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is Fraser |
市場分析
2020年05月19日
美國 - 封城措施為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儘管疫情尚未消散,但美國股市連跌多月後,4月錄得強勁反彈,標準普爾500、道瓊斯工業平均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上漲了12.68%,11.08%和15.45%。

儘管疫情尚未消散,但美國股市連跌多月後,4月錄得強勁反彈,標準普爾500、道瓊斯工業平均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上漲了12.68%,11.08%和15.45%。

在美國,新冠疫情仍然較為嚴重,每天新增病例以5位數增長。話雖如此,新病例增長率在4月份逐漸放緩,從兩位數的百分比降至5%以下。近期更多市民就封城措施提出抗議,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公開認同抗議者的想法,呼籲各地州長考慮逐步取消封城措施。

隨著疫情逐步緩和,封鎖措施或會逐步解除,但現階段慶祝仍為時尚早。即使在最樂觀的情況下,社會活動也不太可能在6月之前恢復正常。從經濟指標看來,經濟尚未復甦,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再次創下新低,消費者信心低迷,就業數據仍然疲軟。隨著企業盈利前景下調,當前股市估值略為偏高,不排除價格在短期內可能出現回調,但在海量流動性的支撐下,市場仍有望在中長期上漲。

 

SP500

 

<晉裕集團投資研究部編製>

#晉裕集團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財務規劃
2020年05月18日
低息環境下的債券投資攻略 〈二〉直債、債基和債券ETF

想了解更多有關投資債券市場的入門方法?

坊間上會有什麼投資工具可投資債券,而不同的工具又會有什麼特點,或者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投資債市的三個主流工具

一般來說,現時市場上較為主流的債券投資工具有三種,分別為直債、債基和債券ETF。直債的意思,就是直接持有該公司或該國家所發行的債券,持有直債,基本上就等同於該公司的債權人,擁有直接向該發行人追索欠債的權利。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通過香港交易所(港交所)發行的零售債券,如各位可能較為熟識的iBond等,此類債券主要為政府發行債,不過港交所在今年5月也推出了首隻非政府發行人的零售債券。

至於所謂債基,就是債券基金,是一隻投資於債市的基金,一般直接持有直債,由於債券基金可以集結更大的資金池,所以更有條件持有更多的直債數量,達到分散效果。此外,債基也有不同投資取向的類別,有些以地區劃分,也有些以類型或主題劃分。

另外,就是債券ETF(或稱固定收益ETF),先簡單解釋何謂ETF,ETF長寫是Exchange Traded Funds,中文即是交易所買賣基金,通常ETF都是持有與指數成份相同的證券,以達致追踪指數表現的效果,而ETF其中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於交易所上買賣,在港交所上市的盈富基金(2840)就是其中一隻追踪恒生指數表現的股票ETF。有了股票ETF的概念,債券ETF便會相對容易理解,就是持有一籃子相關債券以追蹤債券指數的ETF。不過,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債券ETF不多,僅不足20隻,而且債券類別選擇較少,當然在美國上市的債券ETF選擇更多。

入場門檻不同

接下來,各位可能又會想問,在選擇時,這幾類債券投資工具有什麼分別,或者有没有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當然是有的,這可以分為幾個方面與各位一起探討:

首先,就是入場門檻不同。投資於直債的入場費是較高的,一般以在香港投資的中港企業債為例,非通過港交所發行那些,若以美元計價的,一手票面金額為20萬美元,部分是10萬美元,若以港元計價的則為每手100萬港元。可想而之,對比於本港上市的股票,一手入場費大多介乎幾千至幾萬港元一手,投資於直債的入場要求高很多。當然,在港交所發行的零售債券的入場門檻則較低,如iBond入場費最低只需一萬,不過選擇不多。

若不計及在港交所發行的零售債券,基本上,債基及債券ETF的入場門檻便相對低很多。以債基為例,很多零售銀行都有提供基金投資服務,不論是股票或是債券基金,以一筆過投資計算,入場門檻都約由1萬港元至5萬港元不等,有部分甚至幾千元已可投資,所以債券基金的入場要求相對直債來說並不高。再說在港交所交易的債券ETF為例,入場門檻也不高,一般幾千至幾萬港元也可以買進一手,也就是投資新手較易選擇的工具之一。

風險分散效益

其次,就是風險分散效益。簡單來說,直債就是單一債券;而債基和債券ETF一般都是持有一籃子債券的,而且數量一般至少幾十至百幾隻債券,故此較能達到風險分散的效果。當然,自行設計一個債券組合來達致分散也可,但此做法的投資金額將會大很多,正如剛才所說,以100萬港元一隻直債為例,要建構100隻直債的債券組合,則需要1億港元才能完成,若果債基或債券ETF,可能只需幾千港元已能參加。

到期日問題

第三,就是到期日問題。單一債券大多是設有到期日,只要没有違約和其他特殊情況出現,投資於這類債券可以預計於到期日拿回票面本金。相反,債基並不能預計贖回時取回的金額,因為債基會不斷把其債券到期的本金再投資,在資產淨值每日變化下,到贖回時有可能出現賺息蝕價的情況,不過,當然也有機會賺息賺價。債券ETF於面,由於背後也是基金,所以就像債基一樣没有固定到期日。

流動性

最後要講的,就是流動性的分別,以交易速度計,債券ETF的交易是最快的,幾秒便可交易成功。此外,在港交所系統交易,雖然資金轉回戶口需要兩個交易日(俗稱T+2),但若想即時買其他港交所上市證券,也可以使用剛剛沽出債券ETF的資金來作購買,而這部分資金稱為應收但未收資金(Receivable Fund),可在未進行交收前用作買賣。另外,發行人一般要根據投資標的價值出價,流動性風險相對較低。

對比下,雖然直債也可在二手市場上直接交易,但不像在港交所交易般可以使用Receivable Fund,通常銀行或金融機構至少要一個工作天時間才能交收。此外,有時部分債券的交易比較疏落,未必有對手頻頻出價,流動性風險較大,即使有出價,買賣差價可能會很大。

債基方面則較為特別,交易不在二手市場進行,而是投資者與基金公司之間的認購與贖回,基本上,如無特殊情況下,開放式債券基金的認購與贖回都是100%可以進行的,所以流動性較為理想,不過要注意的是開放式基金在認購與贖回時均不能知悉價格,只有在完成交易後才能知到自己的交易價格(基金資產淨值),而且通常進行基金贖回都需要兩個工作天。

在比較以上三種工具後,可能各位對投資債市方法的認識有所加深,至於下一步,究竟有那種債券類別最適合自己,又或者想知到不同情況下那一種債券類別更受惠,下次可以再和各位探討。

 

來源: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晉裕集團投資研究部投資策略師陳俊業
市場分析
2020年05月17日
日本 – 滯後的經濟復甦

日本確診病例在一個月內穩定上升,但情況似乎仍在控制內。當地股市隨著環球市場對全球經濟復甦的信心增強反彈。

日本確診病例在一個月內穩定上升,但情況似乎仍在控制內。當地股市隨著環球市場對全球經濟復甦的信心增強反彈。 4月份日經平均和東證指數分別上漲6.75%(以美元計算為7.60%)和4.35%(以美元計算為5.18%)。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警告,即使2020年東京奧運會被容許推遲最多一年,但屆時若新冠病毒仍然肆虐,那麼奧運會仍可能被取消。應能最有效遏制病毒的關鍵是通過廣泛接種疫苗,但衛生專家認為疫苗可能至少需要一年至18個月的研發時間,不禁令人懷疑2021年時能否如期舉辦。

日本經濟基本面疲軟,工業生產、出口以及PMI等數據繼續下降,數據暗示經濟繼續負面的展望。更糟糕的是,日本政府對疫情反應優柔寡斷,而且政府指令並不需強制執行,安倍面對危機的反應受到特別嚴厲批評。目前,緊急狀態將延長至月底,這可能會進一步延遲經濟復甦。

市場分析
2020年05月15日
每週市場回顧 五月十五日

每週市場回顧 五月十五日

usa美國

中美緊張局勢升溫,美國總統特朗普指不想與中國對話,並表示考慮切斷中美雙邊貿易關係,市場關注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表現。在貿易戰緊張氣氛有所上升的背景下,環球股市回吐,美國三大指數在截至週四的5日累計下跌約0.4%至1.0%之間。疫情⽅⾯,俄羅斯確診數目增⾄全球第⼆高,巴西⼀天新增確診案也創下了紀錄,成為新一個疫情重災區。市場繼續押注美國將推行負利率,儘管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反駁這可能性。美國核⼼消費物價指數按月下跌0.4%,創出歷史最⼤月度跌幅;此外,美國申領失業救濟⾦⼈數也連續⼋週維持數百萬,經濟前景令市場憂慮。美國下週將公佈4月份議息會議記要。

euro 歐洲

歐洲疫情出現緩解跡象,多個國家取消邊境管制。儘管如此,歐洲股市在截至週四的5日累計跌幅相對環球其他股市為大,英、法、德股市跌幅介乎3.2%至6.1%。在疫情減退的同時,歐盟正在考慮推出龐大的經濟復甦計劃,而意大利也批准了55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方案。除了美國外,市場也押注英倫銀行將於明年年中把利率降⾄零水平以下。歐元區及英國將公佈通脹數據,而英國亦將公佈失業率。

china中國

美國加⼤對中國施壓,美國總統特朗普指考慮禁止政府養⽼儲蓄基⾦投資中資股票,消息打壓市場投資情緒,恒生指數及滬深300指數一週分別下跌1.79%及1.28%。週五中國公佈的4月固投、生產及零售年至今分別按年下跌10.3%、4.9%及16.2%;而早前公佈的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為1.7萬億,較市場預期為高。中國將公佈1年及5年LPR利率,市場預期將維持不變。

Harris Fraser 0515

Harris Fraser 0515

<晉裕集團投資研究部編製>

晉裕集團榮獲香港安盛金融集團 AXA授予2019年度十大合作夥伴殊榮

日期 2020年04月01日
地點 香港

晉裕集團近日榮獲香港安盛金融集團 AXA授予2019年度十大合作夥伴(年度化保費金額)殊榮,表揚晉裕集團在過去一年與安盛金融在保險業務上的傑出表現。

晉裕集團於2020年進入30周年,過去一直致力於保險、證券投資、資産管理、家族信託等不同範疇的金融業務,在保險業務中為香港、大中華區,以至亞洲各地的高淨值客戶群提供不同類型的保障及儲蓄産品,為區內客戶及合作夥伴提供全方位金融解決方案。

AXA安盛為客戶提供涵蓋人壽、健康及財產的全面保障,與及財富管理和退休方案,幫助客戶實踐安穩及豐盛的生活。時至今日,AXA安盛為香港及澳門超過130萬名個人及企業客戶提供優質的財富保障及管理服務。

集團衷心感謝各位客戶、合作夥伴和員工長久以來的支持!

媒體報導
2020年05月12日
「逆全球化」為何帶來通脹風險?

【星島日報- 理財有道】刊出日期: 2020年05月12日(星期二)

「逆全球化」為何帶來通脹風險?

我們對環球市場的觀點,在不同的平台上均清楚表達 — 當全球央行重新進行「量化寬鬆」的行為(即印錢),「資產通脹」將會重臨,優質資產將因為大量的貨幣流入,價格會被推動上漲。我們也認為,單是「量化寬鬆」不會推動通脹上升,因為量化寬鬆帶來的流動性主要流入金融市場,而沒有流入實體經濟。只要沒通脹,央行就不會加息,「資產通脹」的主題則不會結束。故此,對「資產通脹」這一主題,最大風險為通脹重臨。既然「量化寬鬆」也不會帶來通脹,那最大的通脹風險來源來自哪裡呢?我們認為是「逆全球化」。

過往二十年的低通脹,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全球化」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 企業能透過設廠於生產成本最低的地方,去把生產成本壓至最低。而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代表中國亦加入了「全球化」這趨勢,大量企業亦來中國設廠。本來,在設廠的商家多了後,由於對勞工的需求會有所上升,勞工成本會被推高,令生產成本上漲。惟由於中國有超過六億的廉價勞動人口,大量的勞工供應令生產成本沒有上升。中國因而能向世界持續不斷的供應廉價產品,對全球通脹構成了一定的壓抑。然而,由於美國發起對中國的貿易戰,並開展「逆全球化」,打算將生產線搬出中國,而用於取代中國的地方(如越南或東南亞)沒有如中國般充足的勞工供應,一旦工廠遷往該些地方,當地的勞工成本便會大幅上升,令產出品價格也因而上漲,如這情況變成普遍現象,則無疑全球通脹風險會有所上升。

由於「逆全球化」的趨勢不能於短期內完成,相信在未來兩年,全球通脹風險仍然有限。然而,由於這是對全球資產價格的一大風險,故此我們會密切關注其走勢,並因應情況作出最適的資產配置了。

0512

 

2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高級投資分析師 黃子燊

欄名:理財有道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 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

市場分析
2020年05月08日
每週市場回顧 五月八日

每週市場回顧 五月八日

usa美國

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增至逾7萬人,其中紐約州死亡病例超過2萬,美國總統特朗普則表示要求儘快重啟經濟活動,反映美國正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截至週四的5日累計表現,美股三大指數除納指升約1%外,標指道指均分別回吐約1%至2%。數據方面,美國申領失業救濟⼈數連續七星期逾300萬人,ADP數據顯示美國企業4月份的裁員人數創下超2000萬的紀錄新高。儘管數據顯示經濟前景暗淡,但美國亞特蘭⼤聯儲主席指,伴隨經濟刺激措施的效用發揮,美國短期內不大可能出現⼤蕭條。而面對龐大財政支出的壓力下,美國財政部將今年第二季的發債預測提升至創紀錄的近3萬億美元,消息拉動長期國債利率走高,並使孳息曲線出現陡斜化現象。美國將公佈CPI及零售銷售等數據。

euro 歐洲

歐洲地區疫情擴散情況出現受控跡象,意大利、德國及法國等多個國家開始逐步放寬防疫措施。但歐洲股市在一輪反彈後出現回調,截至週四的過去5日,法國、德國、西班牙及意大利的累計跌幅介乎3.14%至4.60%。英倫銀行維持了政策利率在紀錄低點0.1%不變,但暗示或將在下月加碼寬鬆。而歐洲央⾏⾏⻑拉加德也表示在「⾮常時期」必須採⽤超常規政策⼯具,市場普遍料歐元區的寬鬆政策持續。歐元區及英國將公佈今年首季GDP數據。

china中國

新冠病毒源頭的爭拗使中美緊張關係再度升溫,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質疑中國是否正履行首階段貿易協議規定,連串負面消息引發市場回調壓力,港股於5月4日的週一出現裂口低開,過去5日累計錄得跌幅。最新中貿易美關傳來好消息,有報導指中美最高貿易談判代表在週五進行通話,雙方表示將努力為經貿協議落實創造有利條件。中國將公佈CPI及固定投資等數據。

 

0508 FX

0508 data

<晉裕集團投資研究部編製>

 

媒體報導
2020年05月07日
儲蓄保險計劃-低息環境下的另類收息選擇

【經濟通 - 宏策俊見】新冠肺炎在2020年爆發,並擴散至全球多國,環球政府及央行聯手推出史無前例的刺激經濟措施,並同時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在海量資金的沖擊下,多種主要貨幣的存款利率,包括定存利率都大幅下降,變成了低息或無息存款。到底想建構一個理想的收息組合又有什麼選擇呢?

新冠肺炎在2020年爆發,並擴散至全球多國,環球政府及央行聯手推出史無前例的刺激經濟措施,並同時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在海量資金的沖擊下,多種主要貨幣的存款利率,包括定存利率都大幅下降,變成了低息或無息存款。到底想建構一個理想的收息組合又有什麼選擇呢?


  其實市場上的短年期保本保息儲蓄保險計劃早成為非常受歡迎的理財工具,其中大部分計劃設有保險公司提供的保證回報,這對於一些喜歡收取穩定利息收入,但又不想承擔本金或利息收入波動風險的人士,乃相當適合。相對一般市場投資或理財產品,配置保本保息儲蓄保險計劃可以擁有以下數個好處

*保證回報可預早,籌劃未來利息收入*

  保本保息儲蓄保險計劃一直很受退休或需要固定收入的人士歡迎,因為這些計劃都能得到繕發保單的保險公司提供保證回報。由於具有受到保險公司的回報保證,投保人可以透過儲蓄保險計劃,更易為自身籌劃及計算未來的利息收入,從而達至完成理財目標。

*可選儲蓄年期,配合不同人生階段需要*

  現時市面上一般保本保息儲蓄保險計劃的保單年期約為2至5年,可配合不同人生階段的需要,而且可以像銀行定期存款般鎖定回報率,賺取穩定收益。這對於有特定理財目標的人士尤其合適,例如年青人剛出來工作並計劃在5年後結婚及組織家庭生活,那麼5年期的儲蓄保險計劃正好適合作為這個實現理想的工具。

*彈性入場門檻,輕鬆管理理財組合*

  儲蓄保險計劃的入場門檻十分大眾化,適合不同需要的儲蓄目標,至於投放多與少則豐儉由人。個別理財產品甚至可通過指定銀行進行保費融資,意思是以該保單的現金退保價值作抵押,得到貸款後進行加槓桿,加大保單額度以倍大利息收入,並賺取保單派息與銀行融資利率之間差額,在目前較低貸款利率的環境下,這類套息操作很受私人銀行用戶歡迎。

*配置美元資產為理財組合增添多元化*

市場多數儲蓄保險計劃均以美元作為保單幣種,而美元亦為國際上最為流通的貨幣之一,如該投保人士資產的主要資產貨幣為非美元的話,透過儲蓄保險計劃作為美元資產的配置,可提升理財組合更為國際化及多元化。此外,若作為退休計劃,在組合上配置足夠比重的儲蓄保險計劃已能達至目標,至於股票或收息基金等投資,由於價格或利息收入不確定性很高,其利息價格增長潛力應視為額外收入來源。當然,為組合分散風險是首要考慮的事情。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投資策略師 陳俊業》

媒體報導
2020年05月06日
晉裕錦囊2020年5月投資簡報

【華富財經 - 晉裕錦囊】5月投資簡報至上月底時,市場傳出正在美國上市的京東,已提交上市申請,帶動港股於4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氣氛。但踏入5 月份,市場普遍對「5窮月」產生憂慮,加上市傳美國或再重新推進貿易戰,料港股於5月份的表現或會受到限制。

晉裕錦囊 – 2020年5月投資簡報

模擬組合

組合概覽:

1)本金︰100萬港元

2)成立日︰2019年4月30日 (同期恆指為:29,699.12)

3)投資對象︰主要投資於香港上市的股票及ETF,另不多於10%比重於環球股票或其他衍生工具

2020年4月份回顧

回顧今年4月,港股在中國疫情受控,以及環球股市氣氛向好的帶動下穩步上揚,至最後一個交易日更一度突破25,000點水平。恒指全月計上升逾1000點,百份比為4.4%。晉裕模擬組合同步錄得反彈。

 (圖1)晉裕模擬組合及恒指(累計總回報)走勢圖 (自2019年4月30日) 

  (表1)調動後組合概況 (29-4-2020):

組合管理方面,我們決定以29-04-2020收市價沽出農業銀行(1288)及交通銀行(3328)全部股份,套現$166,800港元,加上持有現金$1,507.03,換入42,000股金隅集團(2009)及92,000股中國再保險(1508)(表1黃色顯示),扣除166,460後,淨餘現金1,847.03元。

選股策略方面,組合新加入金隅集團(2009)及中國再保險(1508)。作為水泥板塊的金隅,其業務集中於內地北部地區,預料天氣漸變和暖及疫情受控下,各種工程將逐步復工,利好水泥行業營運。中國再保險推進其業務國際化的戰略,料將能降低風險集中度,同時亦能提升整體ROE水平,提升盈利能力。

市場展望方面,至上月底時,市場傳出正在美國上市的京東,已提交上市申請,帶動港股於4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氣氛。但踏入5 月份,市場普遍對「5窮月」產生憂慮,加上市傳美國或再重新推進貿易戰,料港股於5月份的表現或會受到限制。

 

#華富財經 #晉裕錦囊 #財富管理 #資産管理 #投資 #財務策劃 #私人理財 #晉裕集團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媒體報導
2020年05月05日
【星島日報- 理財有道】港股反彈開到荼蘼 部署倉位宜須審慎

港股自三月下旬便開始反彈,反彈幅度至上週已有接近18%,但相信這次反彈浪已開到荼蘼,接近尾聲,投資者須審憤看待了。

港股自三月下旬便開始反彈,反彈幅度至上週已有接近18%,但相信這次反彈浪已開到荼蘼,接近尾聲,投資者須審憤看待了。

如果看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無庸置疑已出現了觸底回升的訊號。一方面,在逐步復工的同時,中國的確診數字並沒有顯著上升,反映疫情受控。另一方面,不論是中國官方製造業還是財新製造業 PMI,還是中國服務業業及財新服務業 PMI,均顯示出經濟前景有所回暖的跡象。而中國各板塊的數據,從消費、工業、內房銷售到出口,均有所好轉,亦印證了中國經濟已觸底的這一看法。然而,我們須知道股票表現永遠先於實體經濟,中國經濟雖於四月才確認觸底,但港股三月時已事先反映了這一預期,故此,即使確認中國經濟見底,對推升港股亦沒有幫助。

而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和港股有另一重大風險正在浮現。該風險就是中美交惡及中國招來國際政治圍攻的風險。從近日的新聞可見,包括歐美在內的全球多國已將疫症源頭的矛頭指向中國,美國高層領導如國務卿蓬佩奧更直接指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泄漏,並認為中國應為此負上責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甚至聲稱會為此加徵關稅,在此情況下,中國面臨的外部經濟及政治環境無疑是雪上加霜,這亦將為港股帶來一定下行壓力。

進一步而言,港股目前如果是具前景的新經濟股,如線上醫療或部份醫療器械股,其股價已經很大程度地反映了其價值,短期再上空間有限;而中國經濟正常化的概念股如我們早前曾分享過的美團點評(3690)及安踏體育(2020),則其近日反彈已反映了目前中國經濟正常化的情況,要中國經濟及市場氣氛全面轉好才可再上一層樓,但目前明顯未有此條件。既是如此,投資者不如減倉以待吸納良機更為划算了。

Sing Tao 050

2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高級投資分析師 黃子燊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 理財有道 】 港股會否跌穿前底?

刊出日期: 2020年05月05日(星期二)

欄名:理財有道

Subscribe to