓套息的要求,所以債券及債券基金成為了加按套現套息的投資首選。當然,決定任何投資時,也要考慮各方面的風險因素及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這裏未能一一盡列。

利率展望方面,相信現時沒有人會預期美國於短期內加息,目前的低利率環境有望延續。低利率環境一方面為套息活動帶來空間,二來息率持續走低將利好債券價格表現,若果出現債格向上,投資收益更可能出現大幅提升,造就真正的「財息兼收」。總括而言,加按套現以自製「被動收入」,都是可說是低息環境下的其中一個財富增值策略。

媒體報導
2019年11月27日
【經濟通-投資筆記】美市短線偏審慎,港股收集正合時

《投資筆記》時近年結,又是開始部署明年方向的時候。筆者近日固然埋首研究參考各種數據,為明年宏觀部署造好準備,但於本期,筆者則想簡談目前對港美兩個市場的看法。

*美股表現優於其他市場*

  有看本欄或筆者面書的朋友,均知道在環球股市當中,筆者向來偏好美股,在早前「環球三大趨勢」一文中,指出了運用股債混合部署來應對市場,而股票則以美股為首選。事實上,美股於過往一段時間,表現確實相對全球其他股市為佳,如以七月十七日(「環球三大趨勢」一文刊出當日)作為起點,標普500指數至今累升5%,泛歐600指數累升3﹒22%,滬深300指數累跌0﹒42%,而恆生指數至今則累跌5﹒6%。

*美股中線仍看好,但短線回調風險較高*

  那在目前情況下,美股會否已經過高,我們還應否配置美股呢?這問題有中線和短線兩個答案。中線而言,我們仍然偏好美股,並認為應將其放進組合之中。從過往一段時間的經濟數據,我們可以明顯看到美國的經濟遠優於非美市場,尚餘的貨幣政策彈藥也是最多,而在剛公布業績的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接近八成的盈利表現勝預期,在這樣的背景下,相信美股中線下行風險有限,並具中線上升空間。
  然而,對一些尚未於美股建倉的投資者,我們會建議不必急於建倉-因為在短期而言,我們相信美股的回調風險相對較高。從技術分析角度,以標普500指數作參考,現在已升近自16年以來上升軌的阻力,而在估值角度,現時其估值水平亦已高於五年平均超過一個標準差,亦為2018年以來最高,反映市場情緒相對樂觀,在這情況下,相信其短線再上升的潛力有限,投資者如要買入,不妨待回調後才出手。

*港股中線投資者可開始分注吸納*

  而對港股,我們則相信目前是中長線的買入時機。港股雖然動力有限,但市底不弱,11月最壞的情況也只是跌至26203點,一直穩守於自8月以來的上升軌,代表反彈型態未被破壞。而在估值層面,目前港股估值並不昂貴,預期市盈率約為10﹒7倍,低於5年平均一個標準差;而以市帳率來計算,現在約為1﹒25倍,亦低於5年平均,亦有潛在上升空間。加上本年中港兩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數據亦較疲弱,在低基數效應下,明年有一定反彈空間,在這情況下,港股可考慮於現在開始分注買入,作出中長線部署了。

1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投資分析師 黃子燊

資料來源:【經濟通-投資筆記】美市短線偏審慎,港股收集正合時

媒體報導
2019年11月26日
【經濟通 - 宏策俊見】迎接減息週期下的債券投資攻略 〈九〉

我們在早前的文章中討論了用按揭作為套息策略的實戰操作,當中包括怎樣對按揭貸款作出分配,又討論了實際操作上買入那些直債和債基,入場費用是多少,具體收息情況是怎樣以及最後如何計算出實際被動收入金額等等,讓大家有了進行實戰的準備。

今次將會和各位探討債券市場配置策略、展望與市場走勢捕捉技巧。

*債券世界有很多不同種類*

若果要在債券市場中進行投資,相信有經驗的人士都會知到債券世界也有分為不同的種類,即使是直債也好、債基也好。簡單來說,比較大路的分法是分為高評級債以及高收益債,這主要是把債券分為公司信譽較佳和較為不佳的分開。除此以外,債券類別也會以政府債或公司債等的方式劃分,如是者,再仔細一點又可以劃分為高評級債公司債等等多個類別。然後再以地區劃分,例如是美國高評級債公司債等,可想而之,債券其實也可以分為很多子類別的。

*美國高收益債長期表現較佳*

今次比較的是兩個較為受市場觀迎的類別,分別是美國高評級債及美國高收益債。以今年來說,美國高評級債的表現十分好,由年初至10月底,彭博巴克萊美國高評級債券指數(以下債券指數均為彭博巴克萊債券指數)升幅接近14%,而美國高收益債指數則僅為約12%。但若果我們回顧過去20年的表現,我們便能發現美國高收益債的長期表現是較佳。截至今年10月底計,美國高收益債指數在過去20年累計升297%,折合年率化為每年7.14%;而美國高評級債指數則為累升221%,即年率化為6.01%。其實兩個債券類別的長期表現也不差,只是長期來說美國高收益債的表現較佳。

*某些時間美國高評級債表現較佳*

但有一點想強調的是,有部某些時間美國高評級債的表現是較高收益債為佳,那就是當美國進行減息時。我們觀察過去兩次於美國於出現的減息週期,分別2001年及2007年,在這兩段期間美國高評級債的表現都是較為優勝,相反,其餘時間大者是美國高收益債領先。你或會問,背後是否有什麼因素影響,其實筆者認為是有的。

*經濟環境轉差令資金流向高評級債*

首先第一個原因是經濟環境轉差。一般美國聯儲局進行利率調整的背後也是有其原因的,例如經濟轉差和有出現衰退可能性的情況下,當局便會有減息壓力;另一方面,若果通脹出現上升壓力,當局則會有加息壓力等。由於發美國高收益債的企業一般相對高評級債較受經濟轉差影響,所以當經濟真的出現轉差時,資金會傾向由高收益債流向高評級債。而與此同時,美聯儲也往往在經濟轉差時進行減息,所以減息週期和高評級債領先便出現相關性,而這也是第一個原因解釋為何在減息週期市場傾向選擇配置於高評級債。

*高評級債較受惠於利率下行*

至於第二個原因是高評級債較受惠於利率下行。一般正常情況下,市場利率會隨著聯儲局進行減息而下行。由於高評級債的利率敏感度較高,當美聯儲減息持續減息時,高評級債將更能受惠。

*衰退風險仍未消除下,套息宜配置於美國高評級債*

綜合來說,目前環球經濟增長仍在放緩當中,短期內出現經濟衰退的風險仍未消除,加上美國聯儲局已在今年減息三次,或意味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減息週期。若果真的如此,筆者仍會相信美國高評級債的表現將較高收益債為佳,亦即是套息策略的債券投資部分配置於美國高評級債將或更為理想。

資料來源:《宏策俊見-陳俊業》迎接減息周期下的債券投資攻略〈九〉

 

cyrus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投資策略師 陳俊業

媒體報導
2019年11月20日
【星島日報-理財有道】港股長線可買入 短期選股不炒市

近兩星期,香港的社會事件有所激化,港股亦隨之有較大跌幅,那到底港股的短期和中長期前景是怎麼樣呢?本期我們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就中長期而言,我們相信目前港股處於一個值得分注買入的區間。不論是以預期市盈率計算,還是以市賬率計算,港股目前的估值都低於五年平均超過一個標準差。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對中長線投資者而言,目前是一個值得分注買入的時機。

那短線而言又如何呢?短期而言,我們認為與本地經濟有關的板塊,目前仍須小心,不宜貿然大舉買進,這包括地產股,收租股以至本地零售股等。主要原因為目前社會事件持續發酵,到底最後會發展到甚麼地步,最後如何收場,實在是伊於胡底,而在有關事件一日未解決的情況下,有關板塊的前景仍然會受影響 —— 就地產股,雖然相當一部份收入是來自於香港發展物業,但即使是佔比較多的新鴻基(16),香港銷售物業佔營業盈利只約42%,而本地收租業務則佔約32.8%,可見本地事件對發展商實有一定影響。而就收租股如希慎興業(14)或零售股如莎莎(178),則更是首當其衝,莎莎固然是受到來港旅客人數減少的打擊,而希慎、九倉等雖擁有優質商場收租,但旅遊零售不景,甚至社會事件令其部份商場不能營業,均會對其業務前景產生一定影響,故此須小心看待。

如要進行短期操作,目前情況下可考慮尋找一些具有盈利增長前景,而又有資金追捧的板塊,例如醫藥板塊,物管板塊等,進行選股不炒市,則可能會對組合有更好的表現。其中,平安好醫生(1833)為短期相對看好的股票,除了其行業受惠於政策外,其亦屬於行業龍頭,加上近來見具有資金追捧,故認為可以留意,現價58元左右可考慮買入,目標價64元,跌破十天線止損。

申報:筆者管理的投資組合持有平安好醫生(1833),並會隨時買入或賣出。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理財有道

1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分析師 黃子燊

市場分析
2019年10月22日
【經濟通 -投資筆記】把脈香港樓市,展望未來吉凶(中)

 《投資筆記》我們在上一期的文章,曾談及我們對香港樓市的短期看法,即樓市短期會繼續調整,而調整幅度估計是8%-13%左右。

     而參考過往的調整日數,如不計算2003年由科網泡沫及SARS對香港構成雙重打擊那個周期,則平均樓市由見頂到見底的日數為相隔245天,由於本次調整於2019年6月28日發生,換言之,以平均日數計算,即將於2020年2月28日左右見底。當然,這只是按數據推算,實質發展仍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

*樓市本浪調整或於下年初見底,中期而言樓市仍處上升趨勢*

  短期看法是如此,那中期看法又如何呢?根據我們的推算,香港樓市於未來數年整體仍然是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所以我們相信香港樓市整體仍然會維持上升趨勢。我們估計在2019-2022年這四年間,平均每年的私人住宅落成量約為18900個,這數字相比起過往十六年(2003-2018年)平均每年私人住宅落成量14600個,確是大幅上升,然而,相比起我們推算的每年新增需求量,這個供應量仍然不足以完全滿足-根據我們的推算,於2019-2022年,平均每年對私人住宅需求量為20151個,在這情況下,預料本港樓市於未來數年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令樓市整體仍維持上升。
  但同時,雖然我們預計樓市整體會維持上升趨勢,但我們預計其(i)升勢將會較以往有所放緩,同時(ii)波動也會有所增加。原因是甚麼呢?

*私人住宅短缺數量有所改善,樓市升勢料放緩*

  就(i)升勢放緩,主要是因為雖然香港樓市整體仍然處於供不應求,但由於供不應求的情況相較以往已大幅改善,故此相信樓市升勢將放緩。根據我們的模型去作出推算,在2003-2018年這十六年間,平均每年的私人住宅短缺數量為6581個,而在2019-2022年,平均每年的短缺數量只為平均每年1193個,由於供不應求情況大幅改善,故預料樓市升勢將有所放緩。

*樓市波動程度料增加*

  就(ii)樓市波動將會增加,則是和樓市需求的構成有關。在我們的角度,樓市的需求可以分為兩個組成部份,第一部分是由新增家庭住戶帶來的自住需求(即所謂剛性需求);第二部分,則是由置業階梯向上流動需求所構成,即是由非私人住宅換樓至私人住宅的需求,這部分的需求由於可以延後消費,所以剛性較低。而根據我們的模型,在2007至2017年這十一年,除了2014年外,其餘十年的新增供應連新增的剛性需求都滿足不了,買家的議價能力弱,樓市自然由賣家主導,單向上升;然而,在2019-2022年,平均每年新增的私人住宅供應量將會大於每年新增的剛性需求,須依靠置業階梯向上流動需求去消化多出來的供應,這將導致買家的議價能力有所增強,令市場波動或會有所增加。


  而在這種環境下,我們覺得有哪類型的物業相對具防守性,且具有投資潛力呢?這個我們留待下回分解了。

steven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投資分析師 黃子燊

資料來源:【經濟通 -投資筆記】把脈香港樓市,展望未來吉凶(中)

 

Subscribe to 市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