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is Fraser |
媒體報導
2021年05月18日
星島日報: 中港美市場,領軍企業有何不同?

近日筆者在看大型股時,就著中、港、美三個市場,做了些比較,三個市場的代表企業各有不同,在本期,筆者也羅列一下不同市場的領軍企業是哪些,算是以管窺豹,分辨不同市場的特色所在。

我們可以先看我們的港股主場。在港股,市值頭十大的公司為騰訊、阿里巴巴、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平安、美團-W、農業銀行、友邦保險、中國銀行。如果用國際通行的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頭十大港股中有七家是金融板塊企業,兩家是非核心消費板塊(美團及阿里巴巴),一家是通訊服務(騰訊),簡要而言是金融多,科技和消費少,在港股中市值首屈一指的這麼多是周期性企業,也難怪港股經常被詬病有波幅,沒升幅了。

而就A股,市值頭十大公司為,貴州茅台、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五糧液、寧德時代、中國中免、海康威視、海天味業、邁瑞醫療和美的集團,十家中,核心消費佔三家,非核心消費佔兩家,金融佔兩家,工業、醫療和資訊科技各佔一家。消費明顯佔多數,而這其中,主要就是酒(茅台和五糧液)、醬料(海天味業)、家電(美的集團)和免稅店(中國中免),是好公司但主要市場困在國內,未能邁步走出去(美的集團相對較好),行業天花板相對容易想象得到。

而就美股,市值頑十大為蘋果、微軟、亞馬遜、Alphabet、臉書、巴郡、特斯拉、阿里巴巴、Visa和摩根大通,十家中有三家是做資訊技術(蘋果、微軟、Visa),兩家是做通訊服務(Alphabet、臉書),三家是非核心消費(亞馬遜、特斯拉、阿里巴巴),兩家是做金融。做科技的本身固然多,做非核心消費的,科技成份也是極重,而且上述十家最少有六家可以被稱為「改變世界的公司」,這便難怪美股總是相對風光了。

中港美市場,領軍企業有何不同?

欄名:理財有道
作者:晉裕環球資產管理 投資組合經理 黃子燊
刊出日期:2021年5月18日
 

移民升學
2021年05月14日
加拿大商業移民大比拼

加拿大政府為了帶動經濟,提升就業率及勞動人口,因而推出了各種不同的企業家移民計劃, 申請人可透過於加國創業、投資, 提供職位空缺, 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可是企業家移民計劃種類繁多,  有興趣透過創業移民加國的港人該如何踏出第一步? 

加拿大商業移民主要分為聯邦政府以及省政府企業家計劃, 聯邦級別的計劃目前只有初創簽證及自僱人士兩類。而省政府的移民計劃則較多由加拿大不同省份制定出來,根據省份的需求而制定相應的移民門檻,目的是招募商業人才到加拿大設立企業,並聘請當地勞動人口,刺激當地經濟及就業增長。在近年加拿大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各省都積極優化及完善自己的企業家移民計劃。最受歡迎的省提名計劃有為人熟悉、最受香港人歡迎的卑斯省(BC)及安大略省(Ontario);除了這兩個知名的省份外, 其他省份如愛德華王子島也有其吸引的企業家移民計劃,門檻甚至比其他省份更低! 

下圖比較了聯邦政府初創簽證計劃與卑斯及安大略省政府企業家提名計劃,  一圖看清兩類移民計劃的分別: 

加拿大商業移民大比併

從上表可見,初創簽證的申請門檻相對寬鬆,同時預計獲取永居所需時間亦比省提名計劃少。在加拿大移民局官網更列明,即使申請人的初創企業最後不成功,亦不會影響其永居申請。但這並不代表申請人不用營運自已初創企業,或對企業的營運狀況全不知情,因為該初創企業將會是移民官審批簽證時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而BC省及安省的省提名計劃門檻各稍有不同: BC省及安省對於申請人的學歷或企業管理經驗要求較高, 而初創簽證則沒有這方面的限制。省政府移民計劃會對移民申請人作評分,移民申請人創立的企業需要在加拿大持續經營至少18個月及創造最少一個全職就業機會予當地居民,申請人取得永居的所需時間是4年,比起最快12個月取得永居的初創簽證明顯較長。

雖然看似透過初創簽證移民加拿大會比較容易,然而,初創簽證的關鍵取決於申請人是否有一個創新的創業理念, 以及該理念是否能夠取得指定核可機構的支持。選擇透過初創簽證移民加國的申請人需注意創業的風險, 以及其他不確定性。 傳統省政府移民計劃雖然條件不低,但申請門檻比較清楚列明,申請人較易掌握移民申請的每個步驟及加以準備, 提高移民成功機率。

總括而言, 加拿大的省提名計劃與聯邦政府移民計劃各有好處, 計劃移民加拿大的港人應清楚了解每個移民計劃的申請準則及自己的能力, 或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來源:加拿大移民局官網

市場分析
2021年05月14日
每週市場回顧五月十四日

每週市場回顧五月十四日

 usa美國

全球需求上升但供應短缺,導致大宗商品價格急升,數據顯示通脹情況加速,引發市場對加息的恐懼。美國4月份CPI按年升4.2%,遠高於市場預期的3.6%及前值2.6%,同時也創下了十多年來的最大升幅,美國4月PPI升幅也超預期,再加上未來五年通脹率預期升至2006年以來最高水平,總總數據引發通脹及加息恐懼,導致科技股急挫,投資者由成長股轉向價值股,在截至週四的5日,納指跌幅最深,累跌3.73%,同期道指及標指也分別累跌1.53%及2.12%。另一方面,美國最新初申請失業金人數創了疫情以來新低,多位美聯儲官員認為經濟前景光明但仍有風險,正在討論減碼寬鬆是否為時尚早。美國將會公佈5月Markit製造業PMI數據,而美聯儲也會公佈4月份議息會議記錄

euro歐洲

受到美國通脹數據意外急升消息拖累,歐股跟隨環球股市下跌,英法德股市在截至週四的5日分別累跌2.33%、1.52%及1.30%。數據方面,德國5月份ZEW經濟景氣指數急升至84.4,是2004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水平。歐盟指,在新冠疫苗接種計劃進展良好的背景下,預料疫情將會有所紓緩,因此向上修訂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分別至4.2%及4.4%。至於央行政策方面,有歐洲央行官員表示,有關對該央行應該提早撤出特別購債計劃的建議是「純屬猜測」。歐元區將公佈,今年首季GDP增長率及4月份CPI終值。

china中國

本週內地股市造好,滬深300指數在週五轉升2.36%,拉動全週轉升2.29%;港股受外圍股市影響拖累,恒指全週下跌2.04%。內地對平台企業的監管仍在延續,滴滴美團等10家交通運輸平台被部門約談,消息導致相關塊板受壓。此外,美國通脹憂慮也拖累了中概科技股板塊及MSCI中國指數表現。中國將公佈4月份固投、生產及零售數據,另外也會公佈LPR利率。 

Weekly Insight

Weekly Insight

媒體報導
2021年05月14日
香港財經時報: 恒生指數改革 後市影響一文了解

【恒生指數改革】近日港股市況明顯相對較差,不少戰友均無心戀戰,部份更套股買樓(就我們對樓市的觀點,可參考我們去年年中我們於本欄發表的文章:《香港樓市展望(二)香港樓價中線將繼續升!》,筆者也在此不贅了。在本期文章,主要打算和大家分享,恒生指數將要實行的優化改革將會如何影響恒指表現。

留意5月21日恒生指數季檢結果 

恒生指數公司早前於3月1日時公布恒指改革諮詢結果,而在5月21日,則會是改革後首次宣布季檢結果,有關改動則將於6月7日生效。那到底恒指的改革,發生了甚麼大變化,以至值得我們一提呢?

如果要簡單概括這次恒指的優化改革,筆者會簡單概括為變革後的恒生指數「更多元、納入速度更快」。

恒生指數成份股最終增至100隻
在「多元」方面,就著成份股數目,新的機制下,成份股數目由現時的55隻,將會增加至2022年中之前的80隻,最終目標則是增加至100隻。

而為避免香港公司於指數中的佔比被攤薄,其數目會維持在20至25隻。指數也會從原先的由四個行業組成變化成由七個行業組成,而選股方法則是按七個行業組別選出成份股,並確保於七個行業中的市值覆蓋均不低於50%,從而令指數成份實現更均衡的行業分布。

上市歷史要求有所放寬
同時,就成份股的權重上限,由原先的普通股票上限為10%,同股不同權或第二上市上限為5%,改為所有成份股的權重上限劃一為8%。

而在「快」方面,上市歷史要求亦有所放寬,由市值全市場排名前的才可以三個月上市歷史便納入,變成公司只要是恒生綜合指數的成份股,則只要有三個月的上市歷史便可納入。那有關優化落實了後,對恒生指數接下來會有何影響呢?

友邦、騰訊及匯豐佔比減少
首先,最明顯的是,至執筆日,友邦保險(1299.HK)、騰訊控股(0700.HK)及匯豐控股(0005.HK)於指數中的權重均高於8%,分別是10.27%、9.2%及8.3%。

恒指改革後,有關股票於指數中的比重便要減至8%,一些被動追蹤恒指的資金可能會流出有關股票,影響短期股價表現。

成長股成份會加重

其次,就指數整體而言,改革後的新指數(以下簡稱為恒指80)週期股成份會減少,而成長股的成份則會加重。就著週期性板塊,原有恒生指數中金融板塊佔比達40.3%,地產板塊佔6.7%,兩者加起來已佔了恒指約47%的比重,令恒指的表現長期停滯不前。

而在新的恒指80中,信息科技板塊的比重會由26.9%升至28.6%,消費板塊比重會由10.4%升至14.2%,醫療保健板塊會由4.6%升至7.4%,三者加起來已經佔恒指80的比重超過五成,令日後的恒指80新經濟佔比更重。

恒生指數料有波幅冇升幅

而且日後納入速度遠快於現在,一些新經濟公司,只要上市歷史足夠三個月,便可以納入恒指80中,預期將有機會令指數擺脫長期「有波幅,冇升幅」的困境。

最後,新的恒指80估值中樞預計將會有所提升,令恒指能脫離於全球指數中長期處於「估值洼地」的狀態。

吸引追求成長的資金投入

由於恒指80納入了更多的新經濟企業,整體成長性更佳,根據恒指公司的估算,恒指80的市盈率,相對於現有恒指,預料將有3x至4x的提升,而由於恒指的成長性更重,預期將能吸引更多追求成長的資金投入,令其長線表現有所提升,這對香港的指數投資者來說,未始不是個福音了。

來源: 香港財經時報

媒體報導
2021年05月13日
東網: 黃子燊: 股海賺錢難過樓市有因可循

近月港股表現整體乏善足陳,操作難度有所提升,相信在場內的戰友都會感受得到。而同一時間,本港樓市又有重燃迹象,似乎正重拾上升動力,離歷史高位只差一步之遙。筆者近日跟朋友討論,發現普遍朋友在港股賺錢,遠較在港樓為難,大家傾談後理出了一些平常比較少提及的原因,亦在此拋磚引玉分享一下。

第一個原因和投資品對經濟的重要屬性有關。香港是屬於土地財政,政府收入不論是賣地還是印花稅,均是與土地相關的項目。香港表面上是奉行低稅制,但實際上公共財政上是透過土地徵收間接稅,故此地價對香港政府收入極為重要。另一方面,樓市對經濟亦十分重要,一旦樓市下行,經濟便會被嚴重拖累,香港1997至2003年的經濟衰退,和房地產泡沫爆破有直接關係。正是由於房地產對經濟的重要性,作為土地供應最大掌控者的政府,任何和土地有關的政策,均須要謹慎行事,以免牽一髮而動全身。在可能情況下,亦要避免作出任何令樓價大跌的行為,以免影響經濟。一旦樓價大跌,政府甚至會減少土地供應來救市。在這情況下,香港樓市有着掌控土地供應的政府呵護,投資者贏面自然比較高。

而就港股來看,對本港經濟的影響一來遠少於樓市,二來股票市場的作用是為企業定價及融資,股價因為業績,或因供股集資而下跌,都是正常市場行為,政府和企業管理層既沒理由阻止,即使想阻止也阻止不了。股票投資者只能憑自己實力去賺錢,不論輸贏貴客自理,自然較難賺錢了。

第二個原因和投資品的買賣特徵有關。在香港,大部分的物業購買者主要是購入物業來滿足自住需求,投機需求相對佔少數。在這情況下,每個物業均是「有入冇出」,投資者買了後,不會輕易言賣,天然地造成「貨源歸邊」,物業價格自然易升難跌。而就股票,其買賣特徵和買入自住物業「有入冇出」正好相反,一般投資者如果不是經營者,買入股票只為賺取資本增值,預期價格有下跌趨勢,便會減持甚至全部變現。這和物業買賣的天然特性是「貨源歸邊」相反,股票天然特性是「有入有出」,升時一窩蜂買,跌時一窩蜂賣,加上貪婪和恐慌的心理,往往會令投資者買在高點,賣在低點。以上兩個原因加起來,在港股賺錢,自然相對難於樓市了。

來源: 東網

公司資訊
2021年05月12日
奕豐金融「奕豐財富顧問大獎2021」

奕豐金融「奕豐財富顧問大獎2021」

晉裕集團表示很榮幸今年獲得奕豐財富顧問大獎2021殊榮。恭喜我們集團董事集團董事(Clare Lau) 獲得年度財富顧問大獎殊榮,獎項充分表揚晉裕團隊過去一年在財富管理及策劃方面出色的表現。晉裕集團感謝業界的肯定和支持,奕豐出色的金融平台,相信未來會繼續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

ifast wealth advisers awards 2021

更多獎項資料

 

媒體報導
2021年05月11日
星島日報: 科網板塊料受壓 只宜觀察未宜買

港股近期市況,去年熱炒的科企板塊可謂均寸步難行。表面原因相對容易解釋,就是去年大量資金追逐科企板塊,令其估值偏高,加上種種外緣因素如債息上升、反壟斷法為科企帶來負面影響,加上目前經濟復甦,資金轉往追逐受惠於經濟復甦的舊經濟股,令科企股價因此受壓。

但如再進一步去想,科企板塊估值本身固然不低,部份甚至難以估值,這確是事實。但去年賽道較估值重要幾乎是所有在科網板塊賺錢的投資者均具有的信念,如沒有有關信念,可能去年未到年終便提早離場,少賺了不少。而所謂反壟斷法令經營環境惡化,則是去年底時已知道的消息,一樣無礙科網板塊今年於二月中時創新高。而就債息上升,確是科網板塊調整的直接趨化劑,但如果債息對科企估值如此重要的話,債息升勢近期已有所放緩甚至回落,中概科企也應有所反彈,但實際上不論是在港還是在美上市的科企依舊一路向南,則可知道債息也並非關鍵因素了。說到底,不論是於港美上市的中概科企,目前股價均一蹶不振的原因,筆者傾向從預期角度解釋,而非價值毀損角度解釋 — 由於早前熱炒的股票,基本面本身沒有問題,只是從高位跌下來後,遲遲未能重拾升軌,投資者預期向上動能喪失,不想再持有損失機會成本,便持續平倉,早前的買入者現在變為賣出者,便令股價一路向南了。

經過過往兩個月,科網板塊價格受壓以至下跌的預期似乎已經完成,但由於並沒有出現價值毀損,我們認為有關板塊是值得持續觀察,且候低買入,不應全面捨棄,但此刻並非買入時機。而就舊經濟及順週期板塊,雖然根據過往經驗,長遠創造價值始終有限,但由於短期正在上演重新定價的行情,如要提升組合短期表現,相信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獲利來源了。

星島日報: 科網板塊料受壓 只宜觀察未宜買

欄名:理財有道
作者:晉裕環球資產管理 投資組合經理 黃子燊
刊出日期:2021年5月11日
 

市場分析
2021年05月07日
每週市場回顧五月七日

每週市場回顧五月七日

 usa美國

全球需求復甦帶動商品價格升勢強勁,同時利好道指再創紀錄新高;惟耶倫有關對未來可能有需要加息的言論卻引發美國科技股大幅下挫。在截至週四的5日,道指累升1.43%,但標指及科技股佔比較重的納指則分別累跌0.23%及3.19%。美國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經濟及就業市場進一步向好,美國4月份服務業指數升幅創紀錄第二高,而最新初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則降至疫情以來的新低。

在基建及消費需求的提振下,包括銅、鋼及鐵礦石等基本金屬價格紛紛創下歷史新高;部分糧食價格如玉米及大豆等也升至8年或更長期以來的新高。在市場普遍預期步入強勁的通脹週期下,美國財長耶倫也一度表達了未來可能會調高利率的可能性,言論觸發市場對較高估值的科技板塊的憂慮,令一眾科技股出現抛售壓力。市場預期即將公佈的美國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按年升幅或將達3.6%,遠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水平。另外,市場也預期4月NFIB 中小型企業樂觀指數及5月密西根大學市場氣氛指數均進一步改善。

euro歐洲

科技股佔比較低的歐洲股市表現相對穩定,在截至週四的5日累計,英國富時100指數升1.62%,法國CAC指數升0.87%。英倫銀行維持政策利率及購債目標不變,但減慢購債速度,央行預期國內經濟將在今年內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歐洲經濟數據持續改善,歐元區3月份零售銷售按月升2.7%,高於預期的1.5%;4月份服務業PMI終值也從3月的49.6升至50.5。德國將公佈5月ZEW經濟預期指數,英國將公佈今年首季GDP增長數據。

china中國

中國經濟數據強勁,但未能扭轉市場回落壓力,市場傳出有關拜登可能維持中國企業投資禁令的消息,導致中概股表現受壓,拖累整體中港股市表現,恒生指數於本週下跌0.40%;滬深300指數下跌1.86%。數據方面,財新中國4月服務業PMI升至56.3,創4個月高;4月份美元計出口按年增長32.3%,高於市場預期的24.1%。香港經濟表現也亮麗,本港今年首季GDP按年增長7.8%,遠高於市場預期的增長3.7%,也扭轉連續六個季度的收縮趨勢。中國將公佈4月份CPI及PPI,市場預期兩項數據均較3月份上升。

fx 20210507

Global 20210507

forecast 20210507

移民升學
2021年05月06日
安省公開移民申請的評分準則 有利港人作準備

安大略省是加拿大新移民的熱門目的地,每年有接近一半的新移民人口都會選擇安省作為落腳地。最近安大略省省政府更新了省提名移民申請的要求及準則。想透過技術移民在安省取得永居的港人需要如何做好準備?

位於加拿大東部的安大略省,是加拿大人口最多,也是掌握著加拿大政治興經濟命脈的省份,多年來吸引不少華人聚居,成為港人移民加拿大的首選地。以往安省政府會透過兩種方法挑選合適的移民申請人。第一種是透過先到先得的方式發放邀請,而第二種是安省政府根據自已省份的需求,自行於聯邦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的候選池中,邀請綜合排名系統(Comprehensive Ranking System,CRS)分數較高並符合安省需求職業類別(National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的申請人。上述兩種方法都為人垢病,認為箇中的挑選准則並不透明,有可能會衍生不公平等因素。 

有見及此,安省政府2021 年 4 月 28 日推出一個全新的意向申請(Expression Of Interest,EOI)評分系統,申請人可以根據其背景創建 EOI 賬戶,填寫相關資料,賬戶有效期為 12 個月,12 個月後須重新申請。 
新的EOI評分系統共有14項評分標準,分別為: 

1.    職業技能等級 
2.    職業類別 
3.    薪金水平 
4.    加拿大工作經驗(工作時期) 
5.    加拿大工作經驗(職業技能等級) 
6.    加拿大工作經驗(收入) 
7.    學歷等級 
8.    專業領域 
9.    加拿大教育經驗 
10.    語言程度(英語或法語) 
11.    官方語言認知程度 
12.    受僱工作地區 
13.    學習地區 
14.    戰略優先原則 

新的評分準則雖然看似複雜,但對於有意移民安大略省的港人而言,就如考試一樣,有評分準則一定更好!這些公開的準則大大提升了移民申請的透明度,港人可以針對每個準則及因應自己的背景和能力取長補短,變相有機會提升移民申請的成功率。 

來源: 安大略省政府網站

加拿大移民分享會:金融專才移民攻略

 2021年05月12日
 19:00 - 20:00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99號中環中心12樓1室

 

金融專才加拿大移民計劃 移民途徑多元化 總有一樣助你移民加國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精英匯聚。而金融行業為香港貢獻超過20%的GDP,可見金融行業在香港的重要性。而在全球金融市場名列前茅的香港,當地金融專才在世界各地都受盡青睞,同時也吸引加拿大政府開始招攬。由於高學歷及英文語言要求關係,所以以往移民加拿大比較困難。

但自從加拿大增加了移民配額後, 門檻相對比以前寬鬆。而今年加拿大移民配額有 401,000個,直至今年4月30日為止,移民局已向61,771個於Express Entry 選池的申請人發出獲邀申請!可見加拿大移民局非常希望吸引更多海外精英移民到加拿大。而且金融界別人士移民途徑非常多元化。無論是商業、技術或留學移民等,移民成功機會都非常高!

加拿大移民分享會:金融專才移民攻略
Subscrib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