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is Fraser |
媒體報導
2021年05月04日
iMoney:MPF高手林偉雄談後生仔理財:先保障後才去想投資

香港生活成本高,百物騰貴,樓價更是冠絕全球,不少「90後」或「00後」的年輕人剛投身社會,可能面對入不敷支的情況,有些更成了「月光族」。

香港生活成本高,百物騰貴,樓價更是冠絕全球,不少「90後」或「00後」的年輕人剛投身社會,可能面對入不敷支的情況,有些更成了「月光族」。年輕人如何於數十載的「打工仔」生涯中做好理財,從而達致財務自由之路?投身社會逾25多年、持有逾150萬元強積金資產值的晉裕集團投資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運營總監林偉雄,認為年輕人的理財計劃中,最基本一定要買保險,才去想投資,建議投資初哥可買入ETF或基金等。

年輕人剛投身社會,找到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後,意味其正式開展獨立理財之路,如何將收入合適地分配在個人消費、家用、儲蓄及投資等,是一門頗深奧的課題。於職場打滾逾25多年的林偉雄,2000年起 加入晉裕集團,一直為公司的私人客戶和企業員工提供投資組合建議,是位資深的理財專家。他也曾於多間知名國際金融集團工作過,包括美國銀行、摩根士丹利、新西蘭儲備銀行及DF Mainland證券等,從事衍生工具、對沖基金的工作,對金融及投資市場深入了解。事實上,他來也是位強積金高手,個人的強積金累算權益(即資產值)已突破150萬元,是香港少有的「強積金百萬富翁」。據求職網站JobsDB去年底發表的《2020年大專生就業狀況調查報告》,於去年8至10月訪問了共1,197名本地大學生及畢業生,顯示大專畢業生首份工作的平均月薪為16,077元,較2019年16,692元再降 約3.7%,連續兩年下跌。過去一年多香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意味畢業生要找工作難度更大,就算成功找到工作,工資大有可能較去年水平更低。

樓市造就港人致富

香港百物騰貴,年輕人初出茅蘆,月薪只有萬餘元,要足夠支付日常生活開支已有難度,對他們來說,如沒有「父母幹」,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儲錢置業,可能是個遙不可及的任務。林偉雄也認同,現今世代年輕人要累積財富,難度絕對不少,「香港的『70後』、『80 後』,很多財富累積都是來自香港樓市,過去多年來香港樓市升幅基本上是『未停過』,買樓是一項槓桿投資來的,如果你早年買樓,可以將你的財富增長放大了很多倍,我相信買樓是過去數十年香港人累積財富的主要來源。」 「就是以上原因,現在的『90 後』,或千禧世代的年輕人難以買得起一層樓,也覺得搵錢十分困難。」但林偉雄認為年輕人也不是沒有賺錢機會,「其實在過去半年,如投資新股或新經濟股,當中也有很多倍升股,如比亞迪(01211)過去一年累積升幅也有一至兩倍,因此我覺得市場不是完全沒有搵錢機會,最重要是看自己有沒有做功課,有沒有用心去做。」

投資篇 

年輕人的理財投資之路舉步維艱,林偉雄對他們有何建議﹖他指可先由較淺白的方式出發,「以一個較簡單的理財理論,你可以將自己的工資,先撇除個人主要開支及家用後,如衣食住行等,就可以將餘下資金的30%至50%,投放在長綫投資計劃上。再剩下的金錢,可以作現金儲備或者作出短期投資,如前幾個月新股暢旺,或遇上騰訊跌至吸引水平,也可動用這筆資金入市。」 
年輕人計好數、決定進行長綫投資,應先要避開高風險的投資。「老套說句,財不入急門,千萬不要炒輪,如果輸錢的話,當中涉及的下跌空間可以很大的,情況跟到賭場 『賭大細』沒有分別。我覺得年輕人應該學懂投資的基本功,先可以小注投入市場 中,用真金白銀投資的話,你賺的或蝕的經驗一定是最深刻的。」 
林偉雄表示,年輕人開始進行投資時,一定要量力而為,其中以月供股票方式投資較為穩陣。「每個月定時定額去作出長綫投資,可以養成自己的紀律及投資習慣。」他續稱,以月供股票的形式買入股票,是一個最「懶人包」的投資方式,「你可以在不同時段身上投資入市,無論是熊市牛市也有入市,用時間幫你分散風險。」 
不過以上方式要有兩大注意點,先決條件是要長綫投資,「如你希望用3個月至6個月的時間去投資,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投資成本法,也不能發揮好的效益,這個方法時間要長,效果越好。」另一方面,是要買入具前景的行業去投資,有長勝的動力,「有買貴無買錯」,也緊記不要買入夕陽行業的股份,股價可能一直會走下坡。 
但一些對股票亳無認識的投資初哥,林偉雄建議可以作出更分散的 投資,如買入ETF、基金等。如何在一眾ETF或基金中作出投資選擇,他認為最重要是知道自己買入了甚麼的資產,「最好是很容易透過不同的媒體報道和市場資訊,得知自己的投資回報是怎樣,如果在這角度上,最簡單的是購入恒指、科技指數的ETF,如南方東英(03033)就是 其中一款。同時年輕人也可留意增長型的ETF,如投資在新經濟、科技等行業的ETF,以上行業仍是未來五至10年的大趨勢。」 
至於買入基金的好處,是可以變相涉足投資多個國家的資產,「如你買入一隻科技股基金,就不會只投資香港股票,可能投資在美股,例如亞馬遜、微軟, Facebook等,涉獵更闊。」

iMoney:MPF高手林偉雄談後生仔理財:先保障後才去想投資

保險篇

很多人年輕人可能覺得自己仍年輕,身體很好,沒病沒痛,不需要買保險,但林偉雄認為年輕人有需要趁後生買保險,最基本一定是先想自己的保障,有閒錢才去想投資。「以一個理財金字塔來說,其實最底層是保障,有保障的話,之後才去想投資,最頂的一層才是投機。始終你沒有保障的話,你就是生活在一個風險當中,如你抱着僥倖的心態,經常認為不會遇上,事實上你有機會遇到的不只是急性疾病,也有可能遇上意外,因此你應該有保障。」
「後生仔可能認為自己的經濟能力不高,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父母,未來你就成了他們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柱,因此當中有很多考慮,所以我覺得就算你買入的銀碼不大,怎樣也要買入一份醫療保險。」醫療保險的話,他建議如手頭資金不多的年輕人,不一定要購入附設門診保障的醫療保險,「因為連門診保障的保險相對較貴,你要買入可以應付入院或有大病痛的醫療保障。」
不少公司為員工購買醫療保 障,有些年輕人覺得有公司這份醫療保險保障,就不需要自己額外買醫療保險,但林偉雄卻不認同這看法。「你要想的,是你今天在這一間公司工作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萬一你在轉工期間『出事』;又或者是你日後的身體狀況有問題時,你將來再為自己購入一份個人醫療保險就有問題,因為既有的疾病是不受保障的,如你心臟有問題,保險公司就會不保障心臟的疾病,就較麻煩了。」
人壽保險的話,是一種十分普遍的保險產品,目的是在投保人身故後為他的家人(或指定受益人)提供財務保障。一般來說,購買適當的保險,特別對一些經濟上需要支持家庭或有債務負擔的人(例如按揭貸款),是有其好處。林偉雄表示,不少具儲蓄成分的人壽保險保費相對較高,建議年輕人可買入一些「純人壽」的保險計劃,「即是你身故才有得賠那些,如年輕人購買的話,價錢十分平。」

MPF篇

年輕人一踏入職場,就開始了供強積金的生涯,每個月也要為強積金供款。強積金是打工仔退休資產的一部分,如何為其選擇投資組合十分重要。強積金的提取年齡一般是65歲,年輕人的投資期長達30年至40年,有較長時間抵禦市場的短期波動,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高,可以考慮選擇較進取和風險較高的強積金基金,例如股票基金或股票比例較高的混合資產基金,以爭取資本增值。反而言之,如果已達中年,距離退休的時間逐漸縮短,由於投資期較短,便應逐步減低股票比例,增加債券或其他低風險資產的比重,以降低風險及鎖定多年來已累積的強積金。
年輕人在強積金投資組合的比重中,股票部分應佔比多少﹖林偉雄提出名為「100法則」的投資理論,「就是你持有股票的佔比,是將100減去你的歲數,如你今年30 歲,用100減30便得出70,你就可投資70%資金在股票上,其餘30%可投資債券或其他較低風險資產;如你今年60歲的話,你最好用40%資金去投資股票。」

532投資方式管理MPF

林偉雄強調,以上方法只能作粗略參考。他表示,MPF一般要65歲才可以取得到, 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他在MPF上有逾40年的投資時期,當中一定經歷了牛市熊市,因此可挑選較高風險的基金,股票類別較適合。不過,市面上強積金可投資的組合選擇不多,「基本上連科技股類型基金也沒有,主要以地理位置去分類,如美國股票基金、中港股票基金、大中華股票基金、亞洲基金等,只有一兩間是有韓國、新興市場等基金,全是大路的基金。」
「我會採用532的投資方式,現 時我建議年輕人最大份的投資,可放在環球性投資基金(即約五成),包括歐美的基金,另外三成為投資亞洲基金,另外兩成就是投資中港基金,全是投資股票,沒有債券,其實年輕人是不需要投資債券,除非你很保守,作為年輕人全攻型也是沒有問題的。」
他又指,如年輕人完全沒有時間去研究應該買入那地區的基金,可考慮買入「目標日期退休基金」(Target Date Retirement Funds),目標日期基金的名稱為基金到期的日期,通常為投資人預期退休的年份,如2029年、2039 年、2049年等。不同的目標日期可以為不同的年齡族群,量身打造適合的退休投資方案。「如你在1985年出生,預計在65歲,即在2050年退休,可揀2050年基金,如我預計在15年後退休,現在揀的就是2035年基金。」
林偉雄是位MPF高手,持有逾150萬元強積金資產值,究竟他如何做到﹖他表示全靠自己幸運地避過多次港股跌浪,於股市大跌前成功將資金由股票轉到其他低風險的基金中。
「在2015年『港股大時代』時,我 當時覺得港股急升,並沒有基本因素支持,泡沫很大,毅然將港股的投資部分全撥入債券基金,最後慶幸自己避過港股跌浪。」同時,自積金局推出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 後,林偉雄將部分強積金放在自願性扣稅供款, 以減低稅務負擔。
林偉雄多次靠及時調整基金組合避過跌浪,成MPF高手,但他認為初出來社會工作的年輕人並沒有需要跟從他的做法,「打工仔只工作了一、兩年的時間,每月供款只得月薪的10%,一年後你的MPF可能只儲到一萬多元,兩年後只有二萬多元,就算是股災來臨,基金很少跌幅逾10%;就算是跌10%,你的損失也只是2,400元,因此不太需要在跌市作出避險。不過,當你工作多年,MPF 累積到10餘20萬元時,你就有需要為你的MPF避險也不遲,如你有15 萬元,股市下跌10%的話,你的損失就有15,000元 ,不是小數目。」

iMoney:MPF高手林偉雄談後生仔理財:先保障後才去想投資

來源:iMoney

iMoney:MPF高手林偉雄談後生仔理財:先保障後才去想投資iMoney:MPF高手林偉雄談後生仔理財:先保障後才去想投資iMoney:MPF高手林偉雄談後生仔理財:先保障後才去想投資iMoney:MPF高手林偉雄談後生仔理財:先保障後才去想投資

媒體報導
2021年05月04日
大公報: 銀行板塊點評: 富國多賺六倍 受惠經濟復甦

因為作出較少貸款撥備,富國銀行(WFC)今年首季盈利按年大升逾6倍,而撥備較少反映銀行看好信貸前景。

事實上,在強勁經濟復甦下,銀行股表現應該更理想,主要因為銀行業屬於周期股,而傳統上在經濟轉好期間,周期股表現往往較佳,原因包括:一、銀行是「百業之母」,受惠企業信貸需求增長;二、富國銀行的銀行業務佔總收入約80%,當中的存貸業務將能夠受惠於美債息率上升,部分經濟學家也開始預期美聯儲或會在今年底前縮減購債規模,或令加息時點提前。

投資風險方面。銀行股都對息率變化敏感。若果利率大幅回落至零水平,將對銀行股帶來一定影響。另外,就是壞賬問題,於過去十多年超低利率的背景下,養活不少高負債的所謂「殭屍企業」,倘若再次出現信貸危機,或令銀行的呆壞賬撥備增加,影響盈利表現。

由於今次經濟復甦周期仍有一段路要行,長則有可能一至兩年或以上,因此相信銀行股包括富國銀行都仍有一段升浪。目前富國銀行估值約1.1倍市賬率,在5年平均值以下,作為中長線投資,現價買入仍值得吸納。

來源: 大公報

媒體報導
2021年05月04日
星島日報: 為甚麼一般投資者買樓賺錢較買股容易?

近月港股表現整體乏善足陳,操作難度有所提升,相信在場內的戰友都會感受得到。而同一時間,本港樓市又有重燃跡象,似乎正重拾上升動力,離歷史高位只差一步之遙。相信大家和筆者一樣,均觀察到身邊大部份朋友,通常買樓賺錢較買股票賺錢容易,到底背後有甚麼原因呢?

這次先談第一個原因,就是投資品屬性。投資品屬性包括了投資品的重要性、買賣特徵等。就著投資品的重要性來說,樓市在全球不論哪個經濟體中,均有重要的地位,一旦樓市下行,經濟便會被嚴重拖累,美國的次按危機、香港97-03的經濟衰退,均是由房地產價格下跌引起。正由於房地產對經濟的重要性,政府自然對其百般呵護,而政府又是土地供應及貨幣政策的最大掌控者,政府有意願、有能力去托市,樓市自然易升難跌。而就買賣特徵方面,經濟體如香港,物業主要是用來滿足自住需求,投機需求相對佔少數。在這情況下,每個物業均是「有入冇出」,投資者買了後,不會輕易言賣,天然地造成「貨源歸邊」,也是令物業價格易升難跌的原因。

相反,就著股票,一來股票市場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遠少於樓市(美國不是,但香港確是如此),政府沒意願托市。另一方面,股市的作用是為企業定價及融資,股價因為業績,或因供股集資而下跌,都是正常市場行為,政府更沒理由阻止。而就買賣特徵方面,股票和買入自住物業「有入冇出」正好相反,一般投資者如果不是經營者,買入股票只為賺取資本增值,預期價格有下跌趨勢,便會減持甚至全部變現。這亦和物業天然特性是「貨源歸邊」相反,股票天然特性是「有入有出」,升時一窩蜂買,跌時一窩蜂賣,加上貪婪和恐慌的心理往往會令人買在高點,賣在低點,買股賺錢自然相對難於樓市了。

為甚麼一般投資者買樓賺錢較買股容易?

欄名:理財有道
作者:晉裕環球資產管理 投資組合經理 黃子燊
刊出日期:2021年5月4日

項目一覽

One Casson Square

Casson Square, London SE1 7NW
價錢由
GBP
699,000
房間數目:
1-2
停車場:
Yes
大小:
645-967 Sq. Ft.
項目種類 :
Apartment
完工日期 :
Completed
發展商:
Canary Wharf Group
立即聯絡我們

倫敦Zone 1現樓項目One Casson Square 坐落於倫敦眼及泰晤士河旁邊的Waterloo 地鐵站上蓋。而Waterloo 站為倫敦南區唯一六線交匯的地鐵站,方便直達倫敦市區多個地方。另可步行直達倫敦著名學府King’s College。而項目旁邊為著名景點倫敦眼及泰晤士河,可享有舉世美景。項目內設有三座商廈,適合出租給該區年輕才俊。One Casson Square由建立倫敦著名商業區金絲雀碼頭的著名發展商Canary Wharf Group 打造,信心保証!

樓盤特點:

  • 現樓項目,即買即收租

  • 倫敦罕有地鐵上蓋項目,機會難求 

  • 位於倫敦南區唯一六線交匯站,交通四通八達

  • Zone 1 泰晤士河旁最後一塊大型地皮,物超所值

  • 旁邊為倫敦眼及泰晤士河,盡覽舉世美景

  • 區內設有三棟全新商廈,刺激出租需求

  • 步行直達國際著名學府King’s College,子女未來升學首選

  • 由知名發展商Canary Wharf Group 打造,信心保証

鄰近設施

  • School
    • King's College London - Waterloo Campus
      5
    • King's College London
      14
    • DLD College London
      5
    • University of London
      12
    • 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
      18
  • Transport
    • Tube station - Waterloo
      1
    • Bus stop
      1
  • Lifestyle
    • Jubilee Park
      >1
    • London Eye
      2
    • National Theatre
      4
    • Sea Life Centre London Aquarium
      3
    • Westminster Abbey
      17
  • Shopping
    • Bond Street
      15
    • Oxford Circus
      20
  • Business
    • Bank Station
      15
    • Canary Wharf
      20

專業驗收

私人及即場視頻專業驗收變得越來越普遍。歡迎查詢。

歡迎聯絡我們進行專業驗收。

位置

聯絡我們
聯絡我們,共創美好未來。

請留下聯絡資料,我們專業團隊會盡快與你聯絡。

    Please enter


    Please enter


    Please enter

    Please enter valid mobile number


    市場分析
    2021年04月30日
    每週市場回顧四月三十日

    每週市場回顧四月三十日

     usa美國

    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季度業績理想,推動美股續創新高。美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年率大幅增長6.4%;4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報121.7,也升至疫情前最高水平。美國企業最新季度業績也十分理想,在已公佈財報的284家企業中,逾87%的企業盈利水平高於市場預期,平均盈利按年增長高於53%。

    貨幣政策方面,美國聯儲局維持利率及購債規模不變。主席鮑威爾表示,物價有一次性上升壓力,但不太可能持續,他重申在實現就業與通脹目標前,目前的利率政策是合適的。美國總統拜登在上任滿100天的前夕發表演說,指是時候讓美企與最富有的1%美國人公平繳稅。除此以外,他也提及1.8萬億美元的10年期「美國家庭計劃」,指其中部份資金來自對富人的最大加稅而來。美國將公佈4月ISM製造業及服務業指數,以及非農新增職位等一系列就業數據。

    euro歐洲

    歐股走勢出現分歧,在截至週四的5日,英國及法國分別累升0.33%及0.56%,惟德國股市下跌1.09%。德國通脹趨勢加速,德國4月份CPI按年升幅自2019年以來首次突破2%。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即將實施總額高達7500億歐元的經濟復甦計劃。但另一方面,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則指,要判斷新冠疫情危機對經濟的影響是否結束仍為時過早。但她預料,到6月底時將有7成的歐元區人口接種首劑疫苗,因此下半年經濟有機會出現強勁反彈。歐元區將公佈3月零售銷售數據。

    china中國

    經濟數據未如理想,拖累內地股市在五一長假期前夕前走軟,滬深300指數於本週回落0.23%;港股方面同樣弱勢,因出現被國家部門約見的消息,多家科網公司股價在週五普遍下跌,恒指全週下跌1.22%。數據方面,4月中國官方製造業及非製造業擴張步伐放緩,分別降至51.1及54.9;惟4月份財新中國製造業則改善至51.9。除此以外,內地再出現一連串網絡平台監管行動,騰訊和字節跳動等13家網絡平台企業被監管機構邀約見,指要就其業務方面的違規問題作出糾正,消息指有關當局已準備對騰訊開出可能至少100億元人民幣的罰單。中國將公佈出口及外滙儲備等數據。

     

    weekly-insight-1

    weekly-insight-2

    forecast

    澳洲

    澳洲景色怡人,社會福利享譽國際,與香港時差最大只有三小時,是許多客戶心目中的理想國度。於 2020 年《全球財富遷移評估報告》中,澳洲被評為全球高淨值人士移民首選的目的地,可見其完善的政治及經濟環境吸引了不少人移居澳洲。

    澳洲是目前世界第 12 大經濟體,隨著海外人才不斷流入,移民成為其中一個支撐澳洲經濟的重要因素動力。

    優勢

    為何選擇澳洲?

    • 全球高淨值人士移民首選:根據New World Wealth發佈的 2020 年《全球財富遷移評估報告》(Global Wealth Migration Review),澳洲以一年移入 12,000 名百萬高淨值人士位居世界首位,是全球高淨值人士移民首選。
    • 宜居指數高:根據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19 年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澳洲墨爾本當選全球第二最宜居的城市。澳洲悉尼位列第三,澳洲阿德萊德位列第十 。
    • 國家護照實用:根據亨利護照指數(Henley Passport Index)發表的 2020 第四季世界最強大護照排名中,澳洲護照位列第八,對澳洲免簽的國家達到 184 個。
    • 教育制度完善: 澳洲提倡高等教育普及化,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最新的研究指出,43.74% 的澳洲人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在全球排行榜中位列第七。
    • 稅務優勢:避免雙重徵稅 ‒ 任何在海外的投資者都不必擔心在海外的資產及商貿活動會因為成為澳洲居民而被雙重徵稅。而且澳洲是世界上首個取消遺產稅的發達國家。
    澳洲移民計劃
    商業創新簽證(188A)

    該簽證類別要求申請人過往擁有一定的營商經驗,於移民分數評估表中至少獲得 65分,並且於澳洲設立並經營生意,是適合中小企老闆的移民途徑。簽證有效期為4年零3個月,於這期間在澳洲滿足指定的營業及居住要求,可申請永久居留簽證。澳洲移民局早前公佈,188A簽證要求將於2021年7月1日進行更改,投資要求及資產要求均會提高。

    了解更多

    投資者簽證(188B)

    該簽證類別要求申請人過往擁有投資或營商經驗,於移民分數評估表中至少獲得65分,符合條件便能申請有效期4年零3個月的臨時居民簽證,適合專業投資者進行申請。申請人須要投資州政府指定債券,持有至少4年,並在澳洲滿足居住要求後,可申請永久居留簽證。

    了解更多

    重大投資者簽證(類別188C)

    該簽證類別是為了吸引全球高淨值人士將資金投放於澳洲,為當地經濟帶來顯著發展而設立。188C簽證對申請人背景要求並不嚴格,沒有評分及年齡限制,居住要求亦十分寬鬆,每年只需居住滿40天,其高靈活性的優勢成為了不少高淨值人士移民之選。

    了解更多

    全球個人專才計劃

    該簽證計劃於2019年推出,目的是吸引全球高技術專才移民到澳洲,申請人職業須要在指定範疇之中,符合申請條件的話可直接申請永久居留簽證。全球個人專才計劃是目前澳洲最受歡迎的簽證類別之一,本年度移民配額更由以往5,000個大幅增加至15,000個。

    了解更多

    技術移民簽證(類別 189/190/491)

    澳洲技術移民主要有3大類別:189獨立技術簽證,190提名技術簽證,491偏遠地區技術簽證。申請人在遞交意向申請前必須擁有一個合格的職業技術評估,並需證明自已的英語水平,合資格的申請人將會收到由澳洲移民局發出的邀請,申請永居或臨居簽證。

    了解更多

    基本資料

    • 人口

      澳洲的人口約 2,500 萬。來自亞洲的移民增長強勁,華裔人口更已突破 121 萬,特別較多聚居在新南威爾士州。

    • 地理

      澳洲位於南半球,為全球第六大的國家。澳洲由 6 個州份及 2 個領地組成:6 個州份分別為新南威爾斯州、昆士蘭州、南澳州、西澳州、維多利亞州及塔斯馬尼亞州;2 個領地分別為首都領地及北領地。

    • 語言

      英語為澳洲的官方語言。但隨著華裔人口的增加,普通話已成澳洲第二大語言。

    聯絡我們
    聯絡我們,共創美好未來。

    請留下聯絡資料,我們專業團隊會盡快與你聯絡。

      Please enter


      Please enter


      Please enter

      Please enter valid mobile number


      英國

      英國文化歷史悠久,經濟發展十分成熟,倫敦更是國際知名的金融中心,為歐洲最先進國家之一。英國教育有著高品質的水準,於國際上享負盛名。根據《QS世界大學排名2021》指出,在全球大學前 10 名中,英國大學占了當中的 4 席。除此之外,英國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分析及領導能力,能令您的子女留學後在職場更有優勢。

      就香港並持有BN(O)護照的客戶而言,您和受養人可於 2021 年 1 月起申請一同移居英國,滿足居住條件後便可申請無限期居留,獲得英國公民身份。

      優勢

      為何選擇英國?

      • 傳統移民大國:英國經濟發展十分成熟,倫敦更是國際知名的金融中心。英國曾經統治香港超過 150 年,與香港文化相近,為不少港人移居首選。
      • 國家護照實用:根據亨利護照指數(Henley Passport Index)發表的 2021 第一季世界最強大護照排名中,英國護照位列全球第七,對英國免簽的國家達到 187 個。
      • 優良教育系統:英國擁有多間世界頂尖學府如牛津大學及劍橋大學,其優秀的教育制度一直吸引不少家長青睞,根據《QS世界大學排名2021》指出,在全球大學前 10 名中,英國大學佔了當中的 4 席。
      • 移民門檻低:相較其他移民項目,BN(O) 簽證申請要求簡單,無評分、年齡及語言要求。
      英國移民計劃
      英國投資者簽證

      專為經驗投資者而設的移民通道

      了解更多

      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簽證(BNO Visa)

      專為香港BN(O)持有人而設的移民通道

      了解更多

      基本資料

      • 人口

        英國人口約 6700 萬。近年英國的移民人口增長加快,當中有來自中國和印度的留學生佔較大比例。

      • 地理

        英國位於西歐,土地面積 243,610 平方公里,英國領土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組成,首都為倫敦。

      • 語言

        英語為英國的主要語言。法語和德語是英格蘭和蘇格蘭常見的第二語言。

      聯絡我們
      聯絡我們,共創美好未來。

      請留下聯絡資料,我們專業團隊會盡快與你聯絡。

        Please enter


        Please enter


        Please enter

        Please enter valid mobile number


        媒體報導
        2021年04月30日
        經濟通: 經濟增長周期下的「四維選股」

        《宏策俊見》上期提及在經濟增長期中,長期利率向上,受惠經濟復甦的周期股表現往往更佳。到底在運用「四維選股法」時可否同時考慮周期股呢?答案當然是可以,儘管「四維選股」的核心理念是要挑選那些仍然處於自身增長周期的企業,但這些股票與周期股是沒有衝突的,所以在應用「四維選股法」時可多加考量周期股的特性,最理想是兩者能結合,而改善型選股也能配合受惠經濟改善的周期股。

        周期股受惠經濟復甦

        如根據MSCI周期股指數的定義,屬於周期股的板塊有可選消費、金融、房地產、工業、資訊科技、原材料和通訊服務;而非周期股,即稱為防守股則有必需消費、能源、健康護理和公用事業。在正常情況下,當經濟持續增長,個人收入與個人支出均得到提升,而社會整體投資也會增加,這將利好企業盈利前景。而在美國增加基建撥款的背景下,基建活動將會推動工業需求及利好工業股;同時也能拉動原料需求,令原材料價格上漲並利好資源股。除此以外,長期利率也往往在經濟復甦周期中上升,利好傳統銀行的存貸業務,配合信貸環境轉好,各類企業紛紛增加信貸規模,這也會利好「百業之母」的銀行業。

        周期股較易在改善型選股名單出現

        由此可見,以上提及的企業盈利展望將出現改善,而這些股票名單很大機會在「四維選股法」中以改善型選股的姿態出現,同時部分周期企業的潛能也有機會因此而散發出來,繼而形成了新的「四維」選擇。至於「改善型」選股的轉換速度將較其他三個維度為高,這主要是因為「改善型」的改善期僅屬小型周期,而企業盈利的小型周期轉化速度較快,最終導致組合內的周期股傾向出現較快的轉換率。

        科技股既是周期股亦是增長股

        雖然「四維選股」以挑選增長股為主,但周期股與「四維選股」也沒存在相沖的情況,所以在運用選股原則時,兩者特點可以結合。例如,本身科技股是周期股之一,而科技股又多屬於新興產業,絕大部分科技企均處於其自身的增長周期,因此有不少科技股均同時具備周期股與增長股的因子。而目前科技股也是相對理想的選擇,因為不論是經濟增長或衰退,這些企業也處於現今世代的科技行業增長期,盈利仍存有上調的空間。故此,在經濟增長時期挑選科技股將可視為對其盈利增長更有信心的選擇。

        部分周期股須以短線部署

        事實上,不是所有周期股均能完全配合「四維選股」的條件,例如有不少金融及消費股均已過了自身的最佳增長期,因此未必能夠成為「四維選股法」中的核心選擇。但從短期看,這些板塊仍有可能在「改善型」選股中出現,因為只要這些企業盈利前景能出現短期改善周期就可以作為「改善型」選股,不妨考慮以較短線部署「四維」周期股。

        只要配合「互聯網」也能轉化新經濟

        然而,不一定是金融與消費股就是傳統行業,就是沒有增長前景,其實一般只要配合「互聯網」就可以轉化為新經濟了,互聯網金融或互聯網消費都是其中的例子。因為一般能應用互聯網的企業也屬新經濟,而且技術含量也較高,將有較大能力追趕科網時代的進步速度,所以「互聯網」企業存在較高的生存與成長能力。例如虛擬銀行就是結合互聯網與銀行服務的企業。不像傳統銀行,它們幾乎不用設立實體分店或實體營運地點,所聘用的員工數目也能相應減少,因此能很大程度地降低營運成本。此外,這些虛擬銀行一般由科技公司設立或參與營運,背後具有相當高程度的技術支援,往往在手機或網頁界面的功能與用戶體驗也較佳。因此,一般只要是能配合「互聯網」的企業,即是原本是傳統行業,也能轉化成具備持續增長能力的新經濟企業。

        總括而言,周期股在經濟改善時的表現較佳,但對「四維選股法」則沒帶來衝突。如處於經濟增長期,在運用「四維選股」法時加入周期股作為考量,將更能提升選股質素。

        來源: 經濟通

        移民升學
        2021年04月28日
        為什麼選擇留學加拿大?

        加拿大向來是全球移民大國之一。在加國的移民人口比例中,國際留學生對加拿大移民的影響至關重要。根據加拿大國際教育局(Canadian Bureau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研究指出,2020年有530,540國際留學生選擇到加拿大升學,而當中印度及中國佔整體留學生比例超過一半,分別為34%及22%。

        加拿大留學生國籍分佈^ 加拿大留學生國籍分佈

        熱門目的地

        加拿大國際教育局亦有就國際學生的留學目的地進行調查,研究顯示有接近5成學生選擇於安大略省(Ontario)升學。該省的大專院校於國際上享負盛名,如多倫多大學、麥克馬斯特大及滑鐵盧大學等都是全球名列前矛的名校;除此之外,安省政治、經濟實力亦是加國之冠,重要城市如政治中心渥太華及金融中心多倫多都位於安省,這解釋了為什麼安省是大部份留學生的首選。

        另一個熱門省份則是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有大約12萬留學生(約22%)於該省求學。該省有著一流的生活環境,完善的市政社區服務,世界級的教育體系,以及高品質的醫療系統。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2020年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中,溫哥華當選為全球10大最宜居的城市之一,這些因素都吸引了不少國際留學生在此求學。

        地^ 加拿大熱門留學地區

        為什麼會選擇於加拿大升學

        移民首選

        首先,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十分鼓勵及支持留學生畢業後繼續留在加國。留學生可於畢業後申請長達3年的畢業工簽(Post-Graduation Work Permit),只要於期限內找到工作便有機會申請成為加國永久居民。除此之外,加拿大移民局(IRCC)亦會不定期為留學生提供更便利的移民通道,例如由5月6日開始,他們將會提供40,000個移民配額給予合資格並持有臨居簽證的國際留學生,讓他們可以申請永久居留簽證。

        多元文化

        此外,加拿大是一個多元種族共融的社會。加拿大最大的種族為加拿大人,佔全國人口32%;其次為英裔及法裔加拿大人各佔21% 及15.8%; 蘇格蘭裔及愛爾蘭裔也佔15.1%及13.9%;語言方面也相當多樣化,除了官方的英語及法語,不少語言隨著移民人口增加而在加拿大變得普及,如廣東話、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普通話、意大利語等。因此, 種族、性別及年齡歧視等問題比起其他國家相對輕微,這亦有利於國際學生於畢業後融入加國社會。

        生活質素優勢

        生活費方面,比起美國、英國、澳洲等熱門升學地區,加拿大的生活及學費相對便宜。加上加拿大優質學府雲集,教育制度完善,根據USNews發佈的2019年全球國家教育排行中,加拿大憑借著其發展完備的公共教育系統, 在全球排行榜中位列第三,是海外學生升學的熱門地。此外, 加拿大是一個治安良好的國家,留學生生活在加國亦不需要為自身安全而擔憂。

        資料來源: Canadian Bureau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媒體報導
        2021年04月27日
        星島日報: 面對風險,一般投資者應「對沖」還是「減倉」?

        由於各種反向 ETF 的盛行,令「對沖」成本大大減低,故此本次也藉機談談個人對「對沖」這手段的一些想法。

        「對沖」(Hedging)按照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網站的定義,是用作減輕風險的防守策略,方法是作額外的持倉以抵銷原有的持倉所帶來的風險。「對沖」固然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能使用的工具和方法有很多,從期指、期權,到上文提到的反向 ETF 均有,而不同的工具和策略對整個組合的具體影響也有所不同,例如用期權對沖,是運用其高槓的特質,以有限注碼去達到對沖的目標,但相對難以操作;而以反向ETF 進行對沖的話,則雖然佔用資金佔組合比重會較高,但計算風險曝險等相對容易操作。但本次主要想談的,不是不同對沖方法的分別,而是筆者為何傾向認為一般投資者減倉勝於對沖。

        在筆者角度,個人認為一般投資者最大的優勢在於,與機構投資者相比,一般個人投資者的倉位相對不大,也不像機構投資者般有現金水平限制,因而部署可以相對靈活。而一般投資者也應該善用有關優勢— 如果擔心持股價格會下跌,那相對做對沖而言,更簡單直接的方法應為減倉。這一方面符合在投資中頗為重要的 KISS 原則(Keep it simple, stupid),另一方面,一般投資者既不用面對機構投資者有關現金水平的限制,也由於組合金額不是太大,在市場上轉身並不困難,如果是擔心股價會下跌,那簡單將持倉水平調低,已能有效減低價格風險,而由於轉身容易,即使看錯了要追回股票,也是一天內可以做到的事,那便可以避免將事情簡單複雜化,令組合不會因為過度對沖,而承受原先不想承擔的風險了。

        面對風險,一般投資者應「對沖」還是「減倉」?

        欄名:理財有道
        作者:晉裕環球資產管理 投資組合經理 黃子燊
        刊出日期:2021年4月27日
         

        Subscrib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