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is Fraser |
媒體報導
2021年01月12日
星島日報: 為何我們偏好軟件行業多於硬件行業?

我們的投資風格偏向新經濟股的範疇,包括科技板塊,在過往的文章已多有提及。而在本次文章,我們想談談為何我們在科技板塊中,偏愛軟件板塊多於硬件板塊。

第一個原因,和相當著名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有關。摩爾定律由英特爾的創辦人戈登·摩爾所提出,他預測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如果用商業的角度來演繹,摩爾定律可被翻譯成為「每一美元能買到的電腦性能,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這規律意味著甚麼呢?這意味著硬件生產商需要不斷投入資金研發。因為即使生產商A生產了一款在今天性能屬頂尖的硬件A,假設它不再投入研發,18個月後,競爭對手便會推出價格相若,但性能優於硬件A一倍的產品,生產商A原有的產品如不割價求售,便會被排擠出市場。如果生產商不想發生這樣的情況,則要不斷投入資金研發,才能確保在行業內的優勢。這樣無法一勞永逸的商業模式,在先天上已是有其缺陷。

而軟件行業在商業模式方面則沒有這個問題,反而由於網絡效應,軟件行業容易有自然壟斷的傾向。所謂網絡效應,意指愈多人使用,則該項產品的吸引力愈強,最後形成一個正向循環,最後甚至把競爭對手都排擠掉。微信、Microsoft office 等便是例子。以微信為例,當閣下身邊多數人都在用微信溝通,即使你想用 whatsapp,你也只能使用微信。Microsoft office 亦是同樣道理,當愈來多人用 Microsoft Word,Microsoft Word 便會變成主流,即使你再不喜歡用,你也只能使用,有關軟件的市佔率然會提升,最後形成自然壟斷(如 Windows 作業系統一樣)。而當形成壟斷一段時間後,企業便能坐擁巨量資源,一旦發現競爭者便或模彷,或收購去壓制。這也是為何微軟的市值,始終遠高於英特爾的原因了。

星島: 為何我們偏好軟件行業多於硬件行業?

來源: 星島日報

刊出日期: 2020年1月12日(星期二)

欄名:理財有道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 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

 

 

媒體報導
2021年01月11日
華富財經: 晉裕錦囊 – 2021年1月港股投資簡報

自2020年7月底開始五個月以來,組合已錄得 23% 的回報,亦跑贏同期恒指超過12%。12月環球股市的表現不俗,以標普500指數作為代表的美股,於期內上升了3.71%,歐洲的 STOXX600 指數以美元計算,由於美元貶值的帶動,上升了4.81%,而以恒生指數作為代表的港股,則於期內上升了3.38%。

港股模擬組合

晉裕錦囊 2021年1月港股投資簡報

組合概覽:

1)本金︰100萬港元

2)成立日︰2019年4月30日 (同期恆指為:29,699.12)

3)投資對象︰主要投資於香港上市的股票及ETF,另不多於10%比重於環球股票或其他衍生工具

組合經理評論:

我們上月加注買入的小米集團(1810),於12月內上升了25.28%,獲得不俗回報。在小米硬件出貨量持續維持高位,預料整體市佔將有所提升並利好長遠互聯網業務發展的情況下,我們繼續看好集團的前景。然而,由於經過一輪上升後,小米集團佔整體組合比重已然偏高,故此我們在月底時進行了再平衡,沽出了一部份的小米集團,並買入了互聯網數據中心(IDC,Internet Data Center)板塊中的私營龍頭萬國數據(9698)。我們買入該股的原因主要是看好行業發展,而萬國數據則屬於營運商中立數據中心的龍頭,可以分享到行業發展紅利,故此被我們納入投資組合內。

我們看好互聯網數據中心的行業發展,主要是看好數據的使用量將不斷提升,而做出這推論主要建基於兩個原因,包括(i)中國不斷向「數碼化」發展,(ii)雲計算的普及新興技術帶來數據使用量上升,而第三個原因,即(iii)政府政策支持,預料亦會為行業帶來發展紅利。

就(i)中國向數碼化發展,根據統計,中國的互聯網普及率至 2020 年為64.5%,對標較先進國家如美國的 85.8%,尚有相當大的上升空間。據諮詢機構估算,未來數年,中國的互聯網用戶規模將由2019年的8.81億增至2024年的11億,用戶量上升,本身已能帶來數據量的提升,而實際上,隨著技術的迭代和進步,用戶的平均數據使用量亦會上升(正如4G時代戶均用量多於3G),對數據中心的需求亦會隨之而增加,這對互聯網數據中心板塊無疑屬利好。

而就(ii)雲計算的普及新興技術帶來數據使用量上升,則可分兩方面去看。首先,在企業層面,企業將資料及營運向雲端遷移(即所謂「上雲」)屬大勢所趨,而一如海外企業,現時企業即使上雲,也不再自行處理如購買伺服器等事宜,而是採用其他企業提供的雲計算服務或租用數據中心,租用數據中心固然會直接令數據中心受惠,而即使是使用其他企業的雲計算服務,有關提供雲計算服務的企業,除了會自建伺服器外,亦會租用數據中心,最終亦帶動了數據中心產業的增長。而就另一方面,隨著新興技術發展,數據使用量上升屬於必然。5G甚至將來的6G技術令更多場景可以應用到互聯網,如物聯網、智慧城市、遠端醫療等。而這些應用均會產生大量數據需求(參考諮詢機構估算,中國的數據生成總量2019至2024預料將以30%的複合年增率增長),這亦衍生出對數據中心持續的需求。

而就(iii)政府政策支持,國內政府正著力推動新基建,而在2020年3月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更明確指出,要「加快5G網路、資料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亦對行業的發展利好。而在國內,不計三大電訊營運商,營運商中立的數據中心,以世紀互聯和萬國數據兩家為行業龍頭,而在港上市的,則只有萬國數據(9698)一家,我們亦因此在模擬組合中買入該股,以分享行業的發展紅利了。

來源: 華富財經

市場分析
2021年01月08日
每週市場回顧一月八日

每週市場回顧一月八日

usa美國

2021年剛剛開始的第一週就已出現不少熱話,佐治亞州參議院第二輪選舉以及隨後在國會發生的事件成為全球的頭條新聞。在佐治亞州的第二輪選舉中,儘管競爭激烈,但民主黨還是意外地贏得了參議院的兩個席位,鞏固了對三大權力分支的全面控制。然而,因預期更多的財政刺激措施出臺,市場對由此「藍色浪潮 」反應積極,三大股票指數均創下歷史新高,截至週四,年初至今上漲1.27-1.42%。本週有另一個令人關注的事件,就是有示威者衝入國會,令選舉團投票結果的確認工作短暫中斷。局勢平息後,國會復會並正式確認拜登獲勝,上任日期為1月20日。基本面方面,ADP非農就業人數再次出現負值,消息令市場失望,但其他PMI數據卻仍處於擴張區間,反映出整體商業情緒仍然正面,市場對後疫苗時代充滿期待。美國將公佈CPI、零售銷售和密西根消費者信心指數等數據。

euro歐洲

踏入新年,COVID仍然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世衛組織警告指,隨著病例的激增,歐洲的疫情狀況正處於臨界點,世衛敦促各國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來遏制傳播。歐洲各地同時開展疫苗接種計畫,希望隨著建立民眾的免疫力以抑制疫情。歐洲股市開局平穩,自年初起截至週四,英國、法國和德國的股票指數上漲了1.82%-6.14%。撇開疫情不談,英國脫歐也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事件,零售商和客戶第一次感受到邊界重新現,複雜的增值稅規則也令雙方感到意外,不少公司決定暫時停止國際交付,以避免向客戶收取過多費用。經濟基本面方面,多數CPI和PMI低於市場預期,突顯了持續的疫情和封鎖的影響。下週,我們將得到更多歐元區和英國的工業生產數據,同時英國和德國亦將公佈GDP初值。

china中國

踏入新的一年,港股及內地股市雙雙持續造好,截至週五,恒生指數年初至今升2.38%,恒生科技指數亦升2.43%;內地股市升幅更大,滬深300指數升5.45%。較早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禁止美國與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8款中國應用程式進行交易,拖累部分在港上市的科技龍頭股份表現,如阿里巴巴年初至今累計仍在錄得跌幅。另一方面,紐約證交所再次更改對中國三大電訊商的取消除牌決定,導相關股價重新轉跌。數據方面,中國將公佈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及12月出入口數據。

weekly TC

​​Weekly TC2

 

 

 

 

晉裕視頻
2021年01月07日
晉裕導航:如何挑選合適的基金?基金投資平台好介紹

相信不少人做資產配置好多時都以基金作為投資工具,到底有甚麼基金投資平台好介紹呢?

現時做資產配置好多時都以基金作為投資工具,如何挑選一個好的基金?今集晉裕導航邀請到美世香港財富業務主管陳慧盈 Adeline為大家解釋如何善用基金平台去提高投資效益。而美世基金平台又何對不同基金進行評級?立即收睇今集晉裕導航 !

主持︰晉裕環球資產管理 投資策略師 陳俊業 Cyrus

嘉賓︰美世香港 財富業務主管  陳慧盈 Adeline

馬上觀看以下短片,即時捕捉結構性增長新機遇!

瀏覽我們的網站以獲取更多財富管理服務和資訊:

晉裕集團: https://www.harris-fraser.com 美世基金: https://www.mercerfundwatch.com/

媒體報導
2021年01月07日
Sun Channel: 中環財經連線 20210107

很高興我們的投資策略師 陳俊業(Cyrus) 受邀請出席7-1-2021直播節目《Sun Channel 中環財經在線》,分享投資市場觀點!

小米現貨要撈貨?目標價睇XX蚊?連阿Car都想追貨?5號仔短期上望50蚊?仲可以用呢個方法部署?阿里巴巴四面受敵,有貨要急沽離場?

01:25 大市走勢/ 環球市況
09:05 銀行股/ (5) 滙豐控股/ (2888) 渣打集團
14:50 油股
18:06 (2013) 微盟集團
20:22 中資電訊商制裁分析
22:46 (9988) 阿里巴巴
29:30 (1810) 小米集團
32:49 車股/ (2238) 廣汽集團/ (2333) 長城汽車
40:28 (1211) 比亞迪股份
42:37 (6690) 海爾智家/ 半新股分析
45:54 (6993) 藍月亮集團/ 內需股
50:24 (6618) 京東健康
53:00 (241) 阿里健康

媒體報導
2021年01月05日
星島: 為何我們看好數據中心板塊?

在新基建範疇中,有不同的板塊,我們其中一個偏好的板塊就是互聯網數據中心(IDC,Internet Data Center)。今天打算簡談我們為何偏好的原因。

簡要而言,互聯網數據中心板塊的長線增長空間來自(i)中國向「數字化」發展,(ii)雲計算的普及新興技術帶來數據使用量上升,及(iii)政府政策支持。

就中國向數字化發展,中國的互聯網普及率至 2020 年為64.5%,對標較先進國家如美國的 85.8%,尚有上升空間。據咨詢機構估算,中國的互聯網用戶規模將由2019年的8.81億增至2024年的11億,用戶量上升,已帶來數據量的提升,而實際上,隨著技術迭代,用戶的平均數據使用量亦會上升(正如4G時代戶均用量多於3G),這對 IDC 板塊無疑屬利好。

就雲計算的普及數據使用量上升 — 企業上雲屬大勢所趨,而一如海外企業,現時企業即使上雲,也不再自行處理如購買伺服器等事宜,而是採用其他企業如阿里巴巴提供的Iaas服務(如阿里雲)。而這些提供雲計算服務的企業,為了滿足龐大的算力需求,除了會自建伺服器外,更會租用數據中心,這亦帶動了數據中心產業的增長。而就數據使用量上升,隨著新興技術發展,數據使用量無疑會有所增加。5G令更多場景可以應用到互聯網,如物聯網、智慧城市、遠端醫療等等應用。而這些應用均會產生大量數據需求(參考咨詢機構估算,中國的數據生成總量2019至2024將以30%的複合年增率增長),這趨勢亦衍生出對數據中心的需求。加上國家早前明確提到要加快數據中心建設,政策支持亦利好有關板塊。

如果是運營商中立數據中心,國內龍頭分別是世紀互聯及萬國數據,兩者中,只有萬國數據有在香港上市,因此如果投資者隻中在投資港股而又要下注此板塊,則只能考慮萬國數據(9698)了。

黃子燊:星島:為何我們看好數據中心板塊?

刊出日期: 2020年1月5日(星期二)

欄名:理財有道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 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

媒體報導
2021年01月05日
東網: 港股格局: 黃子燊指炒作中資電訊股等於賭博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表示不會看淡後市,恒指周一(4日)氣勢強勁,預料1月阻力位為28,000點,支持位為26,500點,12個月目標價可達29,200點。

他認為若市場氣氛良好,疫情有好轉及確診數字清零,指數將更見樂觀。他指現時大市已反映拜登當選的消息,如中美新能源股及光伏股在12月上升不少,市場主要觀望其上任後的新狀況及政策。

至於紐交所今早(5日)宣布取消將三家中資電訊股除牌,股價隨即反彈,中移動最高升逾7%。他勸喻投資者可免則免,盡量避開股份,股份本來不屬於高增長板塊,長遠基本面及行業發展不算吸引,市場純粹借消息炒作,股份偏向投機性操作。

另方面,股份與政治掛鈎,政治及中美關係根本無從預測,並且變化多端,他指投資者向政治消息下注,趁壞消息買入博股份反彈,與「買大細」無分別。

今有生物科技公司宣布配股,他認為並不代表股份見頂,尤其生物科技股特別需要資金投資本業,惟之後股價會否反彈,則要視乎企業本身基本面、配股用途、市場如何理解配股消息等。

來源: 東網

媒體報導
2021年01月04日
大公報:疫後新常態 十大科技ETF潛力厚

「發明汽車後,鮮有人再坐馬車;使用5G技術後,少有人 會用4G」 。晉裕集團資產管理策略師陳俊業(見圖)認為,新 冠肺炎疫情加速宅生活相關科技廣泛應用;重要的是,這些科 技應用並不會因為疫情日後消失而 「返轉頭」。

隨着人類進入 新的生活模式,投資者應該尋找能夠提供新需求的公司,而不 是提供需求會被淘汰的公司(如馬車製造公司)。為此,陳俊業鎖定2021年3大投資主題,包括 「科技與創新」 、 「醫療與生物科技」 、 「ESG與可持續發展」 ,利用在美國買賣的ETF產 品,選出10隻美國買賣的ETF產品。

ARK Innovation ETF(ARKK)

ARKK為主動型ETF,投資應用顛覆創新技術的公司。ARKK四大投資主題,包括基因組革命、產業創新、下一代互聯網、金融科技創新。基於ARKK在2020年有強勁表現,所以不論持倉市值或是吸引資金流入,均令ARKK資產管理總值在同類ETF中最高。

Direxion Moonshot Innovators ETF(MOON)

MOON投資創新科技公司,但有別於ARKK,MOON主要是投資於那些處於早期創新得分較高的公司。MOON追蹤S&P Kensho MoonshootIndex,投資主要圍繞三大主題,分別是早期創新性的交通、清潔能源和人類革命。

Direxion Daily Semiconductor Bull 3X Shares(SOXL)

SOXL追蹤費城半導體指數。儘管資產管理規模低於兩隻熱門半導體ETF(SOXX及SMH),但SOXL有3倍槓桿率的效用。SOXL主要以指數互換(SWAP)作為主要指數槓桿追蹤之用。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槓桿ETF不適合作長期持有,較適宜短線部署。

Global X FinTech ETF(FINX)

FINX 投資金融科技公司,追蹤Global Fintech Thematic Index。FINX管理資產規模(約8.7億美元)是同類ETF的第二大,但優點是總費用支出較低。

Vanguard Health Care Index Fund ETF Shares(VHT)

VHT 追 蹤 MSCI US Investable Market Health Care 25/50 Index,投資醫療保健公司股票。VHT廣泛覆蓋健康護理不同子行業,更全面捕捉整體醫療保健市場的發展潛力。雖然VHT資產管理規模(約130億美元)並非同類ETF中最高,但總費用支出卻最低,僅0.1%。

SPDR S&P Biotech ETF(XBI)

XBI 追 蹤 S&P Biotechnology Select Industry Index,投資生物科技公司股票。隨着生物科技行業發展步伐加快,現時未有盈利的公司將可以獲得盈利,已有盈利的公司利潤增幅將會加快。XBI的資產管理規模是同類ETF最高,達76億美元。而其總費用支出是同類ETF中較低。

iShares ESG Aware MSCI EAFE ETF(ESGD)

市 場 上 「 環 境 、 社 會 和 治 理(ESG)」 主題股票ETF產品往往投資於美國公司,ESGD則挑選美國以外的具有良好ESG紀錄的大中型股票。ESGD資產管理規模是同類ETF產品中最大,達到598億美元,它涵蓋的行業較廣泛,流動性亦十分高。

iShares Global Clean Energy ETF(ICLN)

大部分在美國掛牌的清潔能源ETF,美國公司配置比重較高,往往達到70%。相對地,ICLN的美國公司佔組合較低,僅約27%。配合看好非美貨幣市場的觀點,所以推薦ICLN。增加清潔能源的使用是全球大趨勢,可說是一條單程路。ICLN在2020年單位價格累升逾倍,所以投資者須警惕出現調整的可能性。

Global X Autonomous & Electric Vehicles ETF(DRIV)

DRIV專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投資,第一大持倉是特斯拉。三大因素催化電動車趨向普及,包括技術改進、社會需求增加、政府支持。另外,現時電動車配備較多人工智能技術,在在提高產品賣點。DRIV 追 蹤 Solactive Autonomous &Electric Vehicles Index。

SPDR Gold Shares(GLD)

美元匯價持續回落,美匯指數明年料跌至85點。弱美元利好金價向上。金價在1760美元/盎司見底後,今年看2100美元/盎司。GLD是全球管理資產最多的黃金ETF,由於持有實金,追蹤金價誤差低於iShares Gold Trust及GraniteShares Gold Trust 。

 

Cyrus

市場分析
2020年12月31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二月三十一日

每週市場回顧十二月三十一日

 usa美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經濟刺激法案,消息提振市場樂觀情緒,美股三大指數齊創收市紀錄新高。儘管法案獲得簽署,惟美國參議院共和黨人阻撓將個人紓困補貼由600美元提高至2,000美元的立法,使有關法案難以在短期內通過。另外,據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年度輪換計劃,新四位委員在2021年獲得利率決策投票權的政策取向將較以往更傾向鴿派,意味明年收緊政策的機會率或會更低。隨著持續的寬鬆政策落實下,美國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已擴大至7.4萬億美元的記錄新高,市場將觀望其寬鬆貨幣政策能否在2021年延續。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美滙指數跌破90水平後,比特幣一度進一步升穿每枚29,000美元的水平,現貨金價也一度回升至近每盎司1,900美元水平。美國將公佈12月份就業數據及ISM製造業、服務業指數,另也會公佈12月16日舉行的議息會議紀要。

euro歐洲

英國上下議院均通過了英國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後貿易協議,消息利好歐洲股市及英鎊滙價,在截至週三的5日,英法德股市分別累計上升了2.17%至3.57%;英鎊兌美元也進一步上升至約1.3650水平。英國上下議會在僅僅的⼀天內批准了脫歐後貿易協議,就此終結維持了四年的脫歐旅程。至於歐洲地區的疫情仍為嚴峻,德國單日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首次逾1000人,變種新冠病毒為投資市場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歐元區將公佈11月失業率及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等數據。

china中國

恒指在今年最後一個期結日大幅上升,並突破二萬七,推動本週上升3.4%,惟全年計港股仍錄得958點或3.4%的跌幅,國企跌3.4%;內地股市在最後一天走高,滬深300指數全週升逾4%,全年計也升逾27%。中國近日公佈的數據略為偏軟,12月官方製造業及非製造業分報51.9及55.7,均較上月回落。10年期國債債息料將在9個月以來出現首次回落,意味市場資金壓力得到紓緩。12月財新製造業及服務業指數將在未來數天內公佈。

Fx

CommoditiesGlobal Equities

Forecast

媒體報導
2020年12月29日
移民潮會否拖垮香港樓市?以「永久離港取MPF及良民證申請」推算移民人數|投資筆記

自2019年開始,香港的氣氛始終有點沉重,移民也因此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但移民人數的多寡,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在本期,筆者決定拋磚引玉,嘗試推算一下移民數字的多寡,並看看移民因素對樓價的潛在影響有多大。

政府未有就移民數字作正式統計

按政府說法,政府並沒有就移民數字作出正式統計,但保安局有就移民數字作出推算。根據保安局的估算,2015年至2019年,總移民人數為 35,700人,即平均每年移民人數為 7,140人。而如果根據綜合各國駐港領事館及香港辦事處的資訊,則獲得加拿大永居身份、澳洲臨時簽證、台灣定居許可及居留許可、美國移民簽證,及英國永久居留權的人數,於2014年至2018年五年,總人數為 47,753人,即每年平均 9,551人,根據以上資訊,我們大概可知每年的移民人數應約在7,140至9,551人之間。

移民人數最多增加五成

那隨著香港的社會環境的變化,希望移民的人多了,但具體來說,比起以往平均又多了多少人呢?根據手上有限的資料,筆者會參考兩個數字去推算。第一個數字是積金局的數據,參考有關數據,去年首六個月,即未發生社會事件前,強積金供款人以「永久離港」作為理由,提早取走強積金(MPF)的宗數為 13,700宗。

1.「永久離港」作為理由提取強積金

而到下半年,社會事件發生後,以「永久離港」作為理由提取強積金的人數有所上升,增至16,700宗,較上半年增加了21.9%。然而,在今年上半年,以「永久離港」作為理由提取強積金的人數卻有所下跌,只有10,400宗,同比下跌了24%。如以上述數據推算,最進取的估算,移民人數是較以往多了21.9%。

2. 申請「良民證」的數字 

另一個數據,則是申請俗稱「良民證」的「無犯罪紀錄證明書」的數字。由於移民他國,往往要申請「良民證」,故有關證書的申請數字某程度反映了移民申請的趨勢。在2014至2018年,申請「良民證」的平均人數是21,992人,而到2019年,申請人數則急升51%至33,252人。而截至今年11月,申請人數則為26,715人,若作線性推算,全年人數應約為29,143人,相比以往平均多了32.5%。如參考以上數據,最進取的估算,則移民人數較以往多了51%。

移民數字對樓市衝擊有限

如我們採用上述數據中,增幅最極端的51%作推算,再假設未有社會事件前,每年移民人數約為9,551人(採用估算中最多的數字),則可知每年新增移民人數應約在4,871人左右。那有關移民數字對樓市的影響又有多大呢?參考統計署的最新數據,2020 年中,香港家庭住戶平均人數是2.7人,(即每個單位有2.7人居住),即4,871人擁有1,804 個住宅單位,而根據運房局的數字,香港居於私人住宅比例是54.3%。

極端假設所有移民者都會賣樓

據此推算,即1,804 個單位中,約有980個單位是私人住宅。極端假設所有移民者都會賣樓,每年因移民而新增的二手住宅供應是980個。那每年新增980個二手住宅供應,會否對樓市構成影響呢?參考土地註冊處資料,2019年及2020年(截至11月),住宅物業買賣註冊宗數分別是59,797個及53,813個。每年因移民因素多出的980個二手供應,只佔總成交宗數的1.82%。故此,參考上述數據推算,移民因素能為樓市帶來衝擊,應該是相當有限的了。

來源: 香港財經時報

Subscrib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